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干我干》
第17节

作者: 我要吃饭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建军心里就打个哆嗦,连声说:“铲,我铲行了吧?”
  姚远就放了他,看着他把那堆鸡屎弄干净,对他说:“记着,我再,发现,你,使坏,我就把……你扔的,都扔,你们,家院子里!”
  张建军边打扫边说:“姚大傻,你就狂吧,有本事你就扔一个我看看!”
  姚远就过去,把张建军手里的铁锨抢过来,要往他们家院子里扔。
  张建军急忙拦着他说:“算我没说,算我没说行不行?”
  姚远就嘿嘿冷笑说:“你,记住,傻子打……死人,不偿命!”
  张建军脸色就白了,嘴里骂:“你特么是傻子吗,我怎么越看你越不像傻子呢?”
  姚远回骂:“你,才……才,傻子!”
  看着张建军打扫干净了,姚远才放他走了。
  邵玲远远看着,张建军走了,这才走过来说:“咱们推车下班吧?”
  姚远就问:“不,回家……了?”
  邵玲说:“你和他闹这一场,都到点了,还回什么家啊?”
  两个人再往回走,邵玲就问:“原先我记得你挺老实的,老是让他欺负,也不敢还手。这回这是咋了,你都敢打他了?”

  姚远过一会儿就说:“这……年头,人……善,被人欺。”
  邵玲就点头说:“这就对了。你人高马大的,干吗要怕他呀?这家伙可坏了,你妈扫街的时候,他就经常欺负她。”想到姚大厦他妈没了,这话有点犯忌讳,就闭了嘴不说了。
  姚远却站下了,瞪眼看着她问:“他……欺负,我妈?”
  邵玲就奇怪,这傻子今天这是怎么了?张建军不止欺负他妈,经常是连他带他妈一起欺负,他怎么连这个都忘了?
  但在邵玲想来,姚大厦脑子有问题,过去的事儿忘了也没什么好新鲜的。
  就说:“对啊。你妈没的前一天,在街上扫街,他还打了你妈一耳光呢!”

  邵玲毕竟年龄小,说话不知轻重。这句话一说,姚远就知道姚大厦他妈为什么要跳河了。
  那是解放前的大学生啊,过去曾经是家财万贯的资本家大小姐,混到扫大街这一步,心理已经近于崩溃了,张建军再给她一巴掌,她哪里受得了?
  好你个张建军,小兔崽子,我知道我为什么要穿回来了。
  在姚远最后的日子里,是姚叔无微不至地照顾着瘫痪的他,姚叔也是姚远那时候唯一可以说话的朋友了。
  老天爷让我回来,就是替姚叔报恩,也是替他报仇来了!

  他不再和邵玲说什么,自己低着头,向着前面去了。
  晚上躺在炕上,姚远拿着诗词选朗读一阵,觉得比前几天说话流利了不少。
  练一会儿朗读,他把诗词选放下,就静静地仰躺着,睁着眼睛想心事。
  种地,这时候季节不对,种什么都不合适。再过半个月,秋收之后,就把院子里种上小麦。
  种小麦也得提前准备呀。两个厨房得拆掉,拆了砖头瓦块的往哪里放?还有厨房里的东西,也得有地方放才行。
  另外,种地还得先翻地,得有翻地的工具,还要准备锄草,收割的工具。还得需要有种子。
  撅头、锄、镰刀,村前五金土产商店里有卖的,可以去买。种子,就得去农村淘换了。

  对了,农村盖房子也得需要砖头瓦块和木梁,可以用这个换种子和农具。
  种地还需要肥料。这时候化肥估计是买不着。但是,在公厕边上的空地里,他看到有掺了炉灰,晒着的肥料,那是刘二赶晒的。
  有时候,公厕里粪多,刘二赶拉不了,就会在那里,将拉不走的粪便,掺和了炉灰,晒成肥料,攒到多了,什么时候公社的拖拉机有空,就让拖拉机过来,一并拉走。这是姚大厦过去和他说过的。
  和刘二赶说说,估计自己用他些肥料,他不会不答应。实在不行,自己就出些力气,帮着他晒肥料。
  虽然这活又臭又脏,可回到这个时代了,就顾不上脏不脏,臭不臭了。
  对了,也可以托刘二赶到他们村里打听一下,谁家盖房需要砖头瓦块的,帮着他联系,换些种子农具过来。

  姜姨一家,是对姚大厦最好的,所以姚大厦说他们家的事情,说的最多。
  后来,姜姨好像一辈子没有再嫁人。把两个闺女拉扯大了,都不在身边了,还是一个人过日子。
  几年之后,姜姨最终还是从农村给姚叔找了个媳妇,给他做饭收拾,姚叔这才不用姜姨管了。不过,姚叔仍旧是不时过去看她,就拿她当娘了。
  姜抗抗最后去了哪里,姚叔没有说。现在姚远猜测,估计是那一纸志愿书,因为没有像现在这样抽回来,而当真去了建设兵团,再没有回来。

  姜美美一直在矿机当工人,有了自己的家和孩子。后来,厂里经济效益不好,姜美美好像下岗了。但姜美美在将来长什么样,具体是哪一个?姚远就不记得了。
  姚远就这样胡思乱想着,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九月底的时候,插队的通知书就来了。
  姜抗抗被分到了离家六十里地以外的一个山区农村里。和她一起去的,还有两个男生,一个女生,一共是四个人。

  而刘夏那几个填了志愿要去建设兵团的,也大都如了意。
  刘夏倒是没去,她家里听说她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也急了眼,去市里托了亲戚,以身体有疾病的理由留了下来,在家待业。
  还有几个没去的,就都是干部家庭的孩子,也包括张建军的弟弟张建国。
  当然了,没去的,自然是各自有各自的理由。
  虽然早就知道抗抗要离开,姜姨看到通知书,还是流泪了。孩子长这么大,从来没离开过娘啊!
  姜抗抗倒是挺兴奋,终于不用呆在家里吃闲饭了。虽然没去成建设兵团,刘夏不也没去成吗?在家里待业,还不如我呢!
  而姚远给她的评价,仍旧是那句话:“傻……傻!”
  不过,姚远在说话上,经过不断朗读那本诗词选,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可以干净利索地说出来那个字:“傻!”

  为这个,不免又挨姜抗抗不少的小粉拳。
  办好一切手续,也就是户口和粮食、人事关系,十月中旬,所有插队的知识青年,要到市里的工人文化宫集合,市里开欢送大会。
  市领导,还有农村里接受他们的公社、大队,都派了代表过来,一起参加大会。
  矿机派了一辆解放大卡车,把知识青年们送到市里的会场去。
  出发那天早上,姚远陪着姜姨和姜美美,一起把姜抗抗送到矿机厂门口那里,大卡车就在那里等着。
  姜抗抗穿了她爸没穿过的那身新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在三个人的簇拥下,步行去河南边的厂门口。姚远在后面,替姜抗抗背着打成行军背包的被褥和脸盆一类生活用品。
  姜姨的眼睛都哭红了,一路嘱咐着姜抗抗,最后就把抗抗给说烦了,大声嚷着说:“妈!你别唠叨了,我又不是不回来了!”
  姚远心里也泛酸,不由就想起自己去远方的城市上大学的时候,自己父母送自己到车站的情景。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解放卡车走远了,姜姨还站在那里,舍不得回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