《毕业两年后开贴!给应届毕业的DDMM们的建议》
第17节

作者: 独身女性
收藏本书TXT下载
  再问深入点,他们还会自信满满的告诉你,自己不喜欢所谓“稳定”的生活,甚至有的会告诉你,就是喜欢去大城市“漂泊”锻炼去“长见识”、“见世面”,除非万不得已,耻于和尽量不对他人提起自己生长的家乡(乡村、镇甚至县等)。支持他们一心向留在大城市的想法是:自己身为集家里父母长辈们诸多期望的儿子(女儿),怎么可以回到中小城市混呢。他们认为读了那么多年书结果居然又回到中小城市去混,这是很丢脸的事情。

  所以大学生们放不下面子和身段。他们不甘心。还未毕业的他们憧憬着500强,外企……外企是他们的首选。在他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地有着外企==白领==高薪酬,外企==阳光==宽松自由及人性化的工作氛围和环境,在中小城市混==失败人士,大城市比中小城市人高一等,等等的执着观念。他们完全不懂什么是社会,更不懂政治,问之,往往答曰:我对政治完全没兴趣,(我)只对赚钱(经济)有兴趣。

  在他们的想象中,世界是为自己敞开的,社会是公平的,凭着自己的学历和能力,再加上稍微奋斗一点,一定可以成为白领,甚至人上人。
  在他们的脑袋里,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情,而不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婚姻只与爱情有关,要看“有没有感觉”,而很少能想到婚姻带来的家庭责任。虽然大学生不会再像中学时代一样纯粹喜欢帅哥美女,女大学生会更加重视学习上或能力上比较厉害,在学校所谓比较成功的男性作为自己青睐的理想男友,男大学生当然仍然重视女性外貌,但美女总是有限的,所以男大学生会适当降低自己的标准,会将中上等外貌和具有其他个性特征的女性作为自己青睐的理想女友。

  其实,一个人进入社会成熟的第一步,就是发现世界不是自己所想象中那样的,发现社会是极不公平的,发现。。。。自己的渺小和天真。在学校的大学生,特别是好一点的大学的大学生,几乎人人都觉得自己能干一番事业,壮志雄心,信心满满。但如三年后再问问他们,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恐怕都开始懂得什么叫做“安身立命”了。

  而在爱情婚姻价值观上,当大学生进入社会三五年以上,真正开始考虑婚姻的时候,对方的家庭情况往往会首次被摆在了重要的考量位置上。
  从07年我毕业前后,我就开始见到身边很多很多同学,耳闻很多学弟学妹师兄师姐的情况。他们中很多人,为了处心积虑留在大城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付出的代价包括很多方面:
  漂泊好几年后发现成为大龄剩男剩女;
  背负沉重压力不敢丢掉工作经常造成家庭矛盾的房奴生活;
  蹲守在新的又暗又破旧的出租小间里,每半年一年又辗转找新的出租屋,有些住宿环境甚至远远比自己家乡的小屋还要差;

  说是每日8小时工作,但其实就算从来不加班,每日也是不到7点便起床搭公交,中午呆公司吃盒饭或出外吃了后又回到公司电脑前,中午从来没地方去休息,每晚挤公交回到家都已是8、9点,细细一算一天用于工作奔波上的时间往往超12小时,往往连看电视的时间都少的可怜;
  几年来到处跳槽,工资却仍跟自己当初第一份工作的性质或薪资相近,或仍是当初刚毕业找到的那种没多少技术含量和门槛的工作,日复一日,天天奔波劳命不见工资的大幅增长,到处都要花钱,还忒贵,看起来是几大千,甚至小一万,但工作几年了仍没几个积蓄仍总是月光……
  如果看到这个帖子的你已经工作,请对照以下上面的条款和你当前的生活,如果有一半以上甚至三分之二跟你当前的状况很像,请你回答我,你真的还认为这是大城市的“白领”生活吗?
  其实每年毕业那么多大学生,大多数都是应该到中小城市,而不是85%以上都涌到大城市的。大多数大学生都成为大城市的“白领”,那么我们的大城市早就挤爆了。
  但是在我国,往往只有大城市才有用的上大学生的好公司,好公司蜂涌都在大城市设立分公司、子公司或基地等,绝少有去中小城市的。而支撑中小城市经济的,往往没几家好公司。这种经济结构、产业和地方经济组织结构的超级不平衡,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进一步升级。

  所以,我认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问题不在金融危机。而在于三个方面:
  1、大学生自己的择业意识还没有调整过来,进入大城市的观念太过执拗。
  2、国家没有鼓励和引导好公司向中小城市进军,没有散开,而全部集中和蜂涌在大城市。这不但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也让大城市人口无限制的膨胀,产生许多问题,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污染问题住房房价问题等等,其他相关学校医疗等公众服务及基础设施又难以跟上,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另一边,中小城市除了江浙沿海一代,特别是内地的中小城市的经济基本全靠国企和个别特色产业(如矿业等)支撑,消费基本全靠国企和机关事业等国家单位职工支撑,民营、商品经济严重滞后,技术创新型企业严重缺乏,人口老龄化、流动人口少,当地的稍微有点才能的年轻人基本全输出到了大城市,同时又加剧了观念的保守、小农思想依然严重、制度和管理更加封闭僵化、缺乏新观念新思想,也就缺乏改革的动力,等等。

  3、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我国的教育体制已经到了就算现在大动手术可能也没法挽救回来了的地步。具体我就懒得说了,我相信面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日期:2009-12-16 15:06:00

  二、给一点国情常识都没有的TX们扫盲
  另外,以前我说过这点,现在我再说明一下。
  想要在完全不懂我国政治、国情和社会的情况下,单纯的去赚钱,这样的思想真的是很幼稚的。就算是运气好赚到了点钱,以后也迟早会在这方面常识和经验的缺乏下吃大亏、栽跟斗。
  我认为:要了解社会,就要了解国家,要了解国家,那么既要横向了解国际,又要纵向了解历史。
  只有这样,看事情才能比较能提炼出本质。

  特别是历史,相当重要。
  有句话我记得是这么说的(大概意思):不了解历史,你怎么知道现在的事物代表着什么意义呢?你不了解他们所代表的意义,你又如何判断事物的未来呢?
  我简单说几句我对我们国家体制的观感。
  但是,纯粹是我的个人观感,仅做参考:
  我国的国情很特别,从体制上来说,确实是从来没有国家走过的一条路。
  MAO开始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当时MAO带领着我们的社会是全民计划经济,所以没有市场经济,当然也没有像现在可怕的贫富分化。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