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的故事》
第51节

作者: 先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睿明笑着看着自己这一个寝室出来的兄弟,吴正也是三十来岁,看起来张睿明胖了一圈,和那个顾海相当,面相倒是和善可亲,说起事来神色飞扬,长袖善舞的样子,颇有几分社会气息。张睿明清楚偏远地区的地方派出所,所辖地区甚广,龙蛇混杂,三教九流的。靠只会做事的好好先生完全守不住,自己这兄弟最擅长的是社会厮混,吹牛打屁,用人用权又拎得清,到了这偏远派出所,那是混的风生水起。今天自己被遇险的事,吴正说不定很快能查清对方到底是哪派人马。

  “南江矿业集团,是你们镇的吧,情况怎么样?”张睿明递了根烟给吴正,这个巨无霸企业在自己这老同学的辖区,问他应该也能搞清楚一点情况。
  吴正接过张睿明递过来的烟,点,刚准备给他点时,才发现老同学摆了摆手,他自己早戒烟了。
  张睿明看着眼前这个自己熟悉了好多年的胖警官。吴正眼神却闪烁了一下,说道:“嗨,你也是为这个事来的啊,走,我们面边喝茶边聊。”
  来到吴正宽大的办公室,张睿明打量了一番,笑着说道:“嚯,难怪你喜欢当丨警丨察,你这是山高皇帝远,现成的土皇帝啊,我们检察长都没你这办公室大。”

  “少来,我这是会议室,集体公用的,再说别把你们省里干部那一套堆在我身。我亲爱的省领导,我哪有你们那级别啊”
  几人坐下张睿明和他介绍了同来的东江市检的同事,闲扯了几句,张睿明话归正题,直接问道。
  “这几年,南江集团怎么样了?看起来很兴盛。”
  “看起来不错吧,其实已经是空架子了,听说股权有纠纷,几个之前的老板也跑路了,怎么?他们老板之间有人告?”
  “那倒不是,这些都是属于经济纠纷,严重点到经济诈骗什么的,那也是东江市检他们提起公诉的事。”
  张睿明敏锐察觉到一点,“不过,这你倒提醒我了,现在他们公司股权清晰吗?负责人现在在三河吗?”

  吴正听到这,一脸横肉笑道:“这他娘的南江集团,现在几次股权变卖、变更,外面欠了不知道多少亿的债务,关系非常复杂,没人搞的清楚谁在负责,谁又是老板,只知道工还是照常开,是一个瞎子开车,到哪算哪。”
  张睿明点头附和:“是的,来之前,我在法院那边也查了南江矿业的情况,和你说的差不多,许多资产冻结了,基本是一个空壳子,估计现在唯一值钱的是这个采矿许可证了。”
  “是不,那你们来干什么,这公司是一团乱麻,根本搞不清。”
  张睿明苦笑道:“算是一团乱麻,那也没办法,我们是来斩开这团乱麻的。”
  听到张睿明这么讲,吴正接着又说道:“那你是因为那篇“时代之声”的报道来的?”
  张睿明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
  “这个事?兄弟,如果因为这个,我希望你们不要搞。”
  “为什么,现在这件事已经震惊全省了,还为什么不能动?”
  吴正似乎早猜到张睿明的反应:“兄弟,很多时候,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南江集团只是冰山一角,背后担着天大的干系,动不得的。”
  张睿明不解的说:“还有什么干系老百姓吃不到放心米、喝到放心水更重要?”

  吴正讪讪笑道:“如果,连饭都没得吃呢,如果连水都没得喝呢。”
  “什么?”张睿明疑惑的看着吴正。
  胖胖的所长站起来,把办公桌面的杂物全部清开。露出一张整个东江市的地图来。
  像革命老片手指地图、嘴刁烟斗的司令员一样,张睿明莫名觉得好笑。

  “怎么,我的吴司令员,你这是要指点河山啊,这次战役,你怎么看。”
  “张政委,我建议不要动,现在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但是央来电报了,指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必须要打啊。”
  两人扮了一会,开了几句玩笑,吴正神色严肃起来,指了指地图三河镇的位置,旁边还标了一座山峰,张睿明知道,那是南江矿业的主要铅锌矿矿区——玉宝山。吴正把玉宝山和三河镇几个点连起来,成一个椭圆,这个椭圆在地图看居然已经占了东江市一小半的面积了。
  “你看,整个南江矿业和三河镇乃至东江市三者是连在一体的,密不可分,不好动啊。”
  张睿明认真问他:“到底什么原因不好动?占地广大,正证明了他们南江集团污染面积大,和能不能动他有什么关系呢。”
  吴正说道:“你知道南江集团的全称是什么吗,东江市三河镇南江矿业有限集团公司,你去三河镇问问,镇七成以人口都是这个矿的职工和家属。整个东江有多少万家庭生计系于这个企业之,南江集团的生产值在全东江市GDP占多大例,你了解过吗?”
  张睿明打趣道:“哟,看不出啊,吴大所长,高屋建瓴,现在都站在市长、省长角度来看问题了啊。我一个小检察官,看问题没你那么全面,我只知道现在土地污染的事已经被抖了出来,今天我们不来查,环保厅,农业厅也会来处理,这已经不是能不能查的问题了,是如何查,如何减少损失,挽救土壤环境的事了。”
  吴正嘿嘿一笑,说道:“你个小明,又笑话老子。讲实话,我一个小小所长,关我什么事,我只是看到这镇几万老百姓,都靠着这矿吃饭,有点于心不忍而已,这公司归谁,老板什么情况,也不关我这个小丨警丨察的事,我是从旁观者角度,替老百姓多说一句。我知道你小明现在也是知名人物了,我也知道你们检察院现在主要在搞这公益诉讼,打的是这些大企业,我只希望你们运用法律武器的同时,也能管管这些公司背后的老百姓哈。有些事,不是搞倒了企业,老百姓一定拍手称快的,你要考虑这些企业背后的家庭,别拿公益诉讼当尚方宝剑,见谁斩谁啊。”

  张睿明见他吐露心声,言语有些酸味,但也理解,公益诉讼是新鲜事物,在这次司法改革开始初期,检察院的反贪局被剥离,社会一直有些风言风语,说检察院现在是拔了牙的狗,什么都不是了,没权没人,后来,看到各级检察机关又风风火火的开展起公益诉讼来,又有风言风语,说公益诉讼是用来安慰检察机关的,是一种变相补偿和安慰,给他们权力去收拾不听话的企业。
  张睿明清楚这纯属无稽之谈,在开始全国性的司法改革前,公益诉讼的呼声一直没停过,而且由检察机关来提起公益诉讼,这是全世界大部分发达国家都采取的举措,制度成熟可靠,完全不是什么补偿和安慰。
  但别人不会这么看,在这个善意被不断曲解的时代,每个人只有想办法调整自己,去正确对待。
  想到这,张睿明和声悦色的和吴正说道:“大头,你又乱酸个什么劲啊,公益诉讼,公益,公益两个字,字字都是为了人民群众,赔偿调解治理,哪一项不都是老百姓拿了好处,别整的好像我们检察院是没事找事一样,再说,你看这个案子,整个东江市是典型的农业市,几乎每年都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担着整个南州省的米袋子,农业人口又是三河镇矿业人口的多少倍?如果这场风波扩大,影响整个南州省的形象,甚至国大米的形象的话,那么不是影响几万人饭碗的事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