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听说你打算卖收成?”林涛忍不住问道:“我碰到庄成了。”
林国栋愣了一下,这原本只是因为庄成跑来游说时兴起的一个念头,后来觉得还挺稳妥,毕竟家里现在缺钱,而且今年的棉花价格从目前听到的消息来说都是不高的。从政府发布的指导价来看,和去年持平。这样的话,庄成的买收成,就对自家有利了。
不过林国栋还在犹豫,毕竟既然庄成敢收,那说明棉花的价格有涨的希望。只是家里等钱用,却是等不及到年底了——县棉麻公司收棉花都是到年底结账,庄成却是现收现结,家里要是不等钱急用,那还好说,急等钱用,县里那长线就不好说了。
现在听林涛这么一问,林国栋点点头说道:“是啊,现在家里急用钱,你爷爷那病虽然还能拖一段时间,但咱们一直没在他身边,照顾不上,今年病情加重,现在总不好再拖下去……”
说到这里,他看了林涛一眼,问道:“你问这个……有什么打算?”
林涛仔细想了想,然后说道:“爸,你应该明白。庄成既然敢这么买收成,那肯定是有了内幕消息的。我的意思咱们先缓一缓,等我打电话问问学校关系不错的同学和老师,他们虽然在学校里,但消息灵通的也不少,真要是今年棉花价格要涨,那咱们要是卖收成的话,那就亏太多!”
林国栋只上到中学,对于大学并不熟悉,既然儿子这么说,那他也没意见,左右不过几天的时间,便点点头说道:“那你打听打听。其实如果不是急着用钱,我也不打算卖收成。这种了一年,就这么直接卖掉,总感觉不得劲。”
有了父亲的应答,林涛心里有了底。剩下的,就是怎么筹钱了。
但是,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几万块钱,放在九八年,这是一套楼房的钱!
换成二十年后,随便拿出一两套楼房的钱的人也不会很多!
但是,如果让林涛放过这个机会,他实在是舍不得!
想想自己这四年大学存的钱,林涛苦笑。八一农学院学费低,因为是农业学院,还有补助,虽然不比师范学校的高,但总比没有的强。再加上林涛自己这四年勤工俭学省下来的钱,算算也有两三千块钱。九八年,这些钱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农村大学生来说不少了,但对于林涛目前所要做的事情上来讲,却远远不够!
还能从什么地方找来钱呢?
林涛脑子里转了百八十个念头,这时不比后世,满大街随便找块地方都能看到什么“无息贷款”、“无抵押贷款”之类的小广告。虽然利息高,但方便啊!
这个时候,最多也就能找到个地下钱庄什么的,以林涛目前的身份,还真不好找——对方也不会轻易放款,毕竟他只是个大学生,身无长物,工作也没有,更没什么抵押物,想要找出钱来,真的不容易!
如果能搞到什么宝贝就好了!
林涛心下暗想,现在虽然不如后世,随便哪个台都能找到鉴宝的栏目,文物收藏满大街,但凡有点钱的人都想捡个漏啥的,稍大一点儿的城市都会有文物古玩街,再不济也会有一些老头在街头边角公园路边扯块布摆上玉器铜佛银元什么的,充一回收藏界达人,蒙一蒙普通老百姓。
这年头,街头上摆摊的,多的还是集邮什么的,古玩收藏,在时下老百姓眼里,还是很神秘的事情,是比较高端的爱好,还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里。
脑海里闪过这么个念头,林栋总感觉脑海里有一丝灵感,但却怎么也抓不住,仿佛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没有想起来,但仿佛却能解了当下的危机!
是什么呢?
第二天,一早,吃过饭,林涛就对正准备下地的老爸说道:“爸,我到县里去一趟,办点事。”
“好,早去早回!”林国栋点头。现在儿子大学毕业,马上要到公家的地方上班去了。这个时候公务员还是很清贵的职业,大学毕业生算起来也抢手,林国栋自然不会让儿子再去地里干活——劳心费力把儿子培养出来,不就是为的不用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地里干活,能在空调屋里工作享受吗?
“哥,你多辛苦些。”林涛又扭头对准备和父亲一起下地的哥哥林海说道:“我去跑跑关系,看能不能找点内幕信息,说不定能在年底前给你送件大礼!”
林海以为林涛在开玩笑,笑着说道:“你忙你的,地里的活你别担心。家里的事情有我呢!”
村里有通往县里的班车,每天早晚两班,两块钱的票。林涛等车子转到家门口,直接上车,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
这时不是农忙,去县里办事、逛街买东西的人不少,一会儿,车里便坐满了人。这个时候还没有超载这么一说,特别是这种公交车,那是能塞多少人就塞多少人的。
当年林涛刚毕业下来坐这种车,在这个时候往往也会不知所措,现在他却早早就站了起来,扶着同村的一位婆婆坐了下来,自己则拽着车顶上的横杆,在挤着的人流中如同风吹杨柳,随着车速摆动,却没有丝毫的不稳。
下车后,林栋去县里的商贸中心买了两瓶酒两盒点心,提着往城东走去。
九八年的时候,虽然日用商品已经非常的丰富,但县里大型的超市还没开起来,商品最丰富的,除了大型市场外,就数百货大楼和商贸中心了。直到二十世纪初,各大超市在县城铺开,才把这些国营的商场逼到了死角,最后只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县城东面一条街,主要是种子公司、化肥农药这样的农资公司。
林涛来到一家名叫宏远的农资公司门口。
看着宏远公司新装修的大门,虽然这大红门加上土豪金似的装修风格,在后世看着有点恶俗,但在这个年代,却是非常高大上的。这大门仿佛就在明晃晃的给大家说:我这里不差钱!
林涛也明白,这宏远公司,的确是不差钱的。
后世爆出来,宏远农资公司的老板是有背景的。当年,凭着一张利嘴,空手套白狼似的,从省里要下了一段高速公路的建筑工程,然后拿着这工程合同又去银行贷款,拿到钱后,把工程转包给了一家有资质的建筑公司,自己一分没花,赚了上千万不说,还得了个政协代表的头衔。
只是盛极必衰,在做完工程后,又去投资股票,亏了一大笔,这才知道自己不是干这一行的,及时收手,在县里搞了一家农资公司。绥来县是西北农业大县,就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曾经是西北人均收入第一县,农业发展迅速,各种相关产业是比较赚钱的。
当然,对于宏远公司的老总来说,这只不过是明面上的生意,他私底下,是搞地下钱庄的。做工程的钱虽然搞股票赔了一些,又投资了农资公司,但手里的活钱还是不少。现在九八年,下岗潮正兴起,做生意的人多了,手里没本钱,找他的不少。他要的利息比银行高,但比那些黑心的高利贷要强,所以来找他的人很多,但最终能如愿的就不好说了。
不过宏远公司的老总张宏远也比较小心,不是熟人介绍来的,他是不会承认这样的事情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