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主请吧!”
赵铭也不客气,大喝一声,一步前,手大刀凌厉地向胡为宗劈去,他这一刀简洁异常,没有半点多余的花把式,力量足,速度快,这一刀之势足以将人劈成两半。
“来得好!”胡为宗心头吃惊,嘴里却一声赞赏,但他并不躲闪,两刀一架,和赵铭的刀硬碰硬地撞击在一起。
“当!”一声刺响,胡为宗被震得双臂发麻,内脏翻滚,手刀险些脱手而出,身子后退几步,才稳住身形。
这一下骇得胡为宗不轻,脸色涨红,有些下不来台,赵铭说他力气大,胡为宗起初并未在意,以为是力气大点儿,再大能大到哪里去嘛。
他硬接一击,想看下赵铭的力道,谁知险些把自己震出内伤。
“好!”胡为宗不敢托大,大喝一声,遂即反手一刀劈来,角度刁钻,快如闪电,赵铭急忙挥刀封挡,胡为宗却刀势一转,另一刀又从刁钻的角度袭来。
胡为宗双手刀,身法极快,一刀劈下,一刀又起,辗转连击,身催刀往,攻势犀利,赵铭手忙脚乱,破绽百出,身衣服被拉开数条口子,最后一恼怒,又使出了自己的绝技,一手抓住关刀尾部,直接轮圆,舞动起来如同转动的风扇。
胡为宗脸愕然,跳开后,注视半响,根本没法子近身,他将刀一收,苦笑道:“堂主真是人。”
赵铭将刀一收,气喘吁吁,用刀柄杵在地。
“我是力气大!”赵铭抱拳道:“胡兄,你觉得我该如何练习?”
胡为宗道:“堂主的力量远远超过我,也超过了我的想象,只是你不会用,没有发挥出最大的效果。”
“那怎么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赵铭来了兴趣。
“这个~”胡为宗没见过这样的怪力之人,一时间也没方案,他指着远处石凳,“我们去那里坐着,边喝茶边说!”
赵铭将关刀放在刀架,同胡为宗走到石桌边坐下,胡为宗喝了口水,心已经有了些想法,“以堂主的力量,首先应该有一件趁手的兵器,其次是练些精简的基本招式,反而不用去练什么花招,因为堂主力量足,速度也够快,一般人的招式算巧妙,也可以力速破之……”
赵铭听着,微微颔首,觉得是这个理,我力量足,不用完什么花样,正在这时,王德顺跑进院子,疾步走过来,抱拳道:“堂主,总舵主让你速回三山岛!”
赵铭站起身,疑惑问道:“说什么事没有?”
王德顺道:“好像是何公子让人送来了紧急军情!”
赵铭心头一凛,莫不是江阴出事呢?他急忙对胡为宗道:“胡兄弟,总坛有事,我先走了。”
胡为宗见此,起身抱拳,正色道:“若是天地会有什么需要帮忙,用得东乡岛的地方,堂主一声招呼,胡某必到!”
赵铭感激的看了他一眼,抱拳拱手,遂即与王德顺一起匆匆离开院子,驾船返回了三山岛……
三山岛聚义厅外,赵铭匆匆赶了回来,侯峒曾正好在外面等候。
“先生,怎么回事?”赵铭老远便急声道。
侯峒曾看见赵铭,疾步迎来,“来人是李元胤,说是带来了清军南下的消息,总舵主怕有诈,所以让人找你回来!”
“李元胤?”赵铭吃惊道。
侯峒曾侧身道:“进去说吧!”
赵铭点了点头,同侯峒曾一起走进大厅,而厅堂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天地会的主要头目都来了。
吴易见赵铭回来,开口道:“博安,你回来的正好!”
“总舵主!”赵铭抱拳一礼,然后目光扫视堂,做后落在一名身穿黑衣,身材健硕的年轻人的身,正是李元胤。
赵铭对李元胤映象很深,眼前不禁一亮,他曾让何成重点做一做李元胤的工作,李元胤出现在三山岛,便说明何成已经说服李元胤了。
这时吴易遂即抬手道:“李兄弟,博安已经回来,你再说一遍吧!”
李元胤站起身来,对吴易拱了拱手,又给堂众人一礼,遂即走向赵铭,递给他一截竹子和一封信,沉声道:“这是长庚兄给我的信物,他说赵堂主见到此物,必不疑我!”
赵铭接过竹子,匆匆看了看信,又转呈给吴易,才微微颔首,沉着脸道,“李兄弟请说!”
李元胤道:“清军攻下江南后,以为大势以定,加北兵不耐南方酷暑,所以多铎带着旗兵北返避暑。如今剃发令,使得江南鼎沸,浙东鲁监国扛起义旗,唐王殿下于福建登基,成为大明天子,使得满清感到了危机。前不久,多尔衮派遣孔有德、沈志祥南下,近日我又得到消息,多铎也将率领十万大军从北京动身,准备南下扫灭鲁监国和福建朝廷,不日便会抵达江南。现在尼堪正为多铎筹备粮草,我特来告知,望你们能转告鲁监国和朝廷,早做准备!”
说道这里,李元胤顿了顿,正色抱拳,“诸位,我有一言,说出来多有得罪,但不说,心着实不安。”
吴易发话道:“这里没有外人,李兄弟请说。”
赵铭也点头道:“李兄弟大可直言。”
李元胤又拱了拱手,“请恕我直言,满洲旗兵精锐,近些年罕有敌手,如今他们破李闯,占江南,锐气正盛,以浙东和福建兵力,恐怕难以抵挡。这次清军南下,局势必然危机,我以为诸位除了通知浙东和福建,还需要想些办法,阻止、牵制清军南下,否则局势恐怕不容乐观。”
众人听完,心头一沉,赵铭也眉头紧皱,多铎十万旗兵南下,如果让他们扫灭浙东和福建,太湖和江阴也完了。
如果没有南方明军发动反攻,那在滚滚大势面前,以江南义军的力量,几乎没有单独推翻满清统治的希望。
赵铭以为义军只能起到牵制清军,为南方正规明军,争取时间和机会的作用。
如果鲁王和隆武所在的正面战场失败,被清军所灭,江南义军所在的敌后战场,必然也会失败。
赵铭沉声道:“不知李兄弟有什么办法?”
李元胤正色道:“北地破败不堪,清军南下的粮草,主要来自江南和江北。现今尼堪奉命于苏州征集粮草,我建议你们袭取苏州,夺取军粮,便能拖延多铎南下的时间。”
聚义厅内,众人议论纷纷,这时吴易待李元胤说完,沉思一阵后,却挥手道:“李兄弟的建议,我们会考虑,你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我们有什么事情,会再来问你!”
李元胤脸有些不自然,不过还是抱拳一拱手,遂即转身出了大厅。
等李元胤离开,吴易沉声道:“此人之言可信吗?”
李成栋屠了昆山,在嘉定杀了数万百姓,吴易等人自然对李元胤不太信任,担心是清军计谋。
清军进剿太湖的水军,被义军打败,尼堪拿湖义军没有办法,难免不会设法将义军引出太湖,然后设计围歼。
赵铭拱手道:“总舵主,李元胤虽是李成栋义子,但颇知忠义,我能突围,还多亏他暗相助,况且有长庚信物,应该不会有问题!”
相于李成栋,赵铭对李元胤还是很欣赏的,历史正是他不断劝说,李成栋才决定反清,赵铭对他来通风报信,并不怀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