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和长捷听着点了点头。
“那神医您可对水源的问题有所了解了吗?”
孙思邈摇了摇头。
“城外的人说,所有流经益州的水都变质了,但我也没有亲自去查验过,所以并不十分知晓。”
玄奘和长捷听着,二人互相看了一眼。
“那有什么地方可以用到我们的吗?”
“啊?两位也想帮忙吗?”
“嗯,是的,这也算是修行吧!既然我们遇上了此事便是有缘,所以我们也应该要出一份力的!”
长捷义正言辞的说道。
“好好好!两位法师虽然年纪不大,心肠倒是这般的善良!”
孙思邈朝着二人肯定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明日空时再来我这儿,我的那个徒弟也在操办这件事,你们可以和他商量商量,他也许会知道让你们做什么的!”
三人一路上这么说着,便走到了孙思邈的屋舍外。
“此时我的那徒弟不在家中,所以不能向你们引荐了,明日的时候,再让你们几人认识认识吧。”
由于玄奘和长捷今日需到信相寺报道,所以孙思邈也没有强留二人。
“那我们就先告辞了,明日我们再来拜访神医和您的高徒!”
于是二人拜过孙思邈后便离开了。
孙思邈回到屋中,将从山上采摘来的草药拿了出来。
与之前在这城中找到的降龙草从药性到药理都做了一番仔细的比对,发现此药的特性的确与降龙草相似,而且性子更猛烈一点。
孙思邈很是开心,于是便将药草加进了药炉里,与其他几位草药一起煎煮,这样的药性会更好。
由于孙思邈的性格十分的倔,所以平时也没有其他的帮手,所有的事都是他一人在做,在外人看来很是不解,不过对于一位医痴来说,这就是乐趣吧。
正在孙思邈在屋里忙活的时候,门外突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由于平日里多有人会找他看病,所以也习惯了这种声音。于是他放下手里的活计,朝着大门快步走了去。
平日里开门这种事是他那位徒弟的差事,只是今日不巧,他的那位徒弟不在家中。
“谁啊!谁啊!”
孙思邈一边打开门栓一边朝着门外问道。
打开门后,只见门外站着一位书生模样的年轻人正满头大汗的喘着粗气。
孙思邈一看,原来是前面的街坊的张晟,一名做学问的儒生。
他抬头一看,发现是孙思邈,表情变得有些失落。
“神医,您回来了啊!”
孙思邈看着他点了点头。
“那个......那个袁兄不在吗?”
“你找他什么事吗?”
“那个......那个。”
张晟有些羞怯地说着。
“有什么事,快说,要急死人啊!”
“就是......就是我家娘子她,似乎要......要生产了!”
孙思邈听着他的话,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什么?你家娘子要生产了,你去找稳婆啊!找他做甚?”
张晟一脸的羞耻和无奈,搭着脑袋,眼睛盯着地上。
“可是......现在不是找稳婆那么简单就行的!”
张晟有些语无伦次了。
“你说清楚点,不要慌!”
孙思邈劝说道。
“我家娘子她,好像......好像变成妖怪了!”
第3章 源头 1
上古时代,帝喾高辛氏继颛顼高阳氏之位,为天下共主。帝喾之后,传位于长子帝挚青阳氏,帝挚薨后则由其弟帝尧伊祁氏即位。伊祁氏在位时,天下水患丛生,万民皆因此而受苦多难。
于是伊祁氏征天下能人,一同治理水患。之后,又经帝舜有虞氏,直至大禹,才算将天下水患治理完成。
而后数千年,又至武王伐纣之时,武王姬昌率领天下诸侯,共伐商王帝辛,待帝辛于鹿台自焚而死之后,则天下归周。
西周之初,武王与周公又重封天下诸侯,于西南方有一国名为蜀,周天子封蜀地为蜀国,其第一代国君即为杜宇,号望帝。
望帝之时,蜀地又生水患,于西面玉垒山边的岷江最为严重,蜀国皆因此而为心患。此时,望帝又听闻有一能人,传言此人有一日中,曾失足掉入水中。但尸体却不顺江而下,而是溯江西上,到了当时蜀国的国都——郫邑。而且将此人打捞上来之后,便又重新复活。望帝听闻之后,便觉得此人有奇妙之处,便亲自接见。而后二人相谈盛欢,望帝觉得此人很有才能,便授予他相位。
此人便是鳖灵,乃之后蜀国的第二位国君——丛帝。
鳖灵在时,望帝就命令他前去玉垒山整治岷江水患。于是鳖灵便与众人一起凿开了玉垒山,将岷江分流,这才遏制住了水患。
此后的千百年间,虽岷江依旧水患频发,但却与当时比来还是小得多。
蜀人千余年间,都与水患做着生死的抗衡,直至......
“太守!太守!”
一名身着官服的男人一路小跑地跑进了院中,对着门内大声喊道。
“太守!太守!不好了!”
接着,男人迈过台阶和门槛,直接跳进了屋内,却不下心踩到了自己的下裳,直接摔进了屋里。
“什么事如此慌张?”
屋内的人听见叫喊声,朝着匍匐在地板上的男人问道。
“李太守!不好了!河口的石碓又被毁了!”
男人用双手撑在地上,把自己支了起来,神情犹豫地看着面前的人。
“什么?怎么又会被毁?”
屋里的人快步走到男人的跟前,双手扶着他的双臂,神情也凝重起来。
“下官也不知啊!昨日临走时我还看见好好的,江水也不怎么湍急,可是今早天亮后再去看时,已经又被毁得差不多了!”
“已经连着好几次了!难道有人故意妨碍我们治水!”
“下官觉得不会,这水患历来就是本地百姓的心头大患,这水量一年几变,而且流向也时改时换的。听太守您要来治水,百姓们不是都自愿征发而来,怎么会自己动手去毁了呢?”
二人互相看着,陷入了沉思。
从屋外急急忙忙闯入室内的乃是此地的一名小吏,而在屋内的那人则是蜀郡太守李冰。
此时为秦昭襄王五十四年,此地即为灌县。
此处虽不是太守的官邸,但李冰已在此地呆了有一年之久。
“太守,还需要再设祭坛,祭祀丛帝吗?”
李冰摇了摇头。
“罢了罢了,这些神祇都祭祀多少次了,看来他们也不想帮我蜀地的百万圣灵啊!”
“可......那我们该如何呢?”
“不慌不慌,我再随同你一起去看看。”
李冰与小吏正在屋内商量着,此时从屋外又走进来一人。
“父亲,我方才听闻有人在叫喊,我担心有什么事,所以来看看。”
说话的人便是李冰的儿子,百姓们都习惯的称他为二郎。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