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读懂此书,天下无书》
第19节

作者: 渔樵故纸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4-04 15:43:36
  虽然说动受秦国威胁最大的魏国加入合纵在苏秦的意料之中,但是六国定其四的成果还是让苏秦兴奋异常,他不自觉的加快了剩下的部署。浩荡的车队,向东方的齐都临淄驶去。

  因为齐国不与秦国接壤,并不受秦国的直接威胁,所以此行的难度要大一些,苏秦的游说重点也由必须结盟抗秦变为没必要西向事秦。他对“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齐宣王田辟疆说到:
  “齐国地势险要,幅员辽阔,兵多将广,谷积如山。精良的三军和郊外二十县的五都之兵,进如利箭,战如雷霆,散似风雨。有了他们,即使要打仗,也不用到远方去征兵。临淄城里有七万户,我想每户男子不下三人,仅临淄城即可征兵二十一万。临淄城富庶殷实,居民们都斗鸡、赛狗、下棋、踢球。临淄的道路上,车毂相撞,人多的摩肩擦踵,连衽成帷,挥汗成雨。那韩国、魏国之所以害怕秦国,是因为与秦国接壤,一旦打仗,很快就将面临生死存亡。即使打败了秦国,自身也损伤过半,边境难守;如果被秦国秦国打败,马上就会濒临灭国。所以韩国、魏国对与秦国作战十分慎重,不得不常常忍让。而秦国来攻打齐国就不一样了,他必须穿越魏国的土地,背负后方被魏、韩切断的风险,经过卫国阳晋之路,穿越亢父车不得方轨,骑不可并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隘,所以秦国对齐国只敢虚张声势而不敢真的贸然进攻,由此而见,秦国并不能直接对齐国构成威胁。而你们不考虑实际情况,仅因为秦国装腔作势的姿态,就要向西俯首称臣,这是齐国群臣的失策。如果听从我的建议,齐国可以免去臣服于秦的卑名,而获得强国的实际利益,因此我希望齐王您能慎重考虑!”

  这一次,田辟彊没有去跟钟无艳商量,当即表态加入合纵的队伍。
  六国之中只剩下一个抗秦几乎不需要游说的楚国,楚人六百年前就有“不服周”的名声,而现任楚王熊商以恢复庄王时代的霸业为志,就算没有合纵,楚国也绝不可能向秦国屈服。苏秦想做的,是用利诱让楚国和赵国一起作为抗秦的中坚力量。他对楚威王说道:
  “楚,天下之强国也,地方六千馀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存粮足够支撑十年,这是足以称霸的资本。秦国最害怕的莫过于楚国,楚强则秦弱,秦强则楚弱,其势不两立。因此对楚王您最好的选择莫过于加入合纵以孤立秦国。我将促使山东之国四时朝贡,追随大王;委社稷,奉宗庙,练士厉兵,为大王所用。可以说,合纵成,则诸侯割地以事楚,连横成,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二者可谓天地之别,楚王您作何打算?”

  励精图治的楚威王本来就在谋划联合韩、魏以制衡秦国的策略,只是苦于没有合适的执行人选,苏秦的到来可谓正中下怀,于是当即表态,加入了合纵的队伍。
  至此,空前绝后的大业完成,苏秦为从约长,一身佩六国相印。北还归赵,各诸侯国都派车队护送,其阵势如同帝王出行。路过故乡洛阳时,周天子以为大诸侯来朝,赶紧让人清扫道路,并派出使者到郊外迎接。苏秦的兄弟、妻子、嫂子在陪她吃饭时都低着头不敢正眼看他。苏秦笑着对嫂子说:“你为什么以前对我那么傲慢,现在却又对我这么恭顺呢?”他的嫂子赶紧趴在地上,匍匐到他面前,脸贴着地面请罪说:“因为我看到小叔您现在地位显贵,钱财多啊。”

  每次看到此处,想象着苏秦嫂子的样子,笔者都忍不住发笑,其卑微的姿态和坦率的回答,让笔者觉得她也不失为一个真实的俗人。如果没有这些“庸俗不堪”的小人物,苏秦在第一次穷困潦倒时该何去何从,他又那里有机会刺骨苦读,最终名垂青史。
  但想起那些日子里家人的冷脸,苏秦仍忍不住感慨地叹息道:“同样是我这个人,富贵了,亲戚就敬畏我,潦倒时,就轻视我,何况是其他人呢!如果我当初在洛阳近郊有良田两顷,如今,我怎么可能佩上六国的相印?”于是他当场就散发了千金,赏赐给来迎接他的亲戚和朋友。
  苏秦到燕国去之前,曾向人借过一百钱的路费,如今飞黄腾达,他拿出一百万钱还给了那个人。并且报答了以前所有对他有恩德的人。他的随从中,唯独有一个人没得到赏赐,这个人就自己跑上去找苏秦申诉。苏秦说:“我并没有忘了你,当初你跟我到燕国去,在易水边上,您再三想离开我,那时正当我困窘不堪,所以我深深地责怪您,所以把您放在最后,您现在也可以得到赏赐了。”
  在故乡父老面前扬眉吐气后的苏秦回到赵国,赵肃侯赵语封他为武安君。要知道战国数百年仅封了四位武安君,另外三位乃是白起,李牧和项燕。苏秦不止是第一个,并且是武安君中唯一的一个文士。《孙子兵法·谋攻》中说: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苏秦当之无愧!他将合纵盟约送到秦国,太史公说:

  秦兵不敢闚函谷关十五年
  这并不符合实际的说法可能是太史公为了表达自己的崇敬而发的感叹,但苏秦、张仪等纵横之士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确是不争的事实。
  无论用那个时代的眼光看,苏秦至此都已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作为后来人,回望他已走过的路,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首先:在逆境中坚持自我

  坚持自我很容易,但在逆境甚至绝境中坚持自我却很难,笔者曾设想过如果我是苏秦,在第一次出山,落魄归家后,面对家人的冷漠和白眼,以及自己读书受业却难免落魄的客观事实。我有勇气继续读书而不是顺着家人的期待去做生意治田产吗?认真的审视自己之后,不得不承认,我恐怕没有这样的勇气和信心。
  那么就像苏秦自己说的,可能因为有了两顷良田,就没机会佩上六国的相印。但良田唾手可得,看得见摸得着,六国相印更像是一个梦,终究会醒。选择是得是失必须加上一个时限才可以评判,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结论常常会发生变化。笔者生平鄙夷成功学,自然无意于看轻任何一个安于平淡生活的人,因为笔者知道,那才是绝大多数的人生。但如果你心怀理想,却被人讽刺,甚至连自己最亲的人也无法理解。你不妨想一想苏秦。他的兄嫂妻妾不一定真的对他有什么恶意,然而平庸的人能带给你的基本上还是平庸,这也是普遍的现实。

  其次:客观的看待自己,合理利用现有的优势,提升自己的胸怀和格局
  在客观看待自己的问题上,苏秦和庞涓不愧师出名门,都认识到了自己比不上同门。但在合理利用自己的现有优势上,两个人的处理水平简直是天壤之别。苏秦利用自己先得志的优势,激怒张仪又资助他入秦,不但成全了成全了张仪也成全了自己的合纵大业,可谓两全其美,名利双收。而庞涓所为实在让人不耻,最关键的是,他不顾情分做了恶事也就罢了,居然没有直接杀了孙膑,最终被孙膑反杀,还大言不惭的说什么“遂成竖子之名。”笔者真想给他一句,你确实是连竖子都不如。兵家出生的庞涓,生在你死我活的乱世,难道不应该明白,要么不做,要做做绝吗?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