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前世路》
第11节

作者: 17high
收藏本书TXT下载
  因为上网人数众多,电脑数量又少,李锋还特地在外边门口添置了不少座椅,让等待空机排队的学生可以休息会。
  中国人喜欢凑热闹,看到网吧门口排着长队的样子,都十分的好奇,不少学生下意识也是排起了长队;
  随着排队的人越来越多,队伍更加的长了,于是便吸引了更多好奇的人过来排队,一时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而这一举动也大大提升了“青苹果网吧”的人气,算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李锋最后还在一楼吧台,还卖一些零食、饮料之类的副食品。
  李锋以前自己也在网吧通宵上网游戏过,知道到吃饭时间或者通宵上网时,最需要的就是零食和饮料。
  虽然外面有吃的,但很多人怕去后没机器了,很少有人会放弃游戏出去吃,喝点饮料、吃点饼干,算是最合适的选择了,即经济又实惠。
  况且,这也可以给“青苹果网吧”带来额外的一笔收入,何乐而不为!

  整个网吧第一层100台机子,不一会儿就全部坐满了,后面还有不少等着叫号排队呢。
  什么是共享经济,这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
  现在都流行共享经济,还有什么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共享单车什么的!其实,这些都只是些商业炒作的虚头。
  共享经济的本质是整合线下的闲资源,通过互联网共同获得经济红利。
  国外的Uber、Airbnb还可以勉强算得上共享经济,但是中国的滴滴、摩拜OFO,本质根本就不是共享经济。
  滴滴都有自己的汽车了,开始向重资产方向转型,更像是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出租公司;
  共享单车就更不用了,光看看大街成堆成堆被遗弃就知道了,至今还找不到盈利模式;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摩拜、OFO合并呢!

  至于,什么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不就是纯粹忽悠“傻子”的吗!
  其实,真正的共享经济,我们老祖宗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给我们示范过了。
  共享美女,这不就是古代的青楼Ji院吗!
  现在的网吧,也可以算真正的共享经济!
  共享电脑!
  1台电脑后面就有2、3人排队。

  现在忙得李锋都不知道干什么了,只知道机械的收钱找钱,真是数钱数到手抽筋。
  幸亏,有周炜他们几个弄得网管系统软件,不然靠人工,就把人累死了。
  等安排完晚上通宵上网的,李锋总算可以好好整理整理一天的收益了。
  一天利润的就能进账1万多,现在网吧供不应求、上座率比价高;这样差不多,三个月就能本了。
  当李锋将今天的营收成绩向大家通报后,所有人都欢呼拥抱在一起。
  “发财了!发财了!”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青苹果网吧“的开业在大学城引起了轰动,尤其是在学生当中更是口耳相传。

  四周零散的小网吧也隐隐感觉到了压力,不过这个时候网吧依然供不应求,四处可见寻找电脑上网的学生,也让这些网吧业主放松了不少。
  也许是因为在学校附近,反正没有发生李锋,所担心的“黑社会”、“保护费”什么的事。
  最后李锋又雇了两个钟点工的老大妈,饭点专门做饭提供外卖,这样很多上网的就根本不用出门了,可以一蹲就能蹲一天。
  有的甚至能蹲几天,李锋就发见过一个17/18岁小孩,在网吧里呆了快一星期了,要不是被李锋强制赶出去,估计以他的表现再呆上一个月都不成问题。
  现在是网吧的黄金年代,而且网费还是都比较高,一般都是3、4元,当然以后还会降为1、2元,后来经济条件好了,又变成了3、4元。
  一连几天“青苹果网吧”座无虚席,让李锋在欣喜这次投资成功。
  网吧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期,营业额总算稳定下来了,
  网吧的一天网费就有1万多,加上饮料、小吃、外卖、手机充值等一系列增值服务,整个日营业额能达到5万,如果是周六、周天差不多能有2万。
  这还是光第一层,如果把第二层开起来,利润还得翻倍。
  看着网吧生意这么火爆,李锋又陆续安排上了10台电脑,网吧的所有的事务上了正规,李锋总算可以放松一下了。
  本来李锋来燕京最初的目的:只是想买套房。
  没想到自己买了一栋楼,又开了间网吧,还招了不少未来互联网的精英当“网管”,感觉总有一种力量推动着李锋前进。
  本来李锋还想在燕京好好玩两天来,结果一个电话被李妈打了家。
  “你个臭小子,一个人在燕京玩疯了!还不赶紧家,大学录取通知书都到家了!

  后天你爸爸还给你安排了一桌升学宴,到时候全家人都过来给你送行!你还不赶紧来!”李妈“臭骂”道。
  “啊!妈,那我明天马上去!”李锋赶紧保证道。
  李锋刚放下电话,王啸的电话又打了过来。
  “疯子,不好了!昨天我出去玩的时候,你妈看见我了!”王啸不好意思的说。
  我去,你小子!就知道,你个胖子办事不牢!我说呢,我妈什么时候说话怎么这么冲呢!
  不过时间过得好快,没想到马上就要开学了。
  虽说李妈在电话骂了李锋一段,但真当李锋家的时候,李妈又是“寒暄温暖”,又是“唠唠叨叨”,不但没有责骂李锋,还准备一大桌子菜。
  儿行千里母担忧啊!
  现在李锋在听到李妈的唠唠叨叨,李锋觉得这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祝福。
  第二天一大早,李爸李妈就起来忙活了,今天是家庭聚会,整个大家子的人都来了。
  而李妈属于远嫁来得姑娘,再加上姥姥姥爷去世的早,两边基本上没什么联系了。
  李家算是个比较传统的家族,整个家族全是安分守己的老实人,算是真正和睦相处的大家庭了。
  李爸这一代兄弟姐妹五个,李锋还有两个姑姑。

  到了李锋这一代,兄弟姐妹七个,李锋正好在中间,上面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三个弟弟。
  “英、玉、红、锋、卫、国、凯”
  大概因为李锋和上面哥哥、姐姐,年龄差距太大,玩不到一块去;下面三弟弟年龄差距不大,都在两岁之间,能玩到一块去。
  毫无疑问,兄弟姐妹7人中,李锋绝对是最聪明的,但最后反而是混得最不好的。
  混得最好的,都是听话的!
  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好好工作,进事业单位!
  兄弟姐妹7人,除了李锋两亲兄弟俩,最后全部都是机关事业单位的。
  而不是像李锋这样喜欢乱折腾,东搞一下、西搞一下,不安分守己的。
  在中国,还是崇尚“中庸”之道,特立独行的容易碰壁。

  快到中午了,李锋的小叔带着小婶子率先抵达,小叔的日子过的一般,自己也在市化工厂上班,小叔不像李爸在这么“能说会道”,在厂里只是个普通工人,
  而小婶子没有正式工作,一直在外面打各种散工,直到两个弟弟正式工作后,家庭状况才算有好转。
  接着大爷家也带着李锋的奶奶来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