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腾达》
第12节

作者: 蟆哈
收藏本书TXT下载
  哪知铜板落地后,又旋转了好一阵子,“铛”的一声倒地,正面朝上!
  “娘,奶奶,快看,老祖宗答应了——”龚昌遇见铜板按照他的意愿落地了,欣喜若狂地叫道。
  “是吗?”两个大人借着昏暗的油灯亮光,睁大眼睛一看,果然铜板的正面是朝上的,天意如此,也不好再说什么。
  戴氏拉着昌遇的手,让他起身:“既然老祖宗都准许了,你就别上学好了,快去洗洗手吧。”
  “嗯。”昌遇撸起裤脚,看了一下膝盖上被瓷片扎了的伤口,毫不在意,飞奔去竹水管边,急急匆匆洗了一把脸,回到了餐桌边,一看是他最喜欢的泥鳅炒辣椒加芫荽,禁不住用手抓了一条,丢进了嘴里:“娘,这泥鳅好吃得不得了,怎么吃不嫌腻。”
  “儿子,你手上还在滴水呢,去拿块毛巾擦干。”刘氏笑道。
  “不去了,我都饿坏了……”昌遇甩了甩手上的水,迫不及待拿起筷子,突然发现碗中并没有米饭,问道,“娘,是不是家中没有米了?”
  “只有一点点米了,所以今晚只能喝粥了……”刘氏转过脸去用衣角擦擦脸,不想让儿子看到她眼中的泪水。
  “喝粥也没有关系,有总比没有强。”昌遇拿着碗,走到鼎罐边舀起粥来,捧着第一碗送到奶奶身边:“奶奶,这是您的。”
  “我小孙子好乖哦。”祖母笑盈盈地说。
  “奶奶,我不乖,不好好念书,惹娘生气了。”龚昌遇将另一碗粥给了刘氏,“娘,这是您的。”

  “孩子,娘打你都是为你好,打在你身上,疼在娘心口。”刘氏说, “玉不琢不成器。”
  “嗯,我知道了。”最后他才给自己添了小半碗粥,回到座位上,一下子喝了个底朝天,一边舔着碗一边说:“娘,明天一大早,我想去姑妈家里一趟。”
  “你要去干什么?”刘氏问道。
  “向姑父借银子买米啊。”昌遇放下了碗。
  “还是不要去了,这些年他们没有少给我们钱粮,欠的人情终归要还的。”刘氏叹气道,“谁让你爹死得太早了,哎……”
  “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姑妈有恩与龚家,您一笔笔记好,等有朝一日我有钱了,我会十倍奉还的。”昌遇捶了捶自己的胸部。

  “孩子,你有所不知,你姑妈嫁到塘尾冲快十年了,还没有生出来一个儿子,她的日子也不好过啊。”戴氏夹了一点盐菜,放进了粥中搅拌均匀。
  “那我给姑妈做儿子好啦。”昌遇咧嘴笑了。
  “你姑父有这么一个想法,跟我说过好几次,我都没有答应。”戴氏皱起眉头,“过继给祝家做儿子,绝对不可以,我只答应让老学做义子。”
  “娘,老学也不想念书,妹妹收了他为义子,说不定就会有生出来儿子的。”刘氏说。她对龚昌遇的教育心里是没有底了,早就萌生了将儿子送到妹夫家里去的想法了。

  “我记得启室在我家喝老学三朝酒的时候说过,如果老学寄养在祝家之后,你妹妹才会开怀(怀孕)的,而且一生就是连续四个儿子。”祖母戴氏微笑道。
  “娘,妹夫是个巫师,他说的话不足为信。不过他开口了,我们就让他了了心愿。明早我带着老学,去祝家专程说说这事。”刘氏说。
  “好吧。老学要是去了祝家,我想见你都难了。”戴氏停住了,摸了摸昌遇的脸蛋,将他搂在怀里,亲了又亲。
  “奶奶,您不用担心,如果我真是给姑父做了儿子,我就让姑父把你和娘接过去,一块住,不就天天可以见到我了吗?”昌遇依偎在祖母的怀中,看着祖母满是皱纹的脸,天真地说。

  “小孙子,你姑父心地善良,只怕是大少奶奶那一关难过。”戴氏说。
  “您是说银月婶婶吗?”昌遇问道。
  “嗯。她生了两个女儿,一定会阻挠你过继给祝家的。”戴氏应道。
  龚昌遇伸出一根手指头来:““奶奶,您多心了。我知道塘尾冲祝性一族有个雷打不动的传统,女儿是不允许在家中招婿继承家业的。”
  “你听谁说的?傻孩子。”戴氏笑道。
  “我听那些赌博猜大小的大人们讲的,他们有几个是塘尾冲来的,每次输光了都无所谓,说什么祝家大院的大少奶奶、二少奶奶生不出儿子来,家中的那些银子迟早是要充公的。”龚昌遇掏出来那枚铜钱,轻轻放在了祖母戴氏的手心里。
  祖母戴氏拿起那枚铜板,问道:“老学啊,奶奶考考你算术怎么样?”

  “没有问题。”龚昌遇自信地点点头,他算数还是很厉害的,尤其是心算。
  “一两黄金有多重?”戴氏说。
  “一两黄金是十钱,等于十两白银,可以兑换十贯铜钱。”龚昌遇应道。
  “那一两银子值多少铜钱?”戴氏绕着弯说。
  “一贯或者说一吊啊。道历皇帝初年,一两银子换钱一吊,也就是一千文。到了道历二十年,一两银子可以换到铜钱一千六七百文了。”龚昌遇不假思索地回答。
  “一两银子可以买多少粮食啊?”戴氏再问。

  “老师说清和帝国的粮价各地不一样,就以荆南郡宝城府为准,以谷子、高粱、玉米三种粮食计算,平均每仓石计一两银子。”龚昌遇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下,“一石等于一百所以一两银子可以买一百斤大米斤(古代实行十六两制,一斤为十六两)。”
  “嗯,没错。老学,奶奶再考你一个复杂点的,如果一斤猪肉是三文四厘一毫,三斤猪肉得多少文钱?”
  “十文二厘三毫。”祖母一说完,龚昌遇就算出了结果。
  “对。你能够算数,而且速度快,奶奶就放心了。”戴氏笑眯眯地说,“至少去做买卖,你不会被别人钻空子了。”
  “奶奶,我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一般人心算是很难算计过我的。”龚昌遇握紧了小拳头,心花怒放。
  “老学,做大买卖得和他人写合同的,你胸无点墨,咋办?”戴氏突然想到了这个棘手的问题。
  “不是有天元老弟吗?”
  “要是他不在你身边呢?”

  “这个……以后再说吧,到时我自有办法的。”龚昌遇挠挠头。
  “求人不如求己。你去了你姑父家里学武艺,空闲的时候要下点功夫多识字,肚子里墨水多,总有用得着的地方。”戴氏将那枚铜钱放回了昌遇的手中,“一个月一个正劳动力只能赚到两吊到三吊铜子,这年头有力气饿不死的。如果想赚大钱,就得有点真才实学。”
  “奶奶,孙儿记住了。”龚昌遇低着头,拥抱了一下了祖母,“明天我娘送我去姑父家,您在家里要保重哦。我会常回来看您的。”
  “老学,塘尾冲离我们不是很远,你要是想奶奶了,回来便是。”戴氏给昌遇整了整衣裳。
  “嗯。奶奶、娘,我去睡觉了啊,明天得早起,去姑父家里蹭早饭。”龚昌遇吐吐舌头,准备回房去歇息了。
  “娘,我们总不可能空着手进祝家大院,总得拿点什么东西去才行,拿什么好呢?”刘氏对婆婆戴氏道。
  “也是哦。我们炕上不是还有两只刚刚烘干了的野兔子吗?”戴氏应道。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