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女到中年婚姻危机,半生的奋斗却变成了三无女人》
第43节作者:
无悔的青春 是啊,我们咋没想到呢?这个建议马上得到了大家一致支持,大家委托大王姐和我来完成这个任务,大王姐起草了一份申请,拿来和我商量,看看还是否需要加点啥?我认真地想了想,觉得应该把当地居士的人数和发展情况,以及邻近县市的寺院情况说一说。新街区人口不少,信佛的人很多却没有一个固定的道场;上下两边的林业局各有四、五个区,都没有寺院和居士林。而新街区正是地处中间且交通方便,此是一;第二呢,新街区是个旅游城市,多一个念佛堂或居士林呢,也可以带动部分旅游业,既保证了安定团结又能发展经济,于公于私,都是极好的。大王姐觉得这个说法好,结合了当地的现实,就让我按照这个意思写出来,哪里不合适了我们姐俩再修改。
一连几天,我写了改、改了再写,右手执笔的地方都磨出了硬疙瘩,写过了二十多遍以后,才满意了,拿给大家看。全体通过之后,寄出去了。可是这封寄托了太多人希望的信就好像泥牛入海一样,始终没有任何的消息回馈。我和大王姐不甘心,又写了两次邮寄了出去,依然石沉大海,杳无音讯。
新街区的居士们,每个初一、十五都到孙娘家去,自发组织念《金刚经》和《地藏菩萨本愿经》。我负责写吉祥疏和超拔疏,这都是渡和尚在的时候留下来的,也只有我会这些。每个人都从家里带一些吃的东西来,孙娘每次都是把自己的退休金毫不吝惜地拿出来买菜买水果,给我们熬大碴子粥,蒸带糖的花卷和馒头,炸土豆块儿,弄好多好多好吃的,大家集体过一天快乐的佛化生活!每一次都是和节日一样,非常热闹的,居士们善良淳朴,和世俗的人有很大的区别,很多事情在我们的眼里不那么重要,只有心灵的安宁才是最可贵的。凭心做事、凭心做人,是新街区的居士们一贯的作风。在孙娘的带领下,新街区的居士们很快乐的学着佛,还把临近林业局的居士们也招引来了,新街区,俨然成了小道场,在山市出名了。大家都知道新街区居士是全才,能文能武,会唱会念,自己就把自己的吉祥和超拔都做了。
这本是出家人的事情,奈何这里没寺院啊?就成了居士的事情了。但是,毕竟每个人都有家庭,都有自己的家务事,工作也要不耽误、生活也要不耽误,不能因为自己有了信仰就不过日子了,把家里弄得人仰马翻吧?我把怎样写吉祥疏和超拔疏的事情教给了老聂,让他们各个儿都会做,以后缺了谁,集体的事情不会断流儿,谁有事不去都没关系。这个小小的集体是相当团结和睦的,只是没有自己的合法道场,老是一大群人待在孙娘家里,是很不方便的,片儿警又来了好几次,不让我们“非法聚会”了。
冬去春来,燕子呢呢喃喃的在柳叶儿间穿梭着,晴朗的天空里漂浮着大朵大朵的白云,像蘑菇,像莲花儿,倏忽间又变成别的什么了。我听在街上卖杂货的丽萍说,新街区来了一个和尚,个子很高,“听说要建庙呢!”,丽萍说道,“是吗?”,我听到了这个消息很兴奋,同时又很好奇:“什么样的人啊,你见过吗?”“没有见过正脸,只看见一个背影儿,个子挺高的。”,我心里有点失望,什么样的人呢?建寺院也要分几种原因的,真的是为了弘扬佛法,这样的人建寺院当然应该义不容辞的去帮忙;要是拿着建寺院做幌子、开个旅游道场敛财的,那就对不起了,本居士恕不奉陪!
第五十三节,神龙乍现
道场在心里,安居在家也一样修学佛法,建寺院是为了方便接引众生,让他们见佛欢喜、闻法离苦,种下善根福田。虽然说在家也可以修行,但那毕竟是自己管自己,没有顾及更多人的苦辣酸甜。自了汉是小乘人行径,有了因缘还是应该发个大心,“因地不真,果招衍曲”,想成就无上佛道,必须学习菩萨的精神心存众生,广行六度才可以。这个道理我很清楚,一切随缘吧!没来的不想,来的接着,因缘成熟,自然一切水到渠成。
我在妈妈家的院子里晾着刚洗好的衣裳,偶然间抬头,看到了东边的天空,那朵白云好像一条白色的龙,头尾具足。我心里一动:前几天在街上和丽萍说,那位来建寺院的和尚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次是……?正在想着,老聂来了,离老远就大声喊:“娟儿,我就知道你在这儿呢,嘿嘿嘿嘿!”,我笑了:“聂大哥这嗓门儿可真豁亮,离老远就听到了,哈哈哈!”老聂哈哈大笑:“我来给你报个喜讯……”,没等老聂说完,我调皮的接上一句:“和尚召见!是也不是?”“哎?你咋知道哇?我还没说捏额!”“那到底是不是啊?”“是,嘿嘿,是这么回事儿……”。老聂说,昨天新街区区长委派宗教组下来调查,把信佛的人都登记在了一个本子上头,叫找几个代表,今天下午去宾馆见那位和尚。哦,政府出面了,看来这次建寺院是真的喽?但是,会建一个什么样的寺院呢?我把东西放下了,和妈妈打了一声招呼,对着镜子整理一下凌乱的头发,跟着老聂走了。
小镇的春天很美,虽然已经是春末夏初了,迟来的北国风光依然是莺歌燕舞、柳绿花儿红的。街上行人匆匆,一年之计在于春,都在忙碌着,期望着这一年能比去年好。宾馆是新街区的‘五星级’接待外宾和上面来考察的官员的地方,和招待所儿、旅店绝对是不一样的,里面的陈设考究,不是一般人儿能住进来的。我因此对这位和尚的身份很好奇,好奇的不仅是我一个人,来了的居士们都很好奇:什么人这么大神通啊?能在这里建寺院,他首先得有建寺院的批文,还得有政府的支持,最后一条儿是他自己要拥有很多人脉和财源,这三者缺一不可。
老聂神神秘秘的说:“听说啊,区长是他姐夫也不是表哥!那批文啊听说还是区长帮着弄下来的呐!”“是吗?那这回没人拦着咱们了,太好了!”。大家高兴了,可是我却担心了,这可真的要好好考察一下,这位和尚到底是什么来路,再决定帮是不帮。等了一个多小时了,还是不见这位法师的身影,有几个居士开始小声的嘀咕了。我在心里默默的背诵大悲咒和《普门品》,对虚空中无形的自性佛菩萨发愿:若是他和我们有缘,是位正修行的僧人,就让我们今天见到他;若不是个正修行的人,就不让他见到我们。第五遍念诵完了,忽然有人喊了一声:“来了!”。
宾馆的大门处,飘飘然的走进来一位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僧人,旁边跟着区政府的官员,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说着话。那位僧人的话语不徐不疾,嗓音洪亮清雅,能听得出是常年诵经念佛的结果。走路的姿势轻盈飘逸,说明他经常禅坐,嗯,我对这位僧人的第一印象不错。“来半天了吧?让你们久等了!我和这位张秘书踏查地形去了。”,师父一边解释着一边看着这些居士们,微微的风吹起了我的裙角,我这才想起来我又是穿着裙子来的,急忙用手按住裙角,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个细小的动作落在了师父的眼里,他微微一笑:“都跟我进来吧!”。大家鱼贯的跟着这位法师进了走廊,二楼他的房间,房间里只有一个实木的大衣柜和一张实木的大床,在客厅里,摆了一圈儿实木沙发和一个实木茶几,茶几上摆着水果和茶具;另外在屋里的另一边摆着一张很大的办公桌,上面是一部笔记本电脑,对着办公桌是一张藤椅。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