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第5节

作者: 汪公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霍耀文回忆到这些,一时心酸不已,果然苦的都是父母啊,忍不住拍着胸口道:“阿母,公屋的话其实不用的,今年我就买套千尺豪宅,到时候我们全家一块搬进去住!”
  霍母李艺萍闻言,捂着嘴高兴的呵呵笑,说道:“行,那阿母就指望我仔买套千尺豪宅了。”
  看霍母这个样子就知道有点不相信,认为自己在吹水,霍耀文只能心里无奈的叹了口气,要不是重生过来的这一个月,起初在整理原主的记忆,后来为了原主和父母的梦想,忙活着应聘香港大学老师的事情,他早就想办法搵钱了,也不至于苦等一个月。
  几分钟后,霍父霍成才匆匆的从外面赶了回来,在听到儿子成功应聘上香港大学老师后,高兴不已,连连说道:“儿子像我,有出息,成才!”

  这番话只让阿嫲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带着不满的语气说道:“要是阿文像你这样那就废了,读书的时候不好好读书,整天就知道跟着人出去游大街,说是为了国家,游到现在又有什么出息!”
  霍成才听到自己老母的话,也是讪讪然的笑了笑。
  当年霍父跟在同窗后面出去游行,一方面是大家伙都这么做,另外一方面就是可以公然逃课。等到后期,抗战快要结束时,内战又开始了。
  为了避免一些麻烦,霍父只能带着一家老小跑到香港来,本想着闯个名堂,但肚子里的墨水少的可怜,做生意又败了一大笔钱,最后也只能借助祖上仅剩下的一点财产,开了一间书店,勉强养活全家。
  差不多来港十几年了,霍成才也没闯出个什么名堂来,唯一值得炫耀的就是生了一个聪明又靓的仔。
  “好了妈。”李艺萍不忍心老公被婆婆这么说,也是忍不住劝慰了一句。
  旁边的霍耀文也是夹了一块肉放到阿嫲的碗里面,笑着道:“阿嫲吃菜。”
  “是啊阿嫲,这红烧肉烧的可好吃了。”霍婷婷也跟着道。
  “好好,乖仔乖女吃饭吃饭。”阿嫲听着孙子孙女的话,也是笑呵呵的吃起饭来。
  “吃饭吃饭。”
  霍父见没人搭理自己,也憨憨笑了笑,拿起碗筷吃了起来。

  吃到一半,霍婷婷或者盯着霍耀文的眼镜道:“哥,你的眼镜新买的?好好看,我都没见过这个款式的。”
  霍耀文下意识的抬了一下金丝边眼镜,点点头笑着道:“嗯,新买的,老的那一副度数有点低了。”
  其实霍耀文重生过来后,就发现原主本来是五百多度的高度近视,不知为什么莫名奇妙的就好了,他现在戴的这副眼镜是没有度数的,款式也是他亲自设计让眼镜店的人帮忙用铜一点点敲打出来的,然后在外面涂了一层金色染料。
  至于为什么不近视了还要戴眼镜,一是霍耀文上辈子也近视,习惯了戴眼镜。同时这马上要去香港大学教书了,曾经的老师和主任都清楚自己是个高度近视的人,家里人也清楚,冒然的不戴,一次两次还好,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人好奇追问。
  毕竟这个时代可还没有激光切割眼角膜来恢复视力的技术,所以为了避免被人追问,戴个没有度数的眼镜挺好的。而且霍耀文不戴眼镜的话,看起来有点面嫩,这马上要当老师了,自然要打扮的成熟一点,不能给那些学生一种太年轻没本事的感觉。

  当然这些都只是原因之一,最最主要的原因,那就是霍耀文十分适合戴眼镜。戴上眼镜,特别是这副他根据后世所戴的款式,特意找眼镜店订制来的新眼镜,让人第一眼看他霍耀文,都会有一种这是读书人的感觉,文质彬彬,斯斯文文。
  因为书店没请人,等吃完中午饭,霍父又匆忙的回书店重新开门了。
  霍母等会也要去书店帮忙,最近来买教材书的学生有很多,有时候人太多太杂,霍父一个人忙不开,就需要她帮忙去盯着点,别被一些学生偷摸顺走一两本书。
  等霍母也去书店帮忙后,阿嫲则是收拾收拾小小的屋子,拿着针线在那缝着一条新的绣帕,这是前面一条街裁缝店给的一个活。
  因为阿嫲年轻的时候读过书,也专门被家里人教导学过刺绣,所以经常会绣一点针织品卖给裁缝店的人,赚点小钱,用来贴补家用。

  细妹霍婷婷则是吃完饭就跑出去找同学玩了,这难得放假,自然是要好好的出去逛逛。
  至于霍耀文则是拿着明仔帮忙搜集的报纸和报社资料,在那研究起哪家报社销量和稿费更高一点。
  没错,霍耀文想到的第一桶金,又能够快速搵到钱的方法,就是写小说或者为一些报社撰稿写点文章什么的。毕竟好歹他上一世也是专业的编剧,也写过几本完本的扑街小说,文笔自认是有点儿,但创意嘛就不提了。
  不过重活到1968年的香港,能够写的小说、文章那可就多了去了,文抄公他霍耀文是当定了!

  香港的第一份出版的报纸是1841年5月1日创刊的英文《香港政府公报》,专门用于港督府政府内部和英国公民内流通的一份公报。
  直到16年后,1857年,香港才有了一份两面印刷的中文商业报纸《香港船头货价纸》,与其说是一份报纸,不如说是一个货价表,专门提供给商人们看的。
  也正因此,这份报纸销量不佳,第二年便被清末民国时期著名的外交家、法学家伍廷芳收购,重新排版定位,租借了一套全新的中文铅字,才算是成就了一份真正的报刊,也就是后来发展较好,公认的第一份中文报纸《中外新报》。
  发展至今,香港的报纸行业五花八门,有专门报道香港事实新闻的《香港日报》,有报道国外风云的《星岛日报》,也有专门报道马经的《马房日报》,更有以小说而闻名全港的《明报》报刊。
  霍耀文看着手头上各式各样的报刊报纸,不得不佩服明仔的办事效率,这才短短一天的时间,就搜集了这么多不同报社不同编排的报刊。
  在筛选出专门报道新闻、马经、狗经等不适合的报刊后,落在霍耀文面前的竟然还有二十多份,剩下的报纸几乎都有专门为读者提供小说、文章、杂文的副读刊。
  《香港华文诗报》《香港文汇报》《明报》《星岛日报》《香港文学报》《香港作家报》《文学世界》《文艺报》……
  一溜烟相差无几的报纸名,让霍耀文看的是眼花缭乱。
  又再次剃选掉一些明仔提供的销量不佳的报纸名单,面前剩下的只有五份最为合适的报纸,分别是《明报》《大公报》《星岛日报》《香港文汇报》以及最后的《文学世界》。
  只剩下五份报纸,销量上都差不多,霍耀文也是一一浏览起来。

  《明报》就不提了,这份报纸从去年开始就在连载金镛先生的最新武侠小说《笑傲江湖》,销量一直是全港报纸的前三名。
  《香港文汇报》的话,致力于连载多篇武侠,散文,言情、科幻等文章,有著名的倪框、亦舒、林燕妮等人撰写供稿,销量也还不错。
  《大公报》的话,销量对比前两个就差了不少,但也有梁羽生在为其撰写最新力作《瀚海雄风》,这篇武侠在后世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但在当下却是比金镛的《笑傲江湖》更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