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天喜地好有爱》
第15节

作者: 谢玲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二天,高文才媳妇高粱氏来了,带着礼物,进来就抱歉的神情,语气委屈,说才知道大侄女腿伤了。
  江氏客气迎进来,高翠虽然背着把那一房骂成狗屎,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再说,高文林他们才来,或许真不知道,高粱氏还算明理,但也制不住婆婆呀,在这个孝为一切道德之本,造成了媳妇再能干明理,遇到个糟心婆婆也是有苦说不出来。
  高粱氏在炕前靠墙的方椅上坐下,解释了半天,江氏对妯娌也是客道,但也没显得的多亲热。
  俩堂妯娌,如果没有高吕氏,应该是好相处的,高粱氏是秀才之女,和江氏同样是温和懂礼之人,但一直跟着夫婿在宣庆府,每年也就是这会老家住一个月,本来彼此见面又少,又有高吕氏在中间,没法亲近起来。
  高家嫡长没有和那一房彻底交恶,断绝来往,也是因为就那个高吕氏乱事,高成望是憨厚没脾气的,管不住媳妇,高文才遗传了父亲,对母亲更加管不住,媳妇总受他娘的气哪,那顾得上别人家受不受他娘的气,就是受了,他也只是赔礼,对亲娘没办法。
  高粱氏来前,心都气的抽抽,每年祖宅就要给嫡长房赔礼,都是为了她婆婆做的事,她都没脸开口,但又不得不低三下四的来道歉,好在人家对她还算客气,没把她给轰出来。
  看着大侄女躺在床上,旁边放个木拐,又见堂嫂和堂姐扶着大侄女下炕出屋,那木拐笃笃的声音,就跟触到她心上,不是疼,是羞。

  她把该说的都说完了,东西一进门就放下了,这会狠狠心,把刚准备给夫婿的银票,本来是夫婿要用的,高粱氏拿出来放到炕桌上,没等她们进屋就出去告辞了。
  江氏进来后看到银票,无语也纳闷,高翠拿起就收下,“弟妹可别再还去,我看是堂弟媳私下给的,你要还去,我婶子不得骂堂弟媳呀。”
  高兆也在俩人的帮忙下上了炕,帮着看着妹妹,让母亲和大姑给两个弟弟洗澡,剃发,都剃成那小儿专属发型,高兴是总角了,而小弟还是那头两侧留着个圆圈有头发,其余都剃了,就跟年画上抱鱼的萌娃一样。
  一到过年,家里大人就要忙,高兆负责带弟弟妹妹,坐在炕上她拍着手教妹妹唱那过年儿歌。
  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高兆拍着手,左右歪头唱着,两个弟弟也跟着唱,可是妹妹巧云,就呆呆的看着,真让高兆丧气,感觉自己跟傻大姐似得,表演给妹妹看。
  高兆捏了下妹妹的鼻子,问道:“妹妹,会唱了吗?”
  巧云皱了下鼻子,用手摸摸,道:“巧云不馋,巧云不哭。”
  高兆笑得歪倒,听了半天,妹妹以为是说她,难怪就睁着眼睛看着,就是不学。
  “妹妹,这不是说你,这是唱歌,是唱的歌谣。”高阳荣赶紧对妹妹解释。

  这时大姑端着发糕进来,刚蒸出来的,发糕上还有个红枣。
  “还热乎着哪,你们趁热吃点,大姑还得去蒸几笼,兆儿看好了妹妹哦。”
  香兰端了热水进屋,几人洗了手,围着炕桌吃发糕。
  因为大年初一初二是不能干活的,特别是动刀动剪的,所以一般在二十九就蒸好多发糕馒头备好,过年很多讲究和禁忌,初一不能扫地洗衣服等等。
  过年最忌讳说什么太多了、这么多,那就是嫌弃多,老天爷就今年啥都不给你,高兆前世有次就这么说,被奶奶拿起筷子就打,打了几次后就牢牢记住了。
  在这里,年年高兆都会提前交代弟弟,所以哥俩都不会乱说话,巧云那就是不说话。
  大年三十祭祖请灶神,年夜饭吃饺子放鞭炮,家家都热热闹闹,高兆也拄着拐在院里看父亲带着弟弟们放鞭炮,在江氏怀里的巧云捂着耳朵。

  除夕守岁,也叫熬年,每年的三十,高文林去陪父亲,江氏大姑带着儿女在正屋说笑玩耍,一直到谁困了就去睡,最后剩下江氏和大姑,直到高文林来,大姑才去睡。
  高文林在前院,和父亲对弈。高承继除了看周易外,还有个爱好就是弈棋,高文林为了陪父亲,也就学会了,虽然没啥水平,但也就打发时间,不然守岁父子俩眼对眼傻坐着?
  “给你的书看了吗?”高承继问道。
  高文林抬眼看了下父亲,“我都给兆儿了。”
  “你也看看吧。”
  高承继一向寡言,但说出来的话子女都会听,高文林是边出棋,边思索,让我看那干嘛?小时也没见让我学那些,但父亲说让看看,那就看看吧,刚好也检查下女儿看了多少了。
  江氏和大姑姐等孩子们都睡了后,聊起家事,怎么说到大女儿,江氏发愁道:“大姐,你看兆儿,如今怎么跟没长开一样,都过了十三了,葵水也没来,看着就是个小娘子,这一个月可劲给她补,没见胖多少。”
  高翠不以为然道:“我当初初潮过了十五才来,估计像我。”
  江氏心里暗想,像你就麻烦了,嫁人好几年都没得生,夫死守寡归娘家,连个儿女都没,不行,还得找个县里那看妇人病的彭婆给看看,刚好有堂弟媳给的银票,都给兆儿补身子。

  “娟娘,我看过了年请彭婆来一趟家里,给兆儿看看,要是要吃补药就用那房弟媳给的银子,不动家用。”
  江氏笑了,“行,听大姐的。”
  大姑姐心里装着侄子侄女,江氏是乐见的,也感激大姑姐多年的帮忙,家里没她真的要转不开。这么多年家里没几个下人,大姑姐啥事都做,女儿高兆也不像别家的小娘子,等着让人伺候,反而帮着带大两个弟弟。
  家人一条心,越过越好,江氏嫁进来婆婆就不在了,所以进门就当家做主,过的都是顺心日子。
  关于高翠的终身,她刚娘家几年后,高文林和江氏也商量过,看有没有合适的,再嫁也可以,可是高翠一口拒绝了。
  “只要兄弟不嫌弃,我就在娘家呆一辈子,我想过了,没准是我真的不能生,这要是给别人当填房,肯定要伺候别人儿女长大,我劳心劳力,谁知将来能不能善终,但在娘家,辛苦也是为我高家人,将来侄子给我养老送终一样,到了地下,每年有人给我烧纸就行。”
  看大姐自己能想开,高文林也就随她去,这些年也就不提让她改嫁的事,免得好像容不得她在娘家一样。

  年三十专门做的有隔夜饭,初一除了吃饺子,还要吃隔夜饭,代表去年的东西吃不完,今年还有的剩,也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来这十三年了,高兆就觉得这里的禁忌特别多,但也没法,大环境如此,只能跟随,又不妨碍啥,听着就是了。
  每年的大年初一,高承继会一早就起来,全家人也都会在黎明时分,全部换上新衣,就是高兆都是从头到脚都是新的,拄着拐在院里排队等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