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欠钱都得还啊!走,找皇上要债去》
第5节作者:
大顺民 若我官兵能以二敌一,则需要三十万精锐!若需以三敌一,则需要四十五万精锐!
再加上流寇已经做大,正挥军十数万而来!如欲摧破,只怕也需要十数万精锐。
两者合计,朝廷需要六十万精锐才能平辽灭寇!养六十万精锐需要多少钱?朝廷能拿得出来?即使不平不灭,只维持局面,二三十万精锐还是要的。如果按照关宁军的待遇发饷,二三十万精锐又得花费多少?朝廷有可能承担吗?”
王承恩摇摇头。
朱慈烺站住脚步,看着王承恩道:“既然拿不出来,那咱们就只能暂时放弃亏本的中原、辽东,退守到还可以赚大钱是东南去。只要东南在手,一年两千万的收入还是可以经营出来的。有了这两千万,我大明的中兴还是有望的!”
这其实是最简单的资产重组,放弃不赚钱的市场和业务,把主要精力集中到赚钱的业务和市场上。
“可是……”王承恩眉头深皱,“可是弃了北京,东南就能守住吗?”
“能啊!”朱慈烺非常肯定,“中原、辽东征战靠得是来去如风的马军。而东南水网遍布,又有长江、黄淮(此时黄河夺淮入海,在下游是黄淮一体)、运河为主干,还有大海为依靠。所以东南战守,利在水师。而虏丑、流寇都没有水师,我大明却有福建、广东、天津三路水师可倚,漕运总督之下还有船队,也可以改为水师。只要运用得当,就能依托长江、黄淮和大海,保住我大明东南的安泰。”
水师就是大明朝的核心竞争力!多尔衮、李自成这两只旱鸭子拿什么去打?
朱慈烺继续分析道:“另外,流寇一旦进入北京,那么闯逆就得去直面虏丑了!有闯逆在北方和虏丑相争,我大明还不能在东南休养生息吗?这就是昔日太祖高皇帝起于东南而有天下时的局面啊!
现在中原和辽东没有钱,打了那么多年,有钱都打成没钱了。在朝廷手中没有,到了闯逆手中就有钱了?闯逆还到处嚷嚷什么均田免赋,什么三年不征,等他进了北京城,面对汹汹而来的丑虏时,就该知道苦楚了。到时候,闯逆抵挡虏丑都来不及,还哪有余力南征?
而朝廷去了东南,就不必和虏丑交锋,也不需要厚养各处藩王宗室,连流贼都无力南下。”
中原市场不容易做!竞争激烈着呢!而且可以产生的现金流又少,各项支出却非常浩大,是很难维持的。
朱慈烺语气激动,目光深远而悠长,看着空中不知道什么地方,缓缓张开双臂,“所以只要朝廷南迁,虏丑就会变成昔日的蒙元,流寇就成了昔日的红巾军,而我大明就能和太祖高皇帝时一样,在东南中兴复起了!
王伴伴,这就是本宫的梦!也是太祖高皇帝为我大明所指的生路啊!你看太祖高皇帝所指之路,是对是错啊?”
王承恩已经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了——这是为梦想而窒息了!
老太监喜极而泣:“太祖高皇帝真的托梦了!大明有救了!皇上有救了……”
第四章 拿什么拯救你,崇祯皇帝
王承恩是真信了!
太祖高皇帝真的托梦太子千岁爷了!
要不然太子才多大啊?怎么可能仅仅通过财政收支,就找到了扭转天下大势的关键所在?
虽然崇祯和王承恩都知道南迁是一条活路,但是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将大明朝看成一桩买卖,也没有什么经济头脑,要不然怎么会穷成这样?所以也就看不到只有大明南迁,舍弃亏出血本的中原、辽东两个“市场”,才能克服财政危机。只有克服了财政危机,朝廷有余钱了,才能重建军队,才能再打江山!
要不然口袋空空,没钱去给军队发饷,还能指望当兵吃粮的饿着肚子保卫大明江山?
而且,朱慈烺还把南迁后的局面拿来和昔年太祖高皇帝在江南开创帝王基业时的情况做了比较,居然相差不多啊!
因为闯逆一旦进京,就等于接替大明扛下来抵挡满洲虏丑的万斤重担,而且还要解决中原和西北数千万百姓的吃饭问题。
中原和西北闹出那么多的流寇,不仅是因为腐败、兼并和辽饷加征,也有相当部分的原因是天灾。
这些年北方是又干又冷,农业连年歉收。如果政治清明,四方安定,土地也没有过分集中,兴许可以应付过去,但是日子也不会好过的!
如果大明退出,闯逆接盘。天灾该来还得来!关外的建夷虏丑也不会因为北京换了主人就不入寇了,没准还要大举入关来争天下!
到时候闯逆能有好日子过?大明朝的官兵要钱,闯逆手下的军队都是自带干粮白干活的?不可能!闯逆的苦日子可在后面呢!
闯逆苦了,退到江南的朝廷自然就安稳了。靠着一年一千多万收入,还怕不能练出一支强兵吗?即使不能北伐中原,也能守着黄淮和大江过好日子啊……皇上登基十七年,真是太苦了,整日操劳不说,日子过得比寻常的富家翁也强不到哪儿。
所以王承恩是真的为偏安江南的梦想窒息了!
可是在王承恩的梦想中,朱慈烺还是太子,崇祯也不是先帝……
“千岁爷快和老奴一起去乾清宫见驾,将老祖宗所托之梦说给皇爷听吧。”王承恩道,“有太祖高皇帝托梦,想来朝臣们也会赞襄南迁之事的。”
这倒是个好借口!
朱慈烺心下就是一叹:崇祯皇帝要早点拿太祖托梦当借口,现在早就在南京城逍遥自在了——黑锅让都朱元璋来背了,臣子们当然不会再拦着崇祯不让跑路了。否则就是诬蔑崇祯皇帝撒谎,这是欺君,要杀头的!或者是反对太祖高皇帝的英明决策,这是灭祖,要灭门的!
可是崇祯偏偏没有这等机智,就知道甩锅给下面,好保全自己的名誉,可惜下面的人都不蠢!
而事到如今,已经不是和文武百官们商量跑路的时候了。因为闯逆的大军,很快就要包围北京城了!
朱慈烺看着兴冲冲要往外走的王承恩,冷冷道:“来不及了!”
“什么来不及了?”王承恩停下脚步。
“来不及和朝臣们商议南迁之事了!”朱慈烺一字一顿地说。
“怎会来不及?”王承恩说着话,心下却是一沉。
“因为今日居庸关已失!”朱慈烺咬着牙道。
“怎么可能……”王承恩的声音有些颤抖,“唐通有数千兵马,居庸关上原本还有一些守军。而且居庸险要,只要努力坚守,闯贼根本打不破的。”
朱慈烺说:“唐通、杜之秩已经开关降贼!”他顿了顿,“现在已经过了子时,是十五了……最迟今天晚上,居庸关失守的塘报就该到了。明天闯逆大军就会兵临京师城外,几日之内,京师就将陷落!”
“这,这,这……”
“这是太祖托梦时说的!”朱慈烺一不做,二不休,继续拿朱元璋当借口。
王承恩整个人都在发抖,“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面却很清楚,那绝对是可能的!大同降了,宣府降了,居庸关还有什么降不得的?
至于北京城的守备……王承恩可比谁都清楚,因为他自己现在就兼任提督京营太监,总管北京城的防御。在三月十三日这天,王承恩就忙着在北京内外城各处布防,当然知道北京城的防御有多么薄弱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