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和尚的清苦生活》
第31节

作者: 复苏
收藏本书TXT下载
  去年,天年不但没有什么异常,反而是出的好,简直可以称得风调雨顺的。村里家家户户都多收了些粮食,养得鸡鸭和猪也都肥肥壮壮的,一年下来,倒是往些年多了些收入。
  陈继兴的话倒是极大地鼓舞了叶氏,陈继兴说得对,自己的女儿刚落了水,叶枫便巧合地出现了,还救了她一命。兴许自己的大丫头落了难,被花子拐了,也许有另一个叶枫救了她呢。
  而叶枫以后跟自己一家人住在一起,会不会也如娘家那边的传言一样,为她和陈继兴带来好运,为这个家庭招来一个小子?
  也许啊,再过几个月,他们不仅能见到大女儿,还能添丁发财呢。
  想到这里,叶氏的心情忽然好了许多,反握了陈继兴的手,把头枕在他的怀里,甜甜地睡了。

  不提叶氏和陈继兴这里因为认了一门转折亲而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叶枫这里也一样。
  躺在床,看着窗外依稀的月光,哪怕是确确实实已经认了亲,叶氏一家也欢迎了他在这个家暂时住下去,直到自己找到亲生爹娘。但他还是觉得这一切都恍然如梦,不像是真的。
  时间和缘分这两种东西,仿佛互为因果,配合得天衣无缝,于是谁也离不了谁,编织着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梦。
  拿他的经历来说,如果他早一日离开无名寺,那么后面的一切都会发生改变。他应该遇不刚刚被陈继兴从湖里救起来的千言,也成不了他们的救命恩人,更不可能躺在这个屋里这张床。

  而若是他早早地便能够从无名寺逃跑了,现在又会是在哪里?会不会已经找到了关于回家之路新的线索呢?
  躺在床,翻来覆去地想这些事情,叶枫忽然觉得自己还有些饿。然后,他便想到了叶氏为他准备的晚饭,那个自己没有舍得吃下去的馒头。
  晚饭的时候,叶氏很明显是给他准备了两个馒头的。这几天他吃得太少了,需要补一补,所以他自己也很想把那个馒头吃了。
  但是他转念又想了想,还是决定忍一忍,于是最后只吃一个馒头。这一年多来,在无名寺每日只吃两顿稀粥都能过,现在一日三餐,还有了馒头,为什么不能过。
  更重要的是,自己现在是什么经济价值都不能为这个家庭创造,是名副其实的白吃白住。俗话说得好,半大小子,吃死老子,自己眼看着要到这个年龄了。
  若是叶氏往后再生下一两个孩子,这个家的经济状况该更捉襟见肘了。自己一顿少吃一个馒头,能省一点算一点,也算是一种变相的做贡献了。
  同时,叶枫还想到,虽然明日起叶氏一家便会对村民们说自己是她的远房弟弟,但是肯定会有人门来质疑的。毕竟,夫妻俩可没有在第一时间认出他来。
  也不知道这样会不会给这个家庭惹来麻烦。

  算了,若是三年内都找不到亲生父母,且不能创造任何经济价值,那么,他会主动离开的。
  树挪死,人挪活,只要不放弃,总归还是有希望的。
  虽然这些现实的想法让他感觉到很沉重,但是,这一夜,他不用再担心被野兽袭击,不用定时起来点燃柴堆驱赶野兽,也有了温暖的被子和舒适的被窝,叶枫睡得极其安稳。
  在梦里,他梦见自己找到了亲生父母,他们三人快乐地生活在一起,还送了好多礼物给叶氏和陈继兴。
  事实证明,叶枫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第二天早饭过后,便陆续有村民“路过”陈继兴家。
  只是,路过的时候,在经过门口的时候无不刻意放缓了脚步,一双眼睛直往院子里瞧。直到看了一圈看见站在鸡圈前面的叶枫,面便是一副“我知道会这样”的表情。
  有那更为直接的,更是打着招呼寒暄几句直接走进院子里来聊几句。
  当然,他们是不会承认自己前来是来质疑什么的,而是无一例外都打着“嘘寒问暖”的旗号。
  这个摸着千言的头问问她好些了没有,那个拉着她的手询问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弄得千言极其不自在,毕竟这么些年了,何曾见过他们对自己一家人和颜悦色过,更别说如此这般的“嘘寒问暖了”。
  千言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这事看怪怪的,而且弄得她不知所措,因找了个借口说要喂鸡,便一溜烟跑了,只和叶枫站在一起,坚决不靠近那几个婆娘。
  “这傻丫头,跑过来靠着自己干嘛,还不胜跑进屋子或者跑出去玩。毕竟,自己才是那个靶子。”叶枫心里暗道。靠着自己越近,越是逃不脱这些人问询的目光。
  他冷眼瞧着,这些人多半都是同一个目的,那是冲着他来的。要说是来看望千言的,他是绝对不信的,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带了礼物来的。
  虽说乡里乡亲的,没有必要那么见外,可是,既然是来看望病人的,哪怕是拿一个鸡蛋也是心意啊。
  叶氏更不会点破了,她乐得去看这样“其乐融融”的邻里关系。不过是陪着聊几句,并不会耽误她手的工夫:她正在纳鞋底。
  也这段时间稍微有点空闲,能够坐下来为家人做双布鞋。再过一段时间,又是收油菜,又是收小麦,又是种玉米的,根本没有喘气的机会。
  她家人少,劳动力更少,她和陈继兴,而地里的活又根本耽误不得。因此,她只能见缝插针地安排好一切家务事。若不是她今日也有自己的打算,才不会陪着这一群没事找事的婆娘闲话呢。
  其实,叶氏是在等,她隐约知道这些人来这里的真实目的。多年的邻里关系让她清楚地知道,总有人会沉不住气的。既然这样,自己只需陪着他们聊是了。
  她们若是能沉住气不问,自己也省得费一番口舌。若是忍不住问了,自有她得一番道理,反正她是决计不会也没有任何必要先去点破。
  陈继兴更不会主动说话了。
  占着院子的另一角,他轻柔地铺开早起时劈好的细细柔柔的竹条子,准备给毛大夫编几个精致的鱼篓子。这毛大夫昨日走得急匆匆的,据说是去了外地,接了一个什么瘫痪病人的护理工作,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回来了。
  不过,这鱼篓还是得编,毕竟也这会儿有点空闲。

  东家长西家短聊了一阵,查五婶果然有些沉不住气了。在与几个女人递眼色交流无果的情况下,率先向叶氏说道:“千言她娘,你纳得这鞋底真不错,能不能教教我?”
  其他几个女人先是听查五婶开口,心里一阵激动。一听内容,又有些失望,颇有些不屑地看了看她。
  说完,查五婶也不顾其他女人不屑的目光,摸了摸头,这才接着道:“我这手笨,估摸着也是学不会的,要不,你这双鞋底纳好后送给我怎么样?我看你这里的布壳还多,再做几双也是够的。而且这尺寸,我瞧着跟我男人的尺码竟是一样的。”
  查五婶说的倒是真的,她的手粗笨不已,做不了这样细致的活。别的妇人的手指都是细长细长的,偏偏她的十个手指头倒像是肥肥的短香肠一般。且陈继兴双脚的尺码,的确是和陈五是一样的。
  当然,这些都是借口,不过是因为在娘家做姑娘的时候懒,不愿意学罢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