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女到中年婚姻危机,半生的奋斗却变成了三无女人》
第54节作者:
无悔的青春 最后一天是放生仪轨还有晚上的送河灯,这也是新鲜项目,以前的居士们都没接触过的。上午的事情忙完了,到河边放生回来之后,我疲惫的回到寮房,脱了海青要休息了。两个外地的居士走了进来,问我身上的海青哪里能买得到?还把钱直接交给了我,让我代劳。我想了想,现在有寺院了,有流通处了,如果流通处里没有的话,那就只能麻烦正德师父出门的时候代为留意,进几件吧!正德师父看到了我的黑眼圈儿和摇摇欲坠的样子,说道:“过两天我出门,把尺寸给我就行了,钱你先收着吧!这是安神药,你吃了赶紧去睡吧!下午可以晚一点儿再开始。”,说着从贴身的衣兜里拿出个小瓶子,倒出几粒小小的药丸给了我。看着其他居士们那羡慕的眼神,我知道这肯定又是正德师父的什么独家灵丹妙药,所以他的徒弟们才这么看重。密宗和其他宗派有着不一样的神秘之处,就在于他的咒子之广泛和加持物品之神奇!说穿了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人和其他物品都一样,也是宇宙中的一个部分。既然也是一部分就有同样的属性,这就是自然大宇宙、人体小宇宙,秉承一体有相同的磁场和能量场的变化。所以食物的五行能够补充人体的能量,药物可以治疗身体上的疾病,甚至思想可以改变身体的磁场与电场,是利用了整个宇宙中地水火风四大相生相克的原理罢了。
第六十五节,佛法就是快乐的过日子
说得太多就深奥了,佛说空法,就是说宇宙之间的一切万物是由一念心意识而来的,转空为色尘,积聚无量业力为一身,是为“命运”。命运其实就是自己造作的因果,所谓强者先牵,随着自己业力最强的那一念先来受报,你的因就这样注定了,果则如影随形,跑到天涯海角也躲它不过。但是缘可以改变命运,当你遇到善恶境界的时候,取舍尽在你一念心!如果你选择了善,那么就好像给善业的种子浇了水施了肥、除了草、捉了虫又晒了太阳,善业成熟,你得到的就是好报,反之亦然。佛说色法,就是说因缘假合、无有真我,汇色归空、空亦不生,无人无我,所有的一切都不出本心。
原来的渡和尚教给我的是道理,正德师父教给我的是如何圆融道理去做事,理事圆融才能付诸行动,不会错失因缘。佛法如同大海,越是靠近它你就越会发现海的博大和深不可测。佛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非是为了根治众生八万四千种习气毛病,应病与药,这是佛法的慈悲啊!禅门中常说: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这就是修道。翻译过来是这样讲的,当你不执着色或空的两边,当下就是回归自性菩提!色和空都是心性海洋里幻起的浪花,所以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在佛门当中,任何一件事都是我们的助道缘,只为考验我们的心性,是矣该吃吃、该睡睡,烦恼个啥?事儿来了就去做,做完了就放下,纠缠个啥?不要闲着没事儿打妄想,顺其自然无牵无挂。
躺着想了这么多,眼皮还是沉下来了,我终于睡着了,睡得很香甜。打板儿上殿的时候,我醒了,穿戴整齐精神抖擞的出来了,正德师父看到重新有了精气神儿的我,微笑了。晚上的河灯要坐车到河边,做完仪式之后,再坐车返回到寺院里去。很多居士看到了山下灯火绚烂的家,想起了多日不见的家人,顾不得法会还没结束,做完了放河灯仪式就直接回家去了。车来了,正德师父站在车门前问我和丽萍:“你们回去吗?”,我毫不犹豫坚决地摇着头坐上了回寺院的车,丽萍也跟着回来了。一件事,要么不做,要么做完整,还没回大殿结束,怎么就可以半路走掉了呢?
这一次为期一周的法会,让我和正德师父对彼此都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师父的行事周密圆融、照顾人细心慈悲,还有他的渊博的学识和脚踏实地的修行我都见识到了,我的正直善良大公无私,良好的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师父也看到了,最重要的是我很忠于职守,很敬业很忘我,这不是一般的居士能做到的,在我的身上正德师父感受到的是一种人格的力量和修道人的良好潜质。这是个可造之材,正德师父已经在心里给我下了定义。
菩提寺成了我的第二个家,三天两头就去报到,早晨去了晚上再回来,我在心里对自己说:我要坚持到把寺院建设完成,就可以休息了……正德师父很忙,忙着全国各地四处去讲法,结缘,化缘,来建这个寺院。整个夏天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小兴安岭上、卧龙山脚下的菩提寺,沐浴在一片五彩斑斓的秋光之中。
哥哥新承包的林子开始打松子了,爸爸被哥哥请去看松塔堆,那是在林场空旷的旧厂房里,只有爸爸自己在那里守着。我陪着妈妈去看爸爸,爸爸蹲在松子堆旁,拿一个小锤子在敲打松塔的外衣,砸开以后,那些棕黄色的卵月状的松子就暴露在了人们眼前!一层一层的躺在坚实的松塔皮里面,像是一颗颗受到保护的小珍珠。那些松子据说八粒就顶一个鸡蛋的营养,我可不管它有多营养,会不会吃过了量,反正从小儿就爱吃,一吃就是一大堆!爸爸看到了我和妈妈很开心,站起来陪着我们母女到屋子里去喝茶水。也许是好久没看到人了,不爱言语的爸爸破天荒的跟我说了很多话,小时候的往事啊,爷爷的信佛啊,爸爸和大伯父念过的咒语啊……我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的家族是个信佛的世家!妈妈嗔怪的看着爸爸,说道:“老李头儿,这些你咋没跟我提起过呢?”,爸爸嘿嘿的笑了:“你也没问过呀?这不是娟子信佛了嘛,我才想起来的。”,看着爸爸妈妈互相开玩笑,我觉得很快乐,悄悄地拿着小锤子,溜到外面去看松塔堆了。那些松鼠啊、乌鸦啊,总是来偷吃,需要拿着一根长长的杆子赶走它们才行,若是被哥哥看到了,会拿气枪打它们的。
正德师父还是一如既往的那么忙,偶而回来会把我们山下的居士们叫上来聚聚,聊聊这个阶段的进步,还有寺院里需要做的工作。山下的居士们心里有寺院,春天来帮忙种地,秋天帮忙来收成,冬天来帮忙到山上拉烧柴……那年八月十五的篝火晚会,大家开心的不得了,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离家千里的居士们常年的待在山上也寂寞,用她们喜欢的方式来讲经说法,收到的效果非常显著:因为她觉得你带给了她从没有过的欢乐和解脱,从而乐于接受你的教化。山上长住的都是老人家,讲太深的东西并不适合,寓教于乐,才是凝聚人心的方法。毕竟我们这些年轻的有家庭的拖累,不能总去,山上的常住们都是老弱病残,师父回来了,还要开车带她们下来洗澡,买日用品,要不然就是我们上去捎去。正德师父为了给骨质疏松的老居士们补钙,居然还学会了打针!我听说,师父还和老居士们帮山上的木耳农摘过木耳,原因是,一天二十块钱。寺院不是国家供养,但是应该也不至于惨到这个程度,我猜,这是正德师父在给山下的居士们示现菩萨道的精神。因为那几天接连下雨,木耳像疯了似的往外冒,木耳农正为找不到人摘木耳发愁,菩提寺的当家师父和常住们就来了!——你需要我吗?我在这里!
第六十六节,融合
没多久,我妈妈过生日了,哥哥新在饭店里大摆筵席,请了很多的朋友参加,爸爸也得在场才行。反正我是个吃素的,就主动和爸爸对换位置,我去看着松塔堆,爸爸回来吃宴席。逸飞和赵鹏被哥哥嫂子请去了,我就更没有后顾之忧了。自己坐在空旷的院子里,拿根长竹竿,跟鸟雀们笑呵呵的说话。那些看起来无知无识的畜生,也能看得出来人类对它们的善意,鸟雀们并不害怕我的存在,反而故意落得很近,在我的附近跳来跳去……离远一点看,一个穿的很朴素的女人,身边围着一群鸟雀,像是在开会的样子,倒也是一副颇为祥和的画面!现在的我,心已经离开世俗的东西很远了,只是人还留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过着平淡平凡的生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