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降临的世界,你能接受吗?》
第30节

作者: 白牙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而且,人类似乎对血腥、集体情感的欲望超出预期,无论环境好坏,总不缺乏那么些信奉邪教或者邪恶观念的人。
  一个人,哪怕这个人从小没有见识一点血腥的东西,从小压制欲望,都不妨碍他轻易被血腥与欲望同化,这说明什么,说明这种欲望是根植于本性之中,所以成仙才要求绝情断欲?
  即便这一切都是猜测,那么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天道。
  天道无亲,天道无私,如果天道真的是那么强大的话,为何所有传说中,仙也罢、神也好、佛也好,他们很多时候表现得比人更容易被情绪感染,徇私护短什么的哪家都不少,杀人的事儿更是没少干,天道竟然没劈了他。
  这也是许浚的囚徒论的依据,毕竟地球上有天雷阵阵的传说,但反正他成神就没见过天雷,待在这个世界,看着那些奇奇怪怪的生物,也没看到哪个遭受什么天劫,甚至那位大能也没有给过什么天劫的任何信息。
  结合类似玛雅之类的种种传说,以及人类五千年的历史,他渐渐有了一个猜测。
  那就是有没有可能,人类确实不是地球土生土长的原生种,但是也未必是殖民者,他们极有可能是难民。
  一群本性带有血腥欲望或者说被污染的难民,他们是被救助之后,自然会受隔离,既然是隔离肯定不会允许持有武力,或者说持有武力的存在,所以妖魔鬼怪、女巫、吸血鬼之类会被清理。
  隔离之后,自然会有教化,所以无论宗教还是仙道,都要求斩断前世,所以神只要灵魂,甚至部分灵魂;仙得斩三尸,也是部分灵魂,还得经过天劫,过不了就死,所谓天道,是否就是一个检测的机制。
  他之所以突然冒出这样一个猜想,因为真的是突然想到的,看到某个小说想到的。
  明城地处南粤之地,一年到头通常只有两季,而且分割也不是那么地清楚,有可能头一天还在冬季,大家裹着羽绒服,第二天已经是夏季了,可以穿单衣短袖了。
  丁凯谦来得明显不是时候,因为他正遇到这种冷热不定地潮湿天气,空气湿度98%,意思就是就差直接凝成水珠了,但就是偏偏就潜伏在空气中不肯下来,宁可这么浮着,带着潮湿带着暖意带着低气压,就要让人各种不舒服;出门逛一趟衣服就湿了,放外面一夜,能拧出水来那种,加上二十多度的气温,简直就是一蒸房。
  总之就是各种不爽,不仅天气闷,还浑身黏糊糊的,心情自然也变得不咋地。
  高中生出行确实有些不利,尤其是在上学期间,不过如今他已经不算妈宝了,加上学校正式出文让他去参加什么什么竞赛,自然立马获得父母首肯,消失一周什么的完全不是问题。
  至于,这个时间段有什么竞赛,谁知道呢?反正他父母不知道,也没报多大希望,也没觉得多惊奇,现在这个大家闲得只能扯淡的时代,哪个月不搞一些奇奇怪怪的竞赛的,既然学校觉得应该参与,又不用花钱,为什么不去呢?对吧!朴实的他们对老师还是比较信任的。
  虽说从没想到自己儿子还有能去参加竞赛的一天,但是论离奇,能比得上有人挖墙脚挖到自己门下,让自己去做一个环卫主管这种事情更离奇吗?不是环卫工,是坐办公室那种哦!

  每个月近万的工资,一天到晚就背着手四处巡逻检查就行了,这是钱烧得慌呢?还是烧得慌呢?但是这小钱钱确实有大用·······
  南粤之地近海,所以山什么的也就是个意头,一般海拔是按照百米做基准单位的,超千米就远近闻名了,瀑布什么的落差有个几十上百米就算。
  南粤人更相信传统,族群而居,因此如果此山有一道观,自然更会名闻一方。
  正好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名句。
  总之,这是一个但凡竖个菩萨、建个庙观都有人拜的地方,至于土地神这种在渝城基本已经消失了的基层组织,在这里基本上村村户户都还顽强的存在着,哪怕浓缩到就剩了一张纸,但好歹算还有人记得有这么一类神,初一十五还能落点香火吃。
  所以,南粤之地出奇迹,哪村哪地儿没点鬼故事,没点吓人的地方,都不好意思说有什么村史。
  当然,绝大多数估计都是用来吓小孩子的,就跟祠堂里呆的老祖宗一样敬着就好,日常不要去打扰他们,大家就各自相安无事。
  说真的,这还是丁凯谦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见祠堂呢?不是因为他小,而是渝城地区身为丘陵地带,大家发挥地形优势,各据山头,守一方水土,祠堂这种传统就渐渐的被门神啊,牌位啊,遗像啊什么的取代了,毕竟大家集中起来不方便了不是。
  可见敬奉鬼神这种事情,本质上还是人的习性决定的,中国人一般是什么都信点的,为啥见什么拜什么,难说不是为了方便自己啊。
  传说,香火有毒啊!知道为啥伊甸园只收十万人丁么?这个数字其实很大了,因为它只收一心一意为神,心无旁骛的人,与神的本性合一的人,这要求真怀疑它再过五千年都凑不齐。许浚曾经对丁凯谦这么解释信仰问题,所以他依旧认为自己虽然身为神,但信仰真没大用。
  赎罪卷?那玩意儿完全就是骗钱的!你家也不会放三心二意的人进来不是,尤其是还是老巢。
  丁凯谦之所以来到这里,自然不是因为什么竞赛,这玩意儿在如今这个时代,随便找个真真假假的单位,不去参加都能拿个一等奖,毕竟一等奖又不是第一名不是,谁知道你有没有参加,谁又认真去一个个审核,如果背后有组织的话,甚至可以入档加分的,有问题吗?完全没问题!
  此地有个道观,据说是清朝建立的,大致内容是外地有个道士在那个医术不发达的瘟疫年代,走投无路之下进入此山修行或者说求生,发现此地山清水秀,有瀑布溪流,吃水不愁,旁边村民又比较淳朴,也愿意施舍些食物,加之自己会几手熬草根的本事,反正医道不分家嘛,神婆神汉都有几招画水的本事让人信呢?
  总之,他靠这点微末本事总算在此地暂时定居了下来,还自称在此得吕祖真传,也就是此乃福地,我就不走了,你们怎么看?外来的道士果然好念经,本地的既然不行外来的也是个希望不是。
  也许是他熬制的草根真有效果,也许是因为天气转凉渐渐地人流小了,瘟疫也散了,加上地处偏远的小村庄,本身也没多大人流,更多是被外面疫情吓到了。
  总而言之,瘟疫慢慢消失了,附近十里八乡的老百姓相信他是神仙了,至少也得是半仙,所以渐渐的集资给他建洞府了,这些座小山也渐渐有了些名气,总算是成就了一番事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