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得风生水起的故事》
第46节

作者: 白鸽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见儿子这傻愣愣的模样,他就忍不住皱眉头,语气就不好了起来:“平日没少见你去寻他,怎连他喜好摸不清楚?”
  “我虽没少同表弟见面,却从不见他对何物特别喜爱过,这也能怪到我头上?”孙静文不满地为自己辩解一句,随随便便答道:“照我看来,天底下就没人不爱银子的,他想必也不能免俗。”
  莫看是一些自诩清高人口中的铜臭之物,可连当今天子、朝中的达官显贵都爱不释手哩。
  孙父从前就只觉长子只有些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小机灵,不想现在连这么点优点都没了,一时间只觉身心俱疲,打发道:“你回去罢。”
  孙静文也为一来就挨顿训斥之事感到老不快活,被孙父赶走,正是求之不得,毫不犹豫地走了。
  孙父省得为这么件小事多费心思,更不想让陆辞再在这儿多呆了。俗话说夜长梦多,说不定自己那拎不清的夫人还不死心,又得惹些事端来。
  在掌柜的送来账本时,他心念一动,索性将那日被陆辞扫空的货物所价值的银钱数加起来,兑成密州内通用的交子一张,叫管家给陆辞送去。
  当然不能静悄悄地送,而是等陆辞上了马车,前往港口了,再大张旗鼓地送,好让别人知晓,自己待这外甥可不算薄。
  陆辞彼时已上了船,见着孙家管家带着一行人前来相送,不免有些意外,得知来意后,更是坚决不肯受。
  管家连忙将孙父事前准备好的一番说辞拿了出来,小声向陆辞解释了好几句。
  比陆辞朱说还早一步上船的柳七见陆辞久久未回,不由出舱室来瞧瞧情况,刚巧就看到这么一幕。
  他不紧不慢地摇着折扇,端的是潇洒好看,又悠悠地走到跟前,声音不大,却足够叫周围好奇看热闹的人听个清楚:“陆弟还是收下罢。既是你舅父替你娘亲打理奁产所得,你又怎好代母拒了?”
  “柳兄所言,确实在理。”
  陆辞叹了叹,勉为其难地收下了。
  管家顺利完成主家交代,也大大地松了口气,目送载着陆辞的船只行离后,便回去向孙父汇报了。
  孙母还盘算着如何叫女儿偷偷见上陆辞一面,就得知这一噩耗,当然不依不饶,大闹了孙父一场。

  孙父任她乱发脾气,听了一阵不耐烦了,干脆躲进书房里,但关乎女儿之事,却坚决不肯松口的。
  他隐隐约约觉得,陆辞看着虽随和孝顺,可骨子里,怕不是个好惹的。
  要真是好拿捏的人,就不可能在这么轻的岁数时,就敢孤身乘船远下,途中还未出过任何乱子了。
  孙父暂还不知,自己因一贯的谨慎,而无意间成功避开了被进一步折腾的噩运……
  下人在打扫清正居,见桌上摊着墨痕干尽的三张纸,也不敢随意丢了,就拿给了孙父过目。
  孙父固然上过几年私塾,背书是不成,吟诗也吟不出,但单是字的话,倒是认得不少的。
  “单瞧这字,倒是写得比大郎的漂亮多了。”

  他头个感叹便是如此。
  一张写着‘萧何韩信’,一张写着‘君子载物’,还有一张,则是‘南北’。
  他仔细瞧了又瞧,也摸不着头脑,等孙静文回来后,又召了一起看,还是得不出结论。
  孙静文生怕孙父又因他答不出所以然来发火,果断道:“怕不是表弟练字时随便写的,根本没有深意,何必费神研究?”

  孙父也大概猜是如此,只板着脸训道:“成日见你瞎逛,念书时也不勤勉,现连你表弟这一手字,都要比你的好上不知多少。”
  孙静文打了个哈哈,搪塞过去了。
  因这字写得着实好看的缘故,孙父不自觉地在书房里摆了几日,最后才着人收拾了。
  被安排去处理此物的下人,也喜这字,便没舍得丢掉,便随意收在家中。
  直到某日,他那妻子去庙会上支了摊子,卖些杂物时,不慎将它夹带出来,才被一挑选货物的士人看见。
  那士人盯着它琢磨片刻,很快回过味来,忍不住笑了:“你怎连这也拿出来卖?”
  汉初三杰,唯缺张良;君子载物,所凭厚德;东西南北,唯有南北。
  不正是骂人缺德少良,不是东西么?
  大中祥符七年五月四日,在诸路州府军监士人的殷切期盼下, 礼部终于降下了贡举相伴的科诏, 许诸路及州军发解。
  听得这么个值得叫人欢欣雀跃的喜讯,他们头一个想到的,自然就是陆辞了。
  由于去年前年贡举皆停, 陆辞没有得到参考童子科的机会,现已年满十五,就当同一般士人一样, 参加解试去了。
  陆辞此时正上着周夫子的算学课, 不想李夫子忽然杀到,一脸迫不及待地将他从课堂上带了出来。
  李夫子我行我素惯了, 根本不管周夫子脸色是否不虞,等把陆辞领回夫子们整理课案用的内室了,就立马将这大好消息告诉了他。

  陆辞怔了一怔。
  自从苏州回到密州后,他就再没有出过远门。
  一是陆母的身体情况一直不甚稳定, 他为就近照料, 不好远行;二是要潜心备考, 专心学习的缘故。
  他除了吟诗作画,死记硬背外, 还特意通过模拟考场的恶劣环境,来训练各方面的应试能力。
  毕竟锁院一锁几十天,解试则连考三日, 若不提前适应一下这类环境,等真的进到里头,发挥失常可就吃大亏了。
  陆辞自想开口,就做好了一旦开举,哪怕只能考童子科也要下场一试的准备。
  不想这一等就是两年。
  现乍然得到能报考了的消息,陆辞一时间竟不知是释然居多,斗志居多,还是紧张居多了。
  他轻轻地吸了口气,微一躬身,拱手揖礼道:“多谢夫子们专程相告,待放了课,学生就回去准备去官衙请解。”
  李夫子点了点头:“家状我便不多问了,关于保状,你可有合适的人选了?”
  陆辞颔首:“请夫子放心,我将与朱弟,易庶和钟元结为一保。”
  倒不是陆辞故意要落下柳七。
  柳七这两年间,虽然都一直以各种各样的理由赖在他家未走,也或多或少被朱说这一好榜样带得修身养性几分,不再三天念书,两天眠花宿柳了。
  但按照律法,一等得知今年开举的消息,柳七定得立刻启程,先回本贯处取解了。
  否则,不论是籍非本土,还是假户冒名,都是大罪。
  李夫子蹙眉:“那岂不是还缺个保头?”
  虽然这几个都是他也知根知底的学生,但保头通常得由解试合格、参加过省试的举人来担任。再不然,也起码得是参加过解试里,年纪稍大的那位。
  这保头固然没什么值得争取去当的,李夫子当然也不会建议陆辞做。但少了这么一个有应举经验的解人带路,影响可就不小了。
  万一因这四人都是头回参举、缺乏经验,叫自个儿的宝贝学生吃了亏,那可如何是好?
  不等陆辞再说,李夫子就当机立断道:“这事儿你也别操心了,我这几日内,就帮你找个合适的保头。”

  还是得亲自交到他熟悉的小辈手里,才能安心。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