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商帮——鲜为人知的一品红顶商人,波谲云诡的天朝政商关系》
第24节

作者: 龙在宇2013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5-10 11:06:28
  第六节一场棉花收购大战,却成就了文善达的大善人之名
  泾阳城的朋来酒家,历来是山陕商帮聚会议事的地方。今日外头春光明媚,酒家内的气氛却颇为阴郁。来的人很多,椅子都坐不下,人们脸上挂着焦虑之色,不停窃窃私语。
  “究竟怎么回事?”有人说道,“苏杭的八大徽商布庄都给我传来消息,说今年棉布供应减半。怎么着,有银子他们也不赚?”
  另一人说:“减半算不错了。我接到的消息是,从今年起不再供货。”

  旁边人惊讶问道:“不再供货?你是和哪家布庄打交道?”
  这人答道:“苏州的广诚德布庄。”
  “我知道。”立刻有人接话,“广诚德是苏杭八大徽商布庄之一,老东家岳广胜前年病逝,他儿子岳江南接了班。听说这小子精通琴棋书画,是个儒商。”
  “管他什么商。”又有人道,“经商得讲诚信,说不供货就不供货,这要干什么!”

  “谁知道呢。”一人摇头叹息,“徽商向来狡诈,咱们可得提防着。”
  “这帮南蛮子,操他娘的!”有人已忍不住爆出粗口。
  议论之声突然停歇,所有人朝门口望去。原来是文善达到了,他的身后还跟着儿子文知桐与文盛合的另一位东家盛宇峰。
  文善达一脸轻松朝里走,一路和人打招呼。立刻有好几人站起来让座,毕竟以文善达的威望,他若是站着,怕是没人敢坐。
  文善达当仁不让地坐下,接着掏出一款象牙鼻烟壶,吸出一缕富贵之气。收起鼻烟壶,他笑呵呵地问:“什么事,大伙议得这么热闹?”
  旁边有人恭敬答道:“文东家,苏杭八大布庄的事想必你也知道了。你是大伙的主心骨,咱们都听你的。”
  “对,都听文东家的。”众人纷纷附和。

  “原来大伙议的是这个。”文善达慢悠悠地说,“这件事,还得从一位故人之子说起。”停顿一下,他又说:“我与广诚德的老东家岳广胜素有交情,前年听说他驾鹤西去,心中也悲痛不已。其子岳江南承继家业后,本事有多大不知道,脾气可比老爹厉害。前些日子他来信说江南布商利润太低,希望涨价。我一口回绝了,而且告诉他,若再无理取闹,文盛合就要去苏杭开分号,自己招工匠织布。到那时,你一两银子也甭想赚。”

  文善达笑了笑,说:“岳江南毕竟年轻,没见过什么世面,或许被我一番话吓着了,竟然病急乱投医,打起了自己开辟商路的主意。此番苏杭等地的徽商联合起来减少供货,也是这小子挑唆。”
  “他想得美。”周围的人起哄道。
  “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后生做事还真有一股子拼劲。这不,他悄悄来了泾阳,正在暗中招兵买马,商队或许不日便要启程。”文善达听着是在赞扬岳江南,语气中却尽是轻蔑。
  “什么,岳江南到泾阳了!”房内顿时炸开锅。
  “这下知道缘由了吧。”文善达说,“江南的徽商都把货给了岳江南,他们正巴望着这小子能走出一条新的商路。”
  “这小子乳臭未干,老子过的桥比他走的路还多!”“他以为咱们是吃干饭的?想自个儿单干!”众人义愤填膺,骂声不绝。
  文善达挥了挥手,示意安静。他又说道:“人家不仅要断货,更要断咱们百年来的财路。若徽商真把棉布直接卖到漠北,泾阳城里的陕商与晋商就只能喝西北风喽。”
  日期:2019-05-13 09:37:18
  “这可怎么办?”好几位东家忧心忡忡地说。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文知桐站了出来,说,“咱们经营这条商路上百年,也不是白练的。在岳江南之前,有的是徽商想这么干,结果怎么样?还不是给撵了回去。既然不见棺材不掉泪,那就打一副棺材送给他。”
  一位白白胖胖,身着绸缎的东家站出来,说:“依在下看来,此事倒也不足为虑。文东家曾说过,驻中间,栓两头,此话鞭辟入里,实乃商场箴言。没有咱们在中间驻着,哪来的两头?西去的商路上,驼队、马队,以及几十家客栈,全在咱们陕商手里。岳江南的商队出了泾阳,咱们让他一口水都喝不着。”
  文善达点了点头:“这话原是不错。可惜今时不同往日了。”
  “怎么回事?”众人问道。
  文善达翘起二郎腿:“这个岳江南,寻了个帮手。”
  “帮手?谁?”众人愈发好奇。

  “这依旧是一位故人之子。”文善达叹了口气,“岳江南的帮手不是别人,正是我文盛合原掌柜蒙顺之子蒙元亨。蒙顺的事大伙都清楚,我用人失察,痛心不已。如今蒙元亨要为父报仇,跟着岳江南杀回泾阳来了。”
  有人递过茶,文善达端起抿了一口,说:“文某乃山西祁县人,虽说来泾阳几十年了,从根子上说仍是晋商。商路上的茶棚、客栈,大多是陕商朋友经营。蒙顺是陕西人,过去与诸位联络颇多。若是有人念旧,要相助于蒙元亨,那也是人之常情。”
  听文善达如此说,屋内顿时鸦雀无声。隔了一会儿,盛宇峰站了出来,说道:“文叔父之言,小侄不敢苟同。”
  “我哪里说错了?”文善达问道。
  盛宇峰说:“文盛相合,财源广进。文家来自祁县,是晋商不假,盛家却是正儿八经的老陕。再者说,山陕商帮素来不分彼此,遍布大江南北的山陕会馆,正是咱们风雨同舟的见证。如今大敌当前,正是同心协力之时。”
  “对,盛东家言之有理。”“和徽商南蛮子干的时候,山陕商帮何曾分过彼此。”众人纷纷附和。
  一来文善达在山陕商帮深孚众望,二来岳江南砸的是众人饭碗,利字当前,哪会有人念及同蒙顺的旧情。一位个子瘦长的东家站出来,说:“蒙元亨数典忘祖,卖身投靠外人,实乃我山陕子弟的耻辱。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会有谁去帮。鄙人在商路上有十家客栈,只要是岳江南的商队,哪怕给座金山银山,老子也不让他一个人住进去。”

  周围一片叫好声,文善达拍着大腿,站起来说:“同仇敌忾,何愁大事不成!岳江南敢来咱们的地盘惹事,就一定要叫他有来无回。”
  文善达又说:“文盛合经营商路多年,如今更当义不容辞。我会立刻调集一批棉布运往蒙古各部落,用低价卖出去。别说岳江南的商队到不了蒙古,就算到了,也要他的棉布卖不掉。”
  见文善达使出了看家本领,众人欢呼雀跃。文善达愈加意气风发,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先干掉岳江南这个罪魁祸首,接下来还得去找其他徽商算账。山陕商帮有的是银子,咱们就来它一回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带上银子,把分号开到江南,端掉徽商的老巢。”如雷的掌声几乎要把朋来酒家的屋顶掀开,这些锦衣玉食的关中巨富们,对于即将展开的商战厮杀,无不怀着必胜之心。

  离开朋来酒家,文善达没有回家,而是直奔商号召集议事。他要兑现自己的承诺,调集棉布销往蒙古。用了两个时辰,事情大致布置下去,各人分头忙活去了。文善达仍不放心,叫住文知桐与盛宇峰,问道:“你们再想想,可有什么考虑不周之处?”
  “很周全了。”文知桐说,“要我说,咱们商量的事没准排不上用场。调集棉布是为了在蒙古与对手血拼一场。可如今整个山陕商帮同仇敌忾,岳江南的商队一出泾阳,连口水都喝不上,怎么到得了蒙古。”
  “胡说!”文善达脸一沉,猛地咳嗽起来。自打去牢里走了一遭,他的身体大不如前,尤其这咳嗽的毛病越来越重,吃了许多药也不见好。方才布置生意时尚可硬撑,这会儿却再也忍不住。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