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十年》
第30节

作者: 王老二88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6-10 11:49:17
  12年6月,大姨姐的闺女初中毕业,在北京上的初中,在班里是中等水平,可是外地户口不能在北京上高中,就得回老家上去,回到河北一考就是垫的底底的水平。大姨姐和姐夫就很失望,商量着是要闺女在北京念个技校好还是在老家上高中好,去老家上高中又考不上好点的学校,再说我们老家县里的所有高中的教学水平是一年不如一年,现在说起老家的教育来,真的很失望。
  记的我们上初高中的时候我们县的教育水平还是很高的,后来高中毕业后离开家乡后,有几年对老家的教育不太关注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老家的教育越来越偏离,大量的好学生,大量的优秀老师外流,以至于升学率越来越低,升学率降底更是催动好学生好老师外流,形成了恶性循环。越往后这种情况越严重。稍微有点能力的家庭都把孩子从初中就送往外地求学,漫漫求学路从初中就开始了。大量的优秀教师出走,留下来的老师还有很多补课的,听人讲,好多老师是上课不讲,补课讲。这是个什么现象?就为了多挣那份钱,从小学开始就得补课,而且是人人都得补。说起来真是莫大的悲哀。

  很不理解现阶段我国的教育机制,我觉的北京的教育还好些,一回老家从心底就觉的气愤,但是能怎么办呢?不跟着大伙走吗?今年也就是现在19年,我的家的大闺女要上初中了,犹豫了好久还是决定送回老家的一所还算可以的私立学校就读。无奈呀,想在北京上,可是不让高考,这就断了孩子的大学路。这是万万不可以的。大学是必须就读的呀。最可悲的是,在我们老家河北省还出了一个所谓的衡水中学这么个怪胎,并且效仿者林立,衡水教育模式竟还在迅速的蔓延,很有烈火燎原之势。全国合地效仿者有之,大举送孩子进衡水就读者有之,以至于衡水学校给衡水硬是搞出了一条跨越多个行业的产业链来,带动了衡水的经济增长。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我国的教育部门竟然对这种现象漠然视之,无语。

  还是说大姨姐家闺女吧,因为本身学习也不太好,想回河北上高中,确实也考不上好点的学校,他们就想让孩子上技校,又拿不定主意就来我家商量这个事情。当时别人怎么说的怎么谈的我不记的,但我很明确提出了我的观点:高中必须上,大学必须考。这是我的观点。我说:“人的一生,上大学和不上大学就是一个分叉路口,特别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更是这样。没有大学文凭基本就只能做社会底层的一份子了。”当然这话有点太绝对,但对咱们大多数人都适用。姐夫还有点犹豫,我知道他的心理,一是孩子的学习确实在我们老家来说很差,二来他没上过高中,大学回老家在不经过考试的情况下,给孩子找个相对来说好点的学校也有一定的难度。我说:“姐夫,大姐,我的观点就这么个观点,如果你们同意,我给操办。”

  后来,我在老家动用了些关系,还是给孩子找了个相对好些的本地高中上了。后来也考上了一所大学,虽然只是个三本,但现在也在一家公司上班,能自食其力,与姐夫相比挣的还不算少。比较圆满,当然我给办的这些事,也没有人再提起,这个咱不提。
  就是说,对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机制有很大的不同观点,有时候跟人谈论这个事,很是痛心却又无奈。看新闻,华为老大任正非就说我国现在缺的是基础学科学家。大大的赞同,搞不懂从小学就搞奥数是为什么,基础都打不牢固就搞研究性数学?拔苗助长这个东西我们小学都学过啊。我们的教育部长们没学过难道?我的孩子决不会送到衡水这类学校去,今年我哥的闺女也在考衡水初中,问我家孩子参不参加考试,我坚决的否定了。

  从大姨姐家的闺女上学的事一下子扯了这么多,又有点扯多了,但确实是对我国的现行教育的担忧。
  好吧好吧,还是回到文章吧。
  日期:2019-06-11 13:30:51
  12年很快过完,公司业务量在渐长,就招进来一批新人加大了研发力度,现在居住的地方就不够用了,正好隔壁的公司搬走,蒙总就连那一个地方租了下来,这样公司的占地场所大概有600多平米左右的样子,蒙总一声令下,在12年末搞一下装修,于是我们在12年末放了20天的假期,公司进行了装修,增加了工位。
  13年新年过完,大家又回到了公司,装修完全改变了原先那种作坊模式,原来正经工位就几个,大家搬张桌子能干活就行,装修完终于看起来象个搞开发的公司了,大家心情也好,放了20来天的大假,来了就开干吧。
  13年单子也不少,很少有闲的时间,公司决定开发新一代的产品,用全新的芯片,以往升级只能叫改造,因为主芯片还是延用的原来的,但是经过升级的设备虽然目前能满足当前用户的要求但也出现了局限性,随着市场对高清的普及,用户的需求也在提升,要求录制路数,合成模式,输入,输出数量,输入,输出接口,与软件配合形式都有了很大的不同需求点。开会后决定一边开发新产品,一边跟进软件,开发客户应用软件,公司开始进入应用软件开发。软件也直接面对客户,在现在市场广泛存在的软件基础上做提高用户适用度,提高功能集成等方面做新的模式探索,蒙总的目标很明确,可以给集成商一套完全能应用到用户的全套产品,并且公司自己有能力独立完成用户的需求,并进行部署。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