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干我干》
第33节

作者: 我要吃饭
收藏本书TXT下载
  姜抗抗虽然觉得有些匪夷所思,但事情就活生生地发生在眼前了,不信都不行。能把她从生产队里成功骗回家,知道牙膏皮可以误导X光机的图像诊断,这都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毕竟,姚大厦的父母就不是一般人,他妈就裁剪、缝纫的无所不能。兴许,这就是遗传吧?
  到了县里,赶上了最后一趟去市里的车。可是,到了市里,却没有了去矿机的车。

  依着姚远,是要在市里住一晚,第二天再坐车回来的。可姜姨心疼住宿钱,又不放心姜美美一个人在家里,非要当晚走回来。
  姜姨是农村里出来的,平日里吃苦操劳惯了的,一天走个二三十里地,虽然有些累,可也能坚持。
  姜抗抗就不行了。农村生活不好,使得她身体素质急剧下降,沿着唯一通矿机的公路走了十来里,刚刚一半的路程,就坐在地上,再也走不动了。
  姜姨过来用手试她额头,不由叫一声:“娘哎,这咋又开始发烧了?”
  没办法,姚远还得继续背她。
  最后这十里地,姚远就感到有些吃力了,腿开始发酸,后背上的姜抗抗也越来越重。
  从中午在车上吃了两个馒头,就再没吃过饭,就姚大厦这个身板,这个肚子,能坚持到现在,就算不错了。
  姚远咬牙坚持着继续走,姜抗抗在他背上,却看出来他有些累了。他的后背开始出汗,汗水已经塌透了衬衣,喘息声不断加重,脚步也显得沉重了好多。
  姜抗抗就说:“大傻,你放下我来,我自己走吧?”
  姚远说:“我没事,已经看到厂区的灯光了,再坚持一会儿就到了。”
  姜抗抗急了说:“你这样会累坏的,赶紧放我下来!”
  姚远只得把她放下来。
  姜抗抗自己往前走,走了没几步,双腿就开始打漂,一个劲往路边的地里去。她实在是太瘦弱了,身体里已经没了一点多余的能量积蓄,又在发烧,根本无法坚持。
  姚远过去拉住她,让她在路边上站着休息一下,却是站都站不住,一个劲的往他身上倒。

  姚远扶住她,让她倚着自己休息,同时自己也休息一会儿。
  休息够了,就又蹲下来,把姜抗抗背在背上,继续往前走了。
  姜抗抗虽说没有病,可瘦弱的已经是病态了。
  在生产队的时候强撑着,回来了,思想上一放松就再也撑不住,又走了不少的路,在姚远背上开始发烧,到了家小脸通红,直接就是高烧的样子,站都站不住。
  没有办法,大家顾不上别的,只好再由姚远背着她,直接去了矿机医院。

  这下不用装病,是果真病了。
  抗抗内衣里缝着姚远给她的那块牙膏皮,去放射科一透视,医生也怀疑她是肺结核,立刻安排住院,打吊瓶消炎,忙活一晚上,烧才渐渐退了。
  三天以后,姜抗抗病好了,稳定住,姜姨就没有再让她在医院里住下去。
  住院得花钱啊,就是按照规定,职工直系亲属半费,姜姨也支付不起费用,坚持把姜抗抗接回家养着。

  姜抗抗的诊断证明,医院还是给开的3型肺结核。
  当然,这跟姜姨找了相关医生和科室负责人有关系。
  关键,还是姜抗抗的身体状况。太瘦了,瘦的几乎到了皮包骨的地步。
  抗抗从小好看漂亮,许多矿机的老员工都认得她。突然就变成了这么一副样子,大家都看着心疼。姜姨希望闺女回来,大家也都希望这个过去那么漂亮的女孩,可以活着回到她的妈妈身边来。
  大多数的医护人员,都没有过多地去在病理上做追究,很快就填写了诊断证明。

  那时候,医院也刚刚恢复秩序。办因病回城,只要开个诊断证明,盖上医院的公章,也就行了,有没有病历的,倒是无所谓。不会像现在这样,不但需要诊断证明,还要有病历,病历还必须带详细用药表格和处置详细过程。
  虽然如此,为防万一,姚远还是让姜姨要病历。姜姨又去找医院商量,医院又给写了个简单的诊断和处置过程,就算病历了。
  在矿机医院里住了三天,又拿些抗菌的消炎药,姜姨就把抗抗带回家养病。
  安顿好抗抗,姚远就带了抗抗的诊断证明和病历,回了抗抗插队的村子,给她办理回城手续。
  这个手续到底怎样办理,姚远是不太清楚的。他就直接找了知青点的那个知青队长,把病历和诊断证明给他看,告诉她,抗抗已经确诊了,3型肺结核。

  肺结核是强传染性疾病,知青队长是知道的。
  姚远就和他商量说:“就算将来抗抗好了,也会携带结核病菌。如果再回来和你们在一起劳动,还是有传染给你们的可能。所以,最好是让她回去,再不要回来。”
  知青队长明白这个道理,就让姚远替抗抗写一份回城申请,带着他去找村里的村长,也就是这个生产小队的小队长。
  姚远在现代看过知青回城的文学作品,知道回城手续很难办,觉得不保险。怕小队长不同意,就又要求知青队长再写一份证明材料,让和抗抗在一起的每个知青都签字,证明抗抗的确是病的很严重。
  知青们也怕抗抗回来了传染他们,就都在那份证明材料上签了字。
  姚远又希望知青队长能够陪着他,把回城材料办完,因为他对这里不熟悉,找人比较困难。
  那时候的人,还是比较朴实的,特别是对在一个大锅里吃饭的知青战友,那更是没得说。
  知青队长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姚远。

  肺结核在农村就叫痨病。农民们分不清这个病的类型,但是知道,得上这个病,在当时的医疗环境下,基本就跟得了癌症一样,是判了死刑。
  而且,癌症不传染,痨病传染。
  小队长早就听知青们说了抗抗得病的事,也亲自去看过抗抗。知道抗抗确诊是痨病,二话没说,直接就在姚远的申请书上签字同意,又盖上了村里的印章。
  看着那个鲜红的印章,姚远就松了一口气。因为根据他从文学作品里得来的印象,好像知青返城,就村里这个印章最重要,其余也就走个程序了。
  知青队长又陪着姚远去了生产大队。果然,大队长简单问几句,就让会计找来印章盖上,嘱咐他们,直接去公社办好手续,抗抗的档案什么的,就会通过邮递,邮回矿机所在的镇上,然后去镇上把户口和粮食本关系恢复过来,就行了。
  去公社也就是走个手续,再说这时候天也黑了,去了也办不成,姚远就跟着知青队长回他们住的地方,在那里和他们凑合一夜,等天亮了,再一个人去公社,把最后的手续完成。

  知青点里也有矿机过来的知青,他们是认的姚大厦的,知道他过去是傻子,这怎么突然就和正常人一样了?
  姚远知道,为了救抗抗,他把姚大傻这个掩护给丢了,就敷衍他们说,他小时候的确是傻,但随着年龄长大,已经渐渐和常人差不多了。
  日期:2019-06-26 18:54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