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吏》
第9节

作者: 镜中人
收藏本书TXT下载

  潘长生也不想让韩秀峰占便宜,嘿嘿笑道:“晓得,我就说我没带钱。”
  “也不能说一点钱不带,启程前我再给你准备两贯铜钱和十来两散碎银子,他要是耍滑头,被逼得没办法了,就紧着他晓得的这些银钱花,花完了看他咋办。总之,放聪明点,见机行事。”
  “爹,我们今天吃亏不是吃亏在没他精明,是吃亏在他在县衙当差,还有一帮黑心衙役给他撑腰,被捆住手脚放不开。但出了门他就不是县衙的书吏了,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候补巡检,我也就没啥顾虑的,他敢跟我玩心眼,看我咋玩死他!”
  潘掌柜突然想起眼前这位也不是盏省油的灯,不禁笑道:“这倒是,不过出门了就是同乡,就应该相互照应。记住爹一句话,遇到啥事宁可相信同乡也不能相信外人,外面人心险恶着呢。”
  “嗯,我记下了。”
  “还有,身上藏的五百两银票是用作不时之需的,但要是他真有望能补上缺,又缺银子打点,你就在节骨眼上把银票拿出来,给他来个雪中送炭。不过一定要看准了,至少要有八九成把握才能拿出来。”
  “我晓得,他要是补不上缺做不上官,咱借出去的银子别说利了,连本都收不回来!我一定会听仔细问清楚,没十足把握绝不会出手。”
  “这我就放心了,你也不用担心家里,婆娘和娃儿你嫂子和弟妹会帮着照应。不管走到了哪儿别忘了修封家书,托票号捎回来。”

  “爹,我走之后你也要保重。”
  “我能有啥事,就算有啥事这不是有你哥和你弟嘛。”潘掌柜想了想,回头道:“长喜,关捕头今天是回不了城了,你在柜上拿点钱,去街上买点猪头肉、花生米,再打几斤酒,等会儿请他和韩四一起过来吃酒。冤家宜解不宜结,何况你弟要跟韩四一起去京城投供,这一路上要韩四帮着照应。”
  潘长喜还是比较明事理的,不假思索地说:“爹,我这就去。”
  接下来要跟韩四一起混,潘长生更想同韩家人搞好关系,下意识问:“爹,还有那个小仵作呢?”
  “小仵作就算了,咱家已经够倒霉了!请他来吃酒,你嫌家里不够晦气?”
  “哦,当我没说。”
  韩玉财死后留下一屁股债,但生前也借过钱给别人。
  韩秀峰下个月就要去京城投供,这一走不晓得啥时能回来,陪关捕头说了一会儿话,就同柱子一起下山帮婶娘和幺妹儿去讨要。结果走了几家,没要回几文钱,天色不知不觉已经暗了。
  天一黑,山门就要落锁。

  二人紧赶慢赶,总算在落锁前赶到了山门口。
  守门的驿夫挂起了大红灯笼,把山门两侧“现实讲团体关了门即是一家”,“入世多迷途由此去方为正路”的对联照得格外显目。
  山门里是一片青石铺的广场,左手边是戏台,戏台下是一个茶馆。今天是赶场的日子,有戏班唱戏,广场上全是看戏的人和大晚上还做生意的小贩,二人不得不靠着右手边的关帝庙往里挤。
  挤到最里面,穿过过街楼,是一条约三里长的石板街,两侧是禹王庙、广东会馆南华宫、山西会馆万寿宫,客栈茶馆、酒楼、药店、当铺、绸缎庄、铁匠铺……一个大镇该有的这里都有,各类商铺一应俱全,且家家户户都开着门,门口都挂着灯笼,灯火阑珊,比大白天还热闹。
  晚上之所以也有这么多人,是因为走马岗是成渝官道的要冲,早上从巴县出发去往成都府的客商,黄昏至此已是人困马乏,要再翻一座大山才能赶到邻县的来凤驿。天黑入山,客货都不安全,客商们多选择在此歇宿。
  相比一年到头攒不下几文钱的乡民,他们出手堪称阔绰,晚上正是商家们做买卖的好时候,沿街的会馆、客栈、茶楼里座无虚席,从南边来或往北去在此歇脚的客商脚夫喝着茶摆龙门阵,或挤在里面听老先生“讲圣谕”,比一般小县的县城都热闹。
  走一下午山路,韩秀峰饿的前胸贴后背,掏出钱袋正准备买几个锅盔,潘家老二竟从人群里挤了过来,拉着他胳膊热情无比地说:“四哥,咋才回来?我等了你一下午,走,去我家吃酒去!”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韩秀峰很意外,下意识问:“潘兄,你家今天有啥喜事?”
  “没喜事就不能吃酒?”潘长生边拉着他往家走,边咧嘴笑道:“要说喜事还真有,不过是我们哥儿俩的喜事,马上就要一起去京城投供,你补上缺就能做上官,我也就能跟着沾光,这不就是喜事嘛!走,关捕头已经到了,就等你。”
  韩秀峰反应过来,心想这才是明白人的做派,侧身道:“潘兄,我去你家吃酒,柱子咋办?”
  仵作是万万不能往家带的,潘长生早有准备,立马摸出几个铜板:“柱子兄弟,前头正在唱戏,听说还有变脸。买几个锅盔垫垫肚子,吃完去看戏。”
  柱子早习惯了走哪儿都不受待见,也不跟潘二客气,接过铜板笑道:“四哥,你去吃酒吧,我去看戏。”
  “别耍太晚,早点回去。”
  “我晓得,我走啦。”
  跟潘二来到潘家,关捕头果然坐在上首,潘掌柜像是中午没去过韩家讨债一般跟关捕头谈笑风生,潘家老大和老三坐在下首作陪。
  “贤侄,就等你开席,来来来,坐这儿!”

  “潘叔,您这也太客气了。”
  “这不是客气,是应该的,”潘掌柜举起早斟满的酒杯,看着也是刚落座的潘二,哽咽地说:“贤侄,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其实儿行千里做父亲的又何尝不担忧。眼看长生就要跟你一起去京城投供,我是真舍不得真放不心,可不让他出去见见世面又不行。当着关捕头的面,叔敬你一杯,长生以前要是有啥得罪之处,还请你别放在心上,这杯酒就当叔替他给你赔罪。”
  舔犊之情溢于言表,能看出也能听得出来他这番话发自肺腑。
  韩秀峰急忙端起酒杯:“潘叔言重了,长生没得罪我的地方。其实这顿酒应该我请,这杯酒应该是我敬您。要不是您成全,我婶娘和幺妹儿今晚就要露宿街头,我爹和我三个哥哥就会没了生计。无奈我赴京投供在即,一个铜钱要掰成两半花,摆不起酒,只能借花献佛敬您。”

  韩秀峰一饮而尽,潘掌柜连忙道:“贤侄,一码归一码,下午的事已经过去了,现在说的是投供的事。我先把这杯干了,再敬你。”
  他非要敬,还说啥要把潘二托付给韩秀峰。
  韩秀峰啼笑皆非,回头看看潘二,又转身道:“潘叔,长生比我还长一岁,世上哪有把兄长托付给弟弟的道理。您千万别再这么说,我们启程之后一定会相互照应,相互帮衬,绝不会让您在家里为我们担惊受怕。”
  “对对对,就应该这样嘛。”关捕头放下筷子,哈哈笑道:“都说在家靠兄弟,出门靠朋友,其实出门一样要靠兄弟!”
  “是是是,关捕头说得最在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潘掌柜已有了几分醉意,扶着桌沿关切地问:“贤侄,你打算啥时启程,要不要先看个日子?”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