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吏》
第59节

作者: 镜中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是啊,反正我们在巴县也顶多呆十天。”潘二笑了笑,指着剩下的一张银票道:“这二十两你晓得的,是柳大使和二老爷逼任举人出的血。那龟儿子太仗势欺人,这银子不要白不要。”
  要不是柳大使和陶主薄及时赶到,昨天不晓得要被任举人羞辱成啥样。
  一提起这事,韩秀峰就是一肚子火,但想到姓任的很快也要去京城,万一他龟儿子真能考中进士,将来跟顾老爷一样做上大官,不光韩家会很麻烦而且会连累段家。
  韩秀峰不想把事做绝,看着银票沉吟道:“冤家宜解不宜结,这银票不能要。潘兄,劳驾你下午跑一趟神仙坊,帮我把这银票给他送回去,再说几句好话。”

  “四哥,给他送回去他就不记恨你,说几句好话管用吗?要晓得在他看来这是夺妻之恨,况且昨天他是羞辱了你,但他一样被柳大使和王主薄当那么多人面给羞辱了!”
  “他记不记恨我是他的事,这银票给不给他送回去是我的事。”
  见韩秀峰执意要把银票送回去,潘二只能点点头,想想又合上账本道:“四哥,再就是你岳父大人给的摆酒钱没用完,剩一千四百二十五文。昨天买的酒也没喝完,昨晚收拾时我数过,还剩六坛半。”
  韩秀峰喃喃地说:“剩这么多,我还担心不够呢。”

  衙门里那些人的酒量柱子最清楚,不禁笑道:“够应该够,但也剩不下这么多。主要是顾老爷、柳大使和我们县衙的二老爷在,他们不敢放开喝。”
  “我说咋剩这么多呢,原来是怕顾老爷。”
  “四哥,我是这么想的,剩下的酒退又退不掉,你岳父大人给的摆酒钱又没用完,干脆去柱子家再摆几桌,请下那边的街坊邻居。”潘二顿了顿,接着道:“算算日子,你爹和柱子娘天擦黑就能到,你和嫂子成亲这么大事,他们昨天没赶上,今天再去柱子家摆几桌就当补办,他们也就能赶上了。”
  昨天请过纸人店那边的街坊邻居,结果那边的街坊邻居担心他们做的营生太晦气,不想过来讨人厌。干脆托柱子把礼金带来,人却一个都没来。韩秀峰还想着等会儿过去送点喜糖,没想到潘二有更好的主意,一口同意道:“还是潘兄想的周全,就这么定。”
  回家摆酒席,柱子最高兴,立马起身道:“四哥,要不我先回去找四娘她们帮着张罗。酒有菜没有,全得上街去买,锅碗瓢勺和桌椅板凳也得赶紧去借。”
  “吃完捎午再回去呗。”

  “不吃了,我怕赶不上。”
  “行,你先回去,我们吃完捎午就过去。”
  目送走柱子,潘二又说起正事:“四哥,我打听过,翻秦岭走陕西去京城,这一路不好走,我们行李又多,想想还是走水路好。”
  “我也是这么想的。”韩秀峰下意识看了看东厢房,摸着下巴道:“要不这样,吃完捎午我和琴儿回柱子家,你先去神仙坊送银票,然后再跑一趟朝天门码头,去找姜六,请他帮我们雇条快船,把我们送到宜昌。他跟那些个船家熟,也晓得哪些船工靠谱,比我们自给儿去好谈。”

  “好的,我吃完捎午就去。”潘二一口应承下来,想想又不解地问:“四哥,为啥只到宜昌,直接让船家把我们送到京城多好?”
  一听就晓得他没出过远门,韩秀峰剥着花生解释道:“我们这边全是川船,那些船家无论送人还是运货往东只到宜昌,再往东他们就不愿意走了。一是不晓得水情,二来再往东回头时载不到人也拉不到货。不光我们,就滇铜运到宜昌一样得换船。”
  街坊邻居们没想到韩四“飞黄腾达”了还念着他们,还带着新媳妇回来摆酒,能帮上忙的全来帮忙,帮不上忙插不上手的奔走相告,逢人便夸韩四重情重义,为人耿直敞亮。
  要请的街坊邻居很多,纸人店却很小。屋里摆不下,只能把借来的七张八仙桌摆在外面。

  琴儿从没来过这阴森恐怖的地方,有些害怕,可呆在外面就要跟刚才一样被街坊邻里们围观,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只能硬着头皮走进纸人店,上楼躲在韩秀峰住了多年的阁楼里,把窗户推开一道缝往下面偷看。
  韩秀峰要跟街坊邻居们打招呼,实在顾不上她。
  好在关婶来得及时,上楼陪她说话。
  二人说着韩秀峰刚进城时的趣事,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天色已暗。
  关婶肚子有些饿,正打算下去拿点东西上来吃,巷口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她推开窗户一看,不禁笑道:“琴儿,柱子他娘回来了!”
  都说丑媳妇怕见公婆,其实俊俏的媳妇一样怕见公婆。想到柱子娘从走马回来了,公公婆婆也应该会来,琴儿有些紧张,凑到窗边问:“在哪儿?”

  “前头那个笑的合不拢嘴的就是……”关婶越看越不对劲,惊呼道:“咦!咋没见四娃子他爹他娘,柱子娘后头那丫头是谁,从来没见过!琴儿,你认得不?”
  琴儿探头一看,只见一个头梳发髻,身穿布衣,低头含羞的乡下姑娘,拎着一只花布包裹羞答答地跟在一个妇人后面,还有个三十五六岁的乡下汉子,挑着两个箩兜边跟着走边东张西望,光顾着看热闹不看脚下差点绊倒,幸亏来吃喜酒的街坊多,被一个手疾眼快的街坊给扶住了。
  “我也不认得。”
  “我晓得是谁了!”关婶看着柱子娘那眉飞色舞的样,禁不住笑道:“就晓得她不会白走一趟,没想到她这么精明,竟把没过门的儿媳妇给拐回来了。”
  “婶,你到底说啥?”琴儿好奇地问。
  “一定不会错,那丫头是韩玉财的三闺女幺妹儿,就是你家四娃子的堂妹。韩玉财死了,韩家的事你家四娃子说了算,就做主把幺妹儿许给了柱子。只是今天这事柱子娘做的太荒唐,就这么把幺妹儿领回来也不怕人家笑话。”
  琴儿心想原来是韩四的堂妹,是她嫁到韩家以来见到的第一个真正的韩家人,不禁多看了几眼。
  果不其然,柱子快笑开花了,一边骂那些个调侃他的街坊邻居,一边忙不迭把他娘和那个村姑领进纸人店。韩秀峰则一脸惊诧,把刚放下箩兜的那汉子拉到一边,不晓得在问些啥。
  “娘,幺妹儿,新娘子在楼上,关婶也在。”
  “好好好,我上去瞧瞧。”
  关婶从来没见过如此好笑的事,走到门口看着正往楼上爬的柱子娘问:“嫂子,你这是闹的哪一出?别急着上来,先把话说清楚,今天到底是四娃子摆酒,还是你家摆酒?”
  “一样一样,四娃子是我看着长大的,跟我自给儿的娃一样,他摆酒跟我家摆酒没啥两样。”柱子娘咧嘴一笑,又回头道:“幺妹儿,赶紧叫人,这就是你关婶。”
  幺妹儿头一次进城,而且来的是婆家,既紧张又害羞,迟疑了半天才怯生生地说:“关婶。”
  “幺妹儿是吧,以前总听你爹提起你,今儿是头一次见,来来来,赶紧上来,先见见你嫂子。”关婶一看就晓得幺妹儿胆小,跑过去搂着幺妹儿胳膊,热情无比地把幺妹儿拉进阁楼。

  日期:2019-07-07 18:55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