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色兼收的轻松流日常发财故事》
第51节

作者: 牧场主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如果超级富豪迈克尔·布隆伯格先生愿意帮忙,配个好成绩,进入顶级名校成了十拿九稳的事,没有学校会愿意跟一位超级富豪结仇,尤其是手底下拥有一家新闻公司的那种。
  他创办的彭博新闻社目前是美国最大的财经资讯平台,跟无数企业家们关系密切,手有着不少岗位资源,千万别以为美国有多公平,人脉关系在各行各业都挺重要。
  一直拿着手机,等听见纳什老师询问考生号,将自己的讯息报给他,很快得到反馈,电话另一端传来惊喜声音:“哇哦!利奥,你知道你考了多少分吗?三十五!这成绩能哈佛!”
  高校分三六九等,哪怕同属常春藤,在人们心目也有份高低排名顺序,哈佛大学无形之间其他学校高出一头。
  美国ACT入学标准满分三十六分,叶冬青拿到三十五,这个成绩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原先以为只有三十二、三十三这样子。
  脸挂有惊喜表情,毕竟他只复习了那么短的时间,装出大笑声问道:“真的吗!?你不会无聊到骗我吧!”
  “绝对是真的!分数在我眼前呢!你的名字、你的分数!
  这真是太让我意外了,从没有学生考这么好,我会争取让校长给你发奖学金!看来你们这届学生代表已经选出来,是你了利奥,哈哈哈!”
  纳什老师似乎叶冬青本人更加高兴,最近叶冬青更在意怎么赚到钱,其他事情都往后靠。

  别说人生理想、人生目标之类的空话,无数学生们苦苦追寻名校,最终还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然后过富足美满的生活,他完全可以跳过这个步骤,因此结果更加重要。
  不过,体验一回大学生活也不错,次苦于没钱错过了哈佛,这回没理由再拒绝入读,算是填补了一桩憾事。
  奖学金是指曼哈顿国际学的奖学金,公立不私立,最多发个几千美金,大风刮来的钱,能拿到手当然好,但成为学生代表为一帮高校友们做演讲?这种事在他看来有点傻。
  还没等叶冬青拒绝,纳什老师激动到要去告诉校长这件事,当场结束通话。

  三十五分,入学成绩固然重要,名校同样看重参加的社会活动、老师评价、家庭背景之类,他在这些方面没有优势,幸好自己创办淡水基金和FB的举动,应该能添加不少印象分。
  总而言之,不用愁学的事了,等到招生季来临,把申请资料送去好。
  找来忙碌的劳拉,对她分享这个好消息,劳拉没空搭理叶冬青,眼睛里闪动着绿油油的美钞光芒,她一早已经拿到十万美金投资,兴奋于赚到了钱。
  叶冬青才高,她也是,半天赚到一千多美金,怎么可能不激动。
  好吧,一句恭喜打发了自己老板,劳拉继续忙着跟潜在投资者谈交易,对方一身貂毛大衣,貌似挺有钱的样子。
  最近身后多出位小拖油瓶,幸好赵琉璃不是活泼性格,待在房车里用随身听播放故事,她听得津津有味,除非要厕所,不然一句话都不说。
  对眼睛失明的赵琉璃来说,可能这是幸福了,有人照顾,视力很可能恢复,还有童话故事可以听……
  老样子。
  请了别人帮忙发传单,遇到感兴趣的潜在投资者,对他们介绍理财产品。
  不能用刀架在对方脖子让他们买,所以推销口才很重要,考虑到某些同胞英语不行,专门找来三位愿意兼职的推销员,能够拿到百分之一的提成,还有一百六十美金的保底。
  这三位先把自家亲戚叫了过来,又去联系邻居好友,原先傻等用户门容易得多,彼此认识,所以也愿意购买,叶冬青知道后,脑海里有了些灵感,正在考虑要不要多发展些推销员。
  假设每位推销员认识一百位潜在投资者,成功拉到二十名客户,然后再让那二十名客户帮忙去拉人,给予一定的分红提高回报,如提高到百分之八,在他想来应该有市场。
  如果叶冬青知道“传销”这个词,会明白自己的想法挺危险,不同点在于一个是骗子,一个有着实打实的业绩支撑……

  美国官方九月时候,对外宣称人均月收入突破三千美金,然而考虑到“人均”这个词背后的含义,实际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这个数字。
  月收入三千美金,按照八个点的高利率计算,往淡水基金存入四十五万美金,差不多能实现。要是存入十万美金,月利息能达到六百美金出头,不算低了。
  存在银行的利息只有区区四分之一,而购买股票、普通基金等产品,又意味着风险极大,一不小心血本无归。
  通过对,淡水基金的理财产品优势明显。除了公司不知名,让投资者们不放心这个缺点之外,几乎挑不出其他毛病。
  直到目前为止,愿意尝试投资的客户人数不多,哪怕同意投资,数额大多也在五千到两万美元之间。意味着扩张步伐还是太慢,资金总量增长幅度慢慢悠悠,很难让叶冬青满意。
  如前段时间,白白错过一次发财的好机会,接下来想要入手那些股票,成本会之前高出一截。
  没赚到钱意味着损失,于是叶冬青再次加快速度,趁着周末出来捞钱,如今拿到的每一美分,都能在以后为他带来利润,而且越早拿到越好。
  员工们只需要完成任务,身为公司老板,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他必须考虑更多。
  扩招业务员的想法在他脑袋产生后,迅速扎根生长,开始考虑起真正实施起来后的危害与好处,当前淡水基金只有十多名员工,平时足够了,但想要迅速扩张,这个数字根本不够。
  招聘临时员工,给予他们利益,像保险公司的推销员们那样,一个个发展下线,将亲朋好友全部笼括在内,那才是最快速的扩张模式。
  不仅只有华人,覆盖的人群可以遍布全美,那才是真正的大手笔。
  整个环节,推销员赚到钱、客户们赚到钱、叶冬青则会拿到利润大头,在不担心投资失败的前提下,绝对是种扩张捷径。
  想到这些后,思路豁然开朗。

  这不是随意能开展的事,如同先前所说,还需要避开监管机构的视线,确保哪怕出现问题,也能将自己成功摘出去。
  叶冬青明白,肯定不能着急去实施,必须得先考虑清楚,想出一套完善的可实施方案,在争取将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绕过可能触碰的制度规范问题……
  存在于他脑海的想法,很大,大到让叶冬青都觉得棘手。
  他不担心无法用客户本金赚到更多钱,更担心手里没有可操作投资的本金,哪怕得到一百亿美金,每年利息充其量也七亿美金左右,只要不出意外,没道理赚不回来。

  如此较,眼下的街头推广活动,顿时成了小打小闹,最终决定先在国城这边试试,效果好的话再想办法推广。
  于是,第一时间赶去某家小印店,让人设计制作几张招聘广告,没什么特别的要求,五官端正、口才流利行,高学历的还能优先录取。
  傻子才会用自己的工作做这种事,他还需要一家皮包公司作为幌子,这样更容易将自己从摘出去,最不济也能减少一些影响。
  心里有一杆天平,无非是值不值得的问题,叶冬青认为可以冒一次险。
  随便想个名字,定为“黄金岛理财公司”,将会用来对淡水基金进行输血。淡水基金拥有合法的金融牌照,算不非法集资,只是操作违规了,向客户做出无法保证的回报率允诺,容易出现不可控风险。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