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李淳风才抬起身子。
此时的李世民二十一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
“如果饿了,就拿几个吃吧!”
李世民朝着他指了指面前的小吃,两眼上下打量着李淳风。
“这些本来就是为你备的,不要再客气了!”
李淳风一听是为自己备的,心里有些不明白了。
“你先吃吧,吃完了再告诉你经过吧!”
于是李淳风也不再推脱,拿起桌上的小吃,一口一口地吃着。
身边的侍女们还特意地为他准备了一壶茶,必要时为他倒上一杯。
随意地吃了几个后,李淳风也觉得有些失礼,便称自己吃好了。
于是侍女递上一张毛巾,他拿着擦了擦嘴。
“好了,既然你已经吃得差不多了,那就开始说正事吧!”
李淳风拍了怕胸前的刚才吃掉下来的碎末,规矩的端坐着。
“那封信件你应该是看过了吧!”
李淳风点了点头。
“刘肇仁(刘文静,字肇仁)向我推荐让你从记室参军做起,你可愿意?”
“卑职愿意。”
“哈哈哈!别用这些卑职、下官的称谓,你就直接用‘我’吧!”
李世民笑道。
“那......那好吧,殿下。”
李淳风应了下来。
“其实,今天找你来王府也是刘肇仁先前告诉我的。”
“刘纳言吗?”
“是的,几天前他告诉我,在梦里遇上了什么怪事,本来我是不相信的,不过现在看到他的遭遇,我也有些后悔了。他无意中说过,有人会在今日去刘府外冒险翻墙而进,虽然没有让我做什么,但我却觉得事情有些诡异,所以为了查探真假,我还是派了亲军前去守着。他说的这件事我开始的时候还是不相信,但今天确实看到了你,我算是相信他说的每一件在梦里见到的事了!”
李世民又看着李淳风说道。
“听他说,你在法门寺帮着那些和尚,把舍利子给找了回来,而且还传说你有飞天之术,看来你的道法很是了不起啊!”
李淳风低着头,抿着嘴笑着。
“刘肇仁的事想必你也知道了,我猜市井中也可能传遍了关于他的谣言了!早前他也曾向我说过有关他府里闹邪祟的事,我还想着可能是个玩笑,但现在他却已经被下在大牢里,唉,看来这世上,果真有那些玄妙之事啊!”
“那殿下,您能救救刘纳言吗?”
李淳风希望能够通过李世民的身份,为刘文静争取一线生机。
“唉,我已经向陛下上书过了,不过现在的陛下身体也不佳,好几日都没睡好了,我也有几天没能面圣,所以,一直没有消息。”
李世民摇了摇头,接着又说道。
“不过既然你来了,我还是希望你能帮我一个忙。”
李淳风一听,心里咯噔一下。
“现如今,你既是我军中的参军,那我也应代你如朝臣一般,这些事情告诉了你,希望你能为我分忧解惑!”
“秦王殿下您只管吩咐,如果是我擅长的,我一定会竭尽全力!”
“好好好,不过此为宫闱之事,切不能外传!”
“一定!”
于是李世民撤下周围的人,单独将李渊这几日的怪事说给李淳风,而相距第一次的异象,今天已经是第二十日了。
“几日后便是为皇帝准备的驱魔仪式,我希望你能够帮我找出怪事的根源!”
李世民看着李淳风,态度陈恳的说道。
“可是我也才到殿下的麾下,这宫内之事,我也是今日才知啊!”
李淳风觉得自己资历太浅,不能胜任。
而李世民倒是很有把握的一边听着他的话一边摇着头,接着对他说道。
“宫里的事你不用在意,我自然会为你安排妥当,再说,你身上的那件宝物不是很有神力吗?我相信它也一定可以助你的!”
李淳风听着李世民的话,觉得面前的秦王似乎知道了许多关于自己的事,于是用手指了指头顶上的骨簪,这是至元道人长用虎精的骨头做成的。
“殿下所谓的宝物是这个吗?”
李世民摇了摇头。
接着,李淳风从怀里又拿出一枚红玉,这是鷟鸑赠与他的。
“难道殿下是指的这个?”
李世民还是摇了摇头。
李淳风心想,自己身上带着的,也就是这两样了,于是好奇的看着李世民,问道。
“我身上也就只有这些宝物了,但不知殿下所说的到底为何?”
李世民一听,于是站起了身子,几步便走到了李淳风的跟前,然后伸出右手,食指指着他的腰间,说道。
“我说的,是这枚金印!”
第3章 夜弹琵琶 4
时过五更,一乘马车正缓缓驶出长安城,城后跟着八匹骏马,马上都是身着便服、腰间配刀的亲军。
马车正朝着郊外的一座寺庙赶去。
天上的月亮,还是如夜里一般明亮,只是在它对面的东方,已经快要升起朱红色的太阳了。
马蹄践过松软的泥地,借着绕行于林间的秋风,那些黄的、红的落叶,正伴随着马蹄“哒哒”的节奏声,在空中上下起伏着。车轮也“咕噜、咕噜”的在后面伴奏,映着朝霞,众人策马驱车的画面别有一幅美感。
车上坐着的,便是太子李建成。他身上套了一件大红的鹤氅,头上戴着黑色的幞头,一身平常贵族的打扮。
此行要去的那间寺庙,名叫济法寺,他要找的人,便是寺里的和尚——法琳。
法琳和尚俗姓陈,幼时天资聪慧,做的一手的好文章。前些年为精研道法,又转投道门,与道士们共研道经,一年前才又回佛门。此后便住在了长安城的济法寺中,专心研习佛、道的精髓与同异。
李建成一行到了济法寺的时候,已经过了卯时,今天的太阳似乎比往日升得更快,此时已经要仰头而视了。
几名亲军把马交给了寺里的小沙弥,他们把马牵去寺庙后面的马厩喂食休息,而马车则安顿在了一边。
几人簇拥着李建成进了庙里,寺里的和尚都停下手里的伙计,对着李建成驻足行礼。
李建成也双手合十,向和尚们鞠躬回礼。
接着,李建成由几名小沙弥搀扶着把鞋拖在了台阶下,接着又由一名小沙弥领着进了里面的厢房。
随同进来的亲军则守在了房门外,一个个都把手搭在腰间的刀上,不过表情却如和风絮柳一般淡定。
说是厢房,但房间的尺寸却比一般得要大上许多。而且与其他厢房最为不同的是,里面堆满了各种经文典籍。
除了供人进出的大门之外是一个缺口,其他的三面墙以及后门边上,全是一人来高的书。
有的是用绸布做的绢帛,有的是由竹子做的简牍,还有的则是用牲畜的皮做的卷轴。
各式各样的书,堆满了这所厢房。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