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父一看就是个沉默寡言的乡绅;卫太太精明外露,目光却清正;卫家的长子和卫小山长得很像,只是眉宇间比弟弟多了几分儒雅;卫家的长嫂也不错,清秀温和,说起话来慢条斯理的,看着像是读过书的。还有个相陪的,是卫太太娘家嫂子,看着也是爽利能干的。倒是卫家跟过来的老五卫小川,刚满十岁,看到郁棠之后就一直有些气呼呼的。两家人说话的时候他落在大家的身后,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折了一条树枝,一会儿扫着路边齐膝的杂草,一会儿打打身边的树枝,时不时地弄出些动静来,打断了两家人说话的兴致。
卫太太看着直皱眉,把长子叫过去低声吩咐了几句,卫家的长子卫小元就沉着脸将卫小川拎到了旁边,低声斥责了他几句,卫小川竟然发了脾气,一溜烟跑了。
郁家的人看着,有些奇怪。
卫太太应该一直观察着郁家人的脸色,忙向陈氏解释道“这孩子是最小的一个,被家里人惯坏了。今天原本没有带他,可到了昭明寺才发现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了过来,只好带在了身边。亲家……嗯,郁太太不要放在心上。我回去了之后会好好教训他的。”
陈氏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人,见卫太太这样的客气,忙道“小孩子都是这么顽皮,卫太太不必放在心上。”
卫太太听了,立刻就和陈氏搭上了话。说的虽然都是些日常琐事,却能看得出来,对陈氏很用心,非常想和郁家结亲。
陈氏对卫太太一家也满意,散的时候明确表示让卫太太有空的时候去家里做客。
卫家的人包括卫父,都面露喜色。
回去的时候马秀娘也一直在夸卫小山。
郁棠吁了口气,撩开车帘回头望着渐渐远去的昭明寺,良久一颗怦怦乱跳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卫家就请了媒人上门,夸郁棠的话说了一箩筐,陈氏脸上的笑就没有褪下去过,但还是按照习俗矜持地表示要考虑考虑。
媒婆知道这门亲事十拿九稳了,欢欢喜喜拿了陈氏的赏银走了。
大伯母想着之前大家议论郁棠心高气傲要招读书人做女婿的传言,有心把这门亲事传了出去。
一时间,青竹巷的人都知道郁家马上要和卫家结亲了。
只是陈氏还没有等来卫家的媒婆带着提亲的礼物正式上门,先等来了汤太太。
她进门就抱怨“我不是说让你们等一等吗?你怎么就这么急不可待的。放眼整个临安城,有谁比得上李家,比得上李家二少爷。你可不能眼皮子这么浅,愿意给人当上门女婿的,有几个是好的。”
这话说得陈氏心中生愠,她说话也就不客气了。
陈氏慢条斯理地喝着茶,淡淡地道“这要看是什么人家了。我们家姑娘啊,就有这样的福气。李家再好,你之前让我们等着,不就是因为李家也在考虑让他们家二少爷给我们家当上门女婿吗?不过是他们李家没有卫家有诚意,卫家赶到他们前头了。汤太太怎么能说卫家不如李家呢?”
汤太太被呛得一噎。
陈氏继续道“汤太太想必还不知道吧?我们两家准备在中秋节之前把婚事定下来,到时候请汤太太来喝杯水酒,还请汤太太不要推辞。”
汤太太灰头土脸地走了。
陈氏朝着她的背影“呸”了一声,吩咐陈婆子“把她喝了的茶盅给我扔了。”
陈婆子笑道“您何必这样动怒。就算是个旧茶盅,好歹也值几个铜子。不如留在家里,等着有行乞的路过我们家讨水喝,也能盛盅茶水。”
陈氏冷笑,道“给行乞的人用都埋汰了别人。”
陈婆子嘿嘿直笑。
陈氏自去督促郁棠绣鞋面不说。
林氏得了汤太太的回话,气得脸色铁青,想嚷着这件事就算了,可想想还在家里闹腾的小儿子,和把她叫过去喝斥了一顿的婆婆,她说话都不利索了,道“这郁家,太、太不识抬举了。”
汤太太以为这件事就这样完了,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不免和林氏生出几分同仇敌忾来,道“可不是吗?那陈氏,更是张狂得没边了。不就是生了个女儿吗?仗着自己有几分颜色就这个瞧不起,那个看不上的。色衰而爱驰。她就不怕哪天招上门的女婿不听话……”
谁知道林氏却翻了脸,道“又不是纳妾?什么色衰不色衰的?”
汤太太讨了个没趣,想着裴家的太太小姐都没有这样泼她的面子,心里也有点不高兴了,草草地陪着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郁家这边,郁文又请了几个人去打听,都说卫家家风好,几房之间互帮互助,卫小山更是个忠厚孝顺的,郁文这才算放了心,和陈氏商量起两家的婚事来“既然卫家这样抬举我们家,我们也不可让卫家没脸。也不用他带什么过来了,定亲的时候我们这边拿一百两银子,两头猪,十坛金华酒,一担茶叶,一担米,四季的衣服你看着给置办好了。总之,不能让别人挑出什么毛病来。”
陈氏有些为难地道“一百两银子吗?还要布置新房,阿棠的首饰也要添一些……”
一口气拿出来还是有点困难的。
郁文笑道“我已经跟佟掌柜说好了,他借我六十两银子,六分利,一年还清。你就放心好了。这些事我心里都有数,你只管去办就行了。”
陈氏欢喜道“佟掌柜这次可帮了大忙了。他有小孙孙没有?要是有了小孙孙,我给他们家小孙孙做几件衣裳。”
“还没!”郁文道,“他正为这件事犯愁呢!你要是有空,可以和佟太太说说——你之前不是常去庙里吗?看看有没有哪家庙里灵验的,让佟太太也去拜拜。”
陈氏犹豫道“要说灵验,当数灵隐寺了。可灵隐寺有些远……”
郁文笑道“那有什么。等我们家阿棠成了亲,你正好没事,和佟太太一起去。还可以给我们家阿棠求个签什么的。”
陈氏顿时来了兴致,和郁文说起杭州的美食来,还道“你到时候也去,阿棠也去,我们家就当是去杭州城玩一趟。”
郁文看到妻子这样好心情,连连点头,还真在心里琢磨起这件事来。
不曾想,到了卫家媒人应该上门的时候,卫家的媒人却没有来。
陈氏心中暗暗着急,想让阿苕去打听打听,又怕露了痕迹,让人以为郁家急着嫁女儿,于郁棠的名声不好,只能在家里团团转,偏偏还不能让别人知道。
等在家里的郁文则有些生气,觉得卫家不守信用,对和卫家结亲这件事心里有了芥蒂,又怕陈氏急出病来,只得憋着气安慰陈氏“人家说了今天过来,也没有说是早上还是下午,卫家离我们有四、五里地,若是有个什么事耽搁了,到我们家就是晌午了,难道别人还来我们家蹭顿饭不成?乡下人家,米精贵着,是轻易不在别人家吃饭的。”
陈氏笑得勉强,弱弱地道“话虽这么说,但不是应该早就准备起来,天不亮就出门吗?到了下午才来……”
显得诚意不足。
夫妻两人正在说着话,来帮着待客的王氏过来了。
她见家里冷冷清清的,吓了一大跳,忙道“怎么?卫家的媒人没来?”
陈氏愁着脸摇了摇头。
王氏脸一沉,道“这可不是个事。我这就让阿远去问问。”
陈氏拉住了王氏,道“还是再等等吧!也许有什么事耽搁了。”
王氏只得作罢,心里很不高兴。
这件事自然也就没能瞒得过郁棠。
她一愣,随后心里一阵轻松。
觉得若是这门亲事就这样作罢了也没什么,她还可以继续几年这样轻快的日子。只怕家中的长辈心中不快,毕竟人也相看了,家里对卫小山也很满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