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好的故事。 可别演砸了…》
第17节作者:
老徐 “你觉得自己有学的天分吗?”
“…还行吧,至少我觉得我还可以…”
“我们说《三重门》,初、高…”
“不是,《三重门》的名字的是我看《礼记·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时候想的,当时取名是为了如何让书名显的有化一点,翻了《大学》、《庸》…”
“《大学》、《庸》…你都读过?”
“都看了几遍,我对能流传好几千年的学都很有兴趣。”
“有什么收获吗?”
“呃,写东西的时候,引用起来不会出错…”
“你最近还在写东西吗?”
“…在写,我每天都写啊,可以关注一下我的博客,每天固定更新一千字!”
“我是说小说!”
“…在构思,主角是我妹妹!”
“名字是什么呢?”
“这个保密吧,可能叫《小屁孩日常》或者其他的名字…”
“好,这边好几个观众在举手,来,请说!”
是那位‘土鸡变凤凰’:“我看过你的书,首先觉得十八岁的小伙子,写出这样的书,我觉得非常地不容易。但是我想说:你只有十八岁!也是说,从你真正地接触生活,可以从你懂事开始,你才接触生活也十年,你真的不担心自己思枯竭的一天吗?”
“不是很担心。”
“我想说,如果有一天,你写不出字了怎么办?你没有学历…”
“您放心,我算思枯竭,也饿不死!”
“你怎么这么肯定?”
“因为我爸有十几亿家产啊,养我一个,不成问题!”
想了想,又说了一句:“我不是土鸡变凤凰,我家挺有钱的,我奶奶是社科院院士,我爷爷是人学院士,我小姑是燕大物理系教授,我爸爸、我妈妈都是哈佛的毕业生,我说这个并不是想炫耀什么,我只是说你不了解我!”
主持人不说话了,那女的大概被噎了一下:“那你书香门第,为什么不去读大学?”
“…因为他们教不了我什么东西!”
换了一位观众:“我是宏志教学的教师,人才是个综合素质的人才。张俊生很聪明,但是他现在我认为是有点畸形发展,我认为没有全面发展,我希望呢,你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这么一个人才,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
“我怎么畸形了?”
张俊生无语的笑了笑…
“你七门功课不及格…”
“我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热爱人民,坚决拥护D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我没觉得自己畸形…”
“其实华国的教育制度是根植于儒家传统的科举体系和普鲁士式义务教育体制发生了化学反应,大部分用了很多时间学了很多自己也许一生也用不到的东西,普鲁士体系在设计之初并不是为了培养人才,德意志统一不需要多少人才,为数不多的一小部分够,这样的人才不太需要培养也不需要选拔,只要民族不灭亡,即使再困难也会出现。但普鲁士统一德意志需要很多能服兵役、能种田、能做工的劳动力,对这些大批量需要的“产品”首要要求是无条件的服从。”
“德国实现统一后并没有继续延续普鲁士的教育体系,因为那是权宜之计,但是,苏联教育体系继承和发扬了这套体制,试图走富国强兵之路。在某种程度奏效了,但时代的变化让十八世纪的方法无法完全适应20世纪的现实!”
“类似的制度在被引入华国时,也许当时的教育主管部门根本不解其真意,只是作为苏联老大哥的经验盲目学习。时至今日,这个体系已经远远落后于21世纪的现实。这也是为什么华国把自己五分之四的国民教育投入理工科,但是理工科依然没有几个能走到最前沿的人,因为这个教育体系根本不是用来培养人才的!”
“这是一个将大多数人变成国家需要的普通工人、农民、士兵的体系,它主要确保每个人都差不多,这样的人打起仗来可以作为耗材随意替换。但对个体来说,你的天赋很大概率会被浪费。”
“这是很适合华国目前情况,不管你们承不承认,华国目前是一个发展国家,我们需要大量的受过基础教育的工人确保整个工业体系的运转!”
“我不认为这有什么错,但是,对我不合适!”
“我坚持走自己的路,碍着谁了?”
“个月,居然有人说我花三千万败家,我花自己的钱,怎么败家了?你知道一套3D动漫设计被我引进来之后,可以创造多大的价值吗?”
“马,迪士尼或者康卡斯特会跟我的公司签约,华国自己出品的第一部3D动漫很快会登陆全世界的电影院,算不尊重我,也请你们注重一下华国动漫产业,我们在努力!”
总觉得这是个阴谋,央妈整这出大概是想批判一下张俊生。
毕竟最主流的社会思潮是学习!
他们没想到张俊生对华国的教育体系研究的这么精深,源来、弊端分析得一清二楚!
其实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更先进,有教无类,而且因材施教。
孔子说过: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尊重每一个孩子,发掘他的天赋,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和引导,这才是现代教育的精髓。
这里的核心是尊重,只有全社会都真正尊重自己的未来,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和一刀切的体系,才有希望回归到华传统教育的正途来…
当然,这期节目并不是讨论教育制度,而是借节目的名义,批判一下张俊生,所以,这段很有可能被剪掉…
主持人把话筒递给安少阳:“我也没觉得张俊生对社会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他自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当然,他不是一个可供学习或者参考的榜样,除了签售会,大部分时间,他并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他也很规避自己成为流行偶像,我知道的,有很多音乐公司想找他,签约他,开出的价码不低,但他没有同意…”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