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女到中年婚姻危机,半生的奋斗却变成了三无女人》
第50节

作者: 无悔的青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跟着妈妈来到厨房,一边摘菜一边问:“妈,这是啥时候的事儿啊?”“我问你哥了,他说没和菊离婚的时候小晶就对他有意思,不过你哥没答应;这回离了,就顺水推舟了。”妈妈平淡的回答说。“哦,那么说两个人互相还比较了解,她知道丽丽还在上学吧?”,我又问,妈妈说:“知道,那不买的运动服嘛!就是咱们家那孩子,不咋喜欢晶。”,我笑了:“妈,这是必然的,谁会喜欢后妈呀?慢慢相处就好了。您没事儿多经管一下丽丽,我觉得这孩子心事儿重!”,妈说:“嗯,我也觉得是。”。娘俩把米饭蒸到锅里插上电,在蒸屉里清蒸了一条鱼,炖了一个排骨豆角儿,我又拌了一个凉菜,切了一个哈尔滨红肠的拼盘。吃饭的时候,小晶吃的很少,我纳闷:看着那身体不该吃的那么少啊?饭后小晶点燃了一颗烟,吸了起来。我和妈妈对视一眼没说什么,但是这是李家唯一一位会吸烟的女人。

  哥哥能把她带回家里来,基本上就定性了,我和妈妈只能慢慢的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哥哥说,他投资了承包林子的项目,和一个朋友合伙儿包的,秋后收了松子卖了钱,二一添作五,一人儿一半儿。还说,那个朋友家里有个楼空着,让他们搬去住呢!妈妈不置可否,儿子快四十岁了,自己的事情当然是自己做主啦!我也觉得安慰,有了晶的照顾,毕竟比哥哥一个人痛苦着要强得多。小晶很聪明,她看出来了我在家里也是一个能左右她地位的人,因此对我的事情也很上心,跟妈妈打听了我的生日,她暗暗的记在了心里。相比较哥哥新的变化,弟弟民倒是相安无事,一家人在河北边上的三角线那个地方,买了一个房子,过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日子,倒也其乐融融。

  自从那次小刚打架被攮之后,伤愈出院,小刚提着四盒礼儿来看我这个大姐,说若不是我救了他,他的人这会儿只怕早就没了。我不以为意:“小刚啊,别说你是我弟弟了,就是咱家谁也不能看着这事儿不管的,你也别总放在心上!”,但小刚还是对我满怀感激、念念不忘,没事儿就过来看看我们娘俩,帮着干点啥活儿。我把发廊关了那个时候,小刚也结了婚,媳妇儿挺俊俏的,叫小美;小秀也和一个单位的小刘结了婚,可是小刘脾气不好,爱喝酒,喝多了酒就打媳妇儿,小秀一不动就往娘家跑。后来,老姨一家带着儿子儿媳妇搬去了河南省,做点儿小生意,小秀结了婚跟不去就留了下来。可是两口子还是三天两头儿就打仗,小秀没地方去就到我家来躲着,看着妹妹手腕上的大伤疤,头顶上还在流血的口子,我是打心眼儿里心疼,气得我一宿一宿的睡不着觉!可人家是夫妻,没有隔夜仇,小刘一来小秀就跟着回去了,咱只能劝,不能说别的。

  再后来,那个小刘总喝酒喝到尿床,什么也干不了了,小秀一狠心跟他离了婚,带着孩子去河南省投奔父母去了。小秀走了之后,小刘也自觉到自己的行为不咋地,拆散了一家人,精神上出了点儿问题,把做木耳菌的酒精喝了,抢救不及时死了。从那以后,我就多了一个任务,在我家的超拔疏上要写上小刘的名字,就填在六亲眷属的下面:好歹也做过一回一家人,他还叫我大姐呀!
  第六十一节,泥土味儿的乡情
  这些年也不知怎么了,我没事儿的时候,总能想起那些不在身边的眷属,儿时的伙伴儿,心就好像是绵密的丝线,用记忆的银针在漫长的岁月里刺绣着或美好或悲伤的人生。在那些我得意或失意的日子里,我一样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留着反省和鞭策自己,自然而然的提醒自己,去做一个自己心目中的好人。这或许是在比较、筛选自己以往的行为,去芜存菁。
  我从小儿心目中的好人,就是包公那样大公无私的;像***总理那样为国为民的;再后来上了小学,就是**同志那样能够舍己为人的;慢慢的长大以后,还加上了爸爸、公公、姥姥这些普通人,为了自家的家庭也能为了周围的人,做一些事情的。和任何一个普通人的愿望一样,我希望自己的家庭和亲人们的家庭都平安幸福,周围的朋友们也能快快乐乐的生活,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就像我小时候那样,邻里之间保持着最古朴、最纯粹的友谊,哪怕是做了一顿酸菜馅儿的、缺油少肉的菜饺子,也会给自己的邻居端去一碗。那碗热气腾腾的乡里乡亲味儿,能叫你感动的热泪盈眶!谁家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事情,帮助邻居那就是在帮助自己,那种团结,比团结还深刻的东西,现在很少了……多了很多莫名其妙的东西,手机几乎普及了,再也不是那个打个电话要跑老远的时候了。可是,人和人的心,却好像隔了十万八千里,越来越难以琢磨了。商场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家族之间的金钱地位的明争暗斗,似乎把人性和亲情看得很淡,而那些无边的欲望倒是越来越重了。

  这些年我不断地接触着形形色色的人,和原来开发廊时不同的是,我不再用世间的道理去安慰人,而是用自己学习到的感悟到的佛法去安慰和劝解人,同时也在劝解自己: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和是非,需要我们时刻擦亮心灵的眼睛,心平气和的看待这个五彩缤纷光怪陆离的世界。
  越是研究经典,我越是发现了一个道理,佛法与世间法是融会贯通的,是在世间法之上加以整合和编辑的,就是让我们学会开解自己的心,不那么痛苦执着的去生活,从而使自己获得快乐和解脱。从这一点上来说,佛法没有任何神秘的地方,唯一不容易被我们接受的,是我们要减轻一些对世间物欲贪婪和执着。只要还是一个没证得罗汉果位的凡夫俗子,就离不开五欲六尘的侵扰,离不开人我是非的斗争,也就没离开痛苦!如是因则必然有如是果,都只是自作自受而已。命自我立,这是佛法唯一的主题,它就是因果定律,它就是色空一如,它就是真如佛性!诸恶不做,众善奉行,是诸佛教。

  日期:2019-09-09 18:1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