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9-06-03 09:19:04
小说解析:
小说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几个意象“世界”:雪国,小镇,森林,这些不同的意象“世界”分别代表着复杂的生命情境:家园,世俗,理想。
在作者看来,人的来源非常奇妙,他似乎来自一个鸿蒙飘渺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满了原始和单纯,充满了某种无可言说的神奇和神秘,而人最终又要复归到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很大,却很孤独,除了自我本身外,不会有别的任何事物,这是人来到世俗世界上常常感到孤独的源由。小说中那个雪国的少女就是人类孤独的具象体现,或者象征。人在起源的时候就有摆脱孤独的意愿,所以那个少女便将自己的灵魂化为人体,并幻化一个她想像中的人世间,让她的灵魂去与人相处。她的灵魂在人世间的具象就是少年杨光。不幸的是,杨光却是一个残疾人,无法自由地行走。因为缺少行动,便缺少了与人交往的条件,所以杨光从小就感到那无穷无尽的孤独,这种孤独感并不比在雪国的少女少。在此作者想说明的是,不管人有多么强烈的摆脱孤独的意愿,最终都是无法实现的。孤独永远伴随人类的出生,成长与死亡。
小镇是世俗的代表,也就是小说中所谓的人世间。这个人世间,是有着神的身份与力量的雪国少女幻化出来的。当杨光回到雪国的时候,也就是人世间消失的时候。在作者的意念里,这是整个世界的浓缩,是整个人生的浓缩。这个小镇有它的历史,伴随着这座大森林的历史。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以打猎为生。曾经那些猎手们演绎了无数悲壮的传奇经历,所有的传奇经历与大森林息息相关。但是小说中的时代已经开始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人们的生活非常平凡,生老病死,如草荣草枯,几乎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杨光就在这样一个非常世俗的世界里,与他的亲人和朋友生活在一起,体验着亲人的死亡。
森林一直是杨光的理想王国。相传这座森林是千年前一个叫绿姬的少女为了挽救小镇的水灾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化成的。小说中关于绿姬的传说,是整部小说的题眼,是整部小说中世俗化生活的浓缩,也是少年杨光整个人生的遥远时代的预演。在作者的意念里,绿姬就是杨光,杨光就是绿姬,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内心体验,他们的生命都如此孤独,最终无法拥有爱情。生命缺少爱情,正是生命孤独的最重要的表现。而杨光似乎比绿姬更为不幸,因为绿姬毕竟还有过一段美好的爱情,而杨光从始至终都不曾拥有过爱情。因为对绿姬的遥远神往,对大森林里父辈们的景仰,进入森林就成为了他的崇远梦想。森林是他完成生命最终使命的完美空间。他短短十七年,一直为着这个遥远的梦想而活着。
小说拥有一个神话般的外在轮廓,在这个轮廓下面包含着真实的人生世相。极优美的文字描绘着那些世俗小人物的悲喜命运。如淡淡的工笔,着墨不多,但浮雕深刻,让人感同身受。
小说最大的特点在于全篇的结构布局。如同一篇散文诗,相关的地方总是重复一句话:“那一刻,我听见雪落的声音…”这句话把全篇的情节线索很好地串联起来,并强烈地表达了少年杨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那些穿透性的情感。
小说通篇诗化性的语言让人感受文字之美。美丽的文字营造着一幅幅优美的意境图象。对于泉水的描写,对于雪国的描写,对于森林的描写,对于音乐的描写,对于大火的描写,无一不让人身临其境。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小说中的另一重要人物柳越的两篇脱口而出的诗文,更是加深了小说整体的诗歌意境。
关于柳越的两篇诗文,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集中表达了柳越和杨光两个人共同的关于生命孤独与绝望的思想。诗文中的“我”意蕴复杂,有时指柳越,有时指杨光,有时同时指两个人。这两人在生命内涵上有着惊人的共同点。所以作者在小说中特意安排了两个好朋友初次见面时那种震动的感觉。他们俩见面时仿佛看见了自己,虽然两人是如此不同。
这部小说数度修改,最是作者呕心沥血之作,包含了作者这么多年来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思索。我把它叫作“生命小说”。所谓生命小说,就是探索个体生命的起源,归宿,以及在生命历程中平凡却又带着某些传奇色彩的最具个体生命体验的小说。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