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那些事》
第1节

作者: 老杜说出国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0-1-6 9:41:00

  连载:出国那些事-1 前言
  不知不觉,在出国移民这个行业里做了有5年了,大学毕业后出国留学,后来技术移民加拿大,回国后一直在出国服务这个圈子里晃荡,在移民公司做过,也在基金公司做过,见过许多这个行业的人和事,各种各样的项目都经手过,算算过手的案例也有几百个家庭了。虽然算不得元老,但也说得上是行业老人了。老是在网上看别人的文字,忽然觉得自己也应该写点什么,或许对意愿出国的人有所帮助,就算读者了了,也算是对自己这几年职业生涯的一个记录吧。

  理一理思路,先从出国服务这些年的历史开始吧,包括一些行业著名公司的崛起兴衰,然后给大家从行内人的眼光解读一下目前市面上的各个项目,以及选择项目的要素和服务公司的标准…… 暂时想到这么多,边写边想吧。
  呵呵,我想特别说明的是,这个行业里大家都以专家自居,拿各种各样的名头抬高自己,整得一本正经的,我觉得没那个必要,轻松点,简简单单的让大家整明白出国那些事……

日期:2010-01-06 09:44:02

  出国那些事-2 出国行业的各个阶段
  (一)90年代 出国启蒙
  这一阶段,特别是90年代,一开始大部分出国服务都是之前出去的留学生,回来成立一个咨询公司之类的,亲戚朋友间口口相传,或是和自己业务渠道相关领域的客户朋友中做做。我的出国意识,就是差不多那个阶段被新东方启蒙的,既然说到出国,老杜我必须要回忆一下那段影响我一生的选择的往事……
  当年还在上大学的时候,我逃课跑来北京上了一个月的封闭托福班。我当时对出国没概念,只知道出国要考托福,但托福要考些啥东西,考了我要去哪个国家还一无所知。一下火车,人大的哥们接上我,上了一辆老长的破旧公汽,摇摇晃晃坐了很久才到人大。一路上觉得北京真大,路真宽,人大门口的当代商城真气派,就这名字取的就极有品位。当然,多年以后我再开车经过人大门口时,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个商场修得别扭。

  到了人大,离开学还有几天,自然和高中校友挨个见面,各个高校一顿暴撮,然后抹了抹嘴就奔赴课堂了。
  我当时报的是班是在北京西山那边的一所中学,新东方租用了那边的场地,还自己建了宿舍,食堂,澡堂,据说以前是一个太监的宅子。地方是老偏老偏了,从城里过去,得先坐到颐和园,再从颐和园门口转郊区小巴才能过去。报名分完宿舍,6个人一间房,晚上是开学典礼,那时候俞敏洪还没现在这么牛逼轰轰,能在中央电视台作为“赢在中国”的评委和马云一起指指点点。那时候,他和副校长徐小平是一起过来主持开学典礼的,开学典礼举办的紧张严肃而又活泼,一直笑声不断,我记得俞敏洪朗诵了一首据说是以前的学员写的诗,徐小平还唱了一首歌。到课程的最后一课,也是俞敏洪亲自来给我们上的,我还记得很清楚,是单词记忆方法。因为是最后一节课,在鸟不拉屎的西郊封闭了一个来月,大家都是归心似箭,当时课堂上进进出出的当真不少,一点都没给老俞面子。一晃多年过去了,老俞的新东方已经整到美国上市了,他成了上市公司主席,亿万身家。想想真是恍如隔世啊。

  接下来说说宿舍的几个人吧,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出国的目的也都各不相同,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年出国人员的各种心态吧。因为时间太久,大部分人我都记不住名字了,同时为了保护他人隐私的角度,我就用地名或者工作单位来代替吧:
  江浙海关大哥:这位哥们来自江浙,在当地一个很有名的城市的海关工作,人长大高大帅气,而且大方,经常给我们撒烟抽,还是中华的。我那时候还是在校的一个穷学生,天天抽中华的日子,觉得特NB。某一天,他说:“不好意思,中华抽完了,今天换烟。“接过来一看,玉溪……晕倒!
  他出国的目的是为了和女朋友一起留学然后移民澳大利亚,放到现在的眼光来看,他的选择也许并不明智,但当时的确资讯很不发达,互联网还很少,更谈不上什么google和百度了。
  而且当时国内的工资水平发展程度的确还是很落后的,听从国外回来的人描述当地的所见所闻,对于从来没有出过国,有心怀梦想的人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培训班结束以后,只是通过两回电话,不知道最后他有没有成功实现和女朋友双宿双飞澳洲的理想。
  深圳学生小弟:这哥们是个胖子,祖籍我记得是江西的,在深圳读大学,操着一口江西口音的粤语。他是和女朋友一起来上课的,目的是为了留学新西兰。我们老是笑他,新西兰有什么好去的,羊比人还多,去了课余闲暇活动也就只能剪羊毛。这厮睡我上铺,最厉害的一点是无论我们多吵,只要他头挨上枕头,3分钟内一定呼噜声响起。后来我听说他是去了新西兰,其他就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也不知道他女朋友是不是还和他在一起,能不能忍受他的呼噜……

  深圳移民大叔:当年这位大叔已经30多岁,硕士学位,正是他,深深的影响了我后来的人生道路。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