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案之现场密码》
第8节

作者: zxq790915
收藏本书TXT下载
  “第六: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一个细节。303房间的球头锁朝外的锁头上没有血迹,而朝里的锁头上有血迹,而且血迹是呈擦拭状的,证明朝里的锁头,是手上沾染了血迹再去开门而留下的。这说明什么?我认为只有一个解释:死者被害的时候,房门是关闭的。嫌疑人进门前,手是干净的,所以外把手上没有沾染上血迹。作案后,他手上沾满了血迹,打开房门的时候,才在内门把手上留下了血迹。但这又解释不通了,这起案件,嫌疑人应该是准备充分,进来作了案之后就快速逃离了现场。而要做到快速作案离开,就一定不会关闭房门,嫌疑人进入房间以后,房门就应该是开启的。但这样一来的话,门的内侧门面和锁头上就都不会留有血迹。到底当时的门是开着还是关闭,两种分析很是有些矛盾,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

  杨成一口气说完这些,端起茶杯咕咚咕咚的喝了几口水,才说道“我的观点就是这些,大家帮我分析分析,至于作案动机,其他调查结果没出来之前,我不妄下结论。”

  日期:2019-06-04 17:26:31
  秋宇在杨成发言的时候,一直不停的记录着,等杨成说完,又在笔记本上几个地方,重重的画了几个问号,才抬起头来说道:“杨成说的这些大家都听懂了吧,你们是怎么想的?”
  一直没说话的张大鹏坐直了身子,看了看众人,说道:“我谈谈我的想法。”说完,深吸了一口气才又说道:“我觉得杨成说的很有道理,但是也可以解释。首先,嫌疑人逃离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的问题。现场的环境大家都看到了,整个旅社,进出人员非常的多,又是公共场合,并不具备提取灰尘足迹鉴定的条件。而是否遗留有血迹在嫌疑人身体上,我个人认为,应该有,但不会太多。特别是该案现场,虽然血迹很多,但应该都是嫌疑人逃离后才留下的。所以,血迹只沾染在了嫌疑人的上半身,鞋子上,特别是鞋底,就应该不会沾染上血迹。因此,逃离的时候就不可能在逃离路线上留下血迹。大家都认为死者是在床上遇害的,嫌疑人应该是作完案后立即逃离现场,我也赞同这个观点。结合这两点,嫌疑人就应该是在距离门最近的位置对死者进行攻击。案发当时,嫌疑人站在床尾,也就是最接近门边的位置,猛的将死者从床上拖过来攻击,攻击完后,迅速逃离了现场。如此一来,嫌疑人的鞋子上就肯定不会有血迹沾染了。”

  “还有,虽然说旅社晚上关闭大门,但每个楼道的拐角处,只有一道高一米五左右的矮墙,上面并没有用防盗栏之类的东西封死,高度也不是很高,嫌疑人从一楼到二楼之间的拐角处跳下逃离出去,也是很有可能的。”
  “至于死者穿衣睡觉这点,我个人觉得也有可能是死者自身的习惯。还有,现在是3月份,白天没什么,晚上还是比较冷的。而房间里只有一床很薄的被子,死者又没有多余的东西,穿衣而卧很有可能是因为冷,也有可能是因为身上有贵重物品。”他说完,看向陈志,问道:“陈志,尸体衣服包里检查过有什么东西么?”
  “检查过了,没有。”陈志回答道。
  日期:2019-06-04 18:30:54
  “那就可能是因为冷的关系。至于他为什么没有求救,我认为是死者自己耽搁了时间,到想要求救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死者在睡梦中被袭击,到发现自己前颈部受到了严重创伤的时候,心理上会有一个缓冲期,然后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自救。怎么自救,就是堵住自己的伤口。因此,他极有可能顺手拿起被子塞住创口,慌乱之下摔倒在了床边的地面上,伤口里的血迹大量的涌出,流在了床边,才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血泊。最后,他挣扎着想出去求救,才搬倒了电视机。当他来到门口的时候,身体内的血液已经所剩无几,于是,昏倒在了门口,最后也死在了门口。”

  “至于门锁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还需要继续进一步的勘查。也许门锁本身就是坏的,虽然里面是锁了,但是外面同样打得开。还有,里面的把手有擦拭状血迹的情况,我觉得还是得到现场做个试验,看看是不是门会自动关闭,还是因为窗子开着有风的原因?如果是被风吹了关起来的或者门会自己关闭,那这个也就能解释了。”
  张大鹏看了看秋宇,又看了看大家,说道:“我就说这些,没了。”

  “这里我觉得大鹏说的有些矛盾,我提一些我的看法。”杨成见他说完,又说道:“照你说的,死者伍德才睡觉不脱衣服,有可能是因为夜里冷的关系。现场挂着袜子的那扇窗子是开启的,既然他觉得冷的话,又为什么不关窗子?这很矛盾。所以,我认为,他穿着衣服睡觉,跟冷不冷,应该没有多大关系。”
  众人闻言,开始七嘴八舌的争论起来,气氛变得越来越活跃,连一些平常不爱说话的都各自提出了一些看法,会议室里不时传出争执的声音。
  日期:2019-06-04 20:09:24
  第七章:线索初会(一)
  “叮呤呤……”秋宇的手机急促的响了起来。

  “喂,彭队,有什么安排?”秋宇看了看来电显示,接起了电话。
  “过来开个会,各组的情况都出来了一些,我们先碰个头,后面的工作才好安排。”电话那边传来彭辉的声音。
  “嗯,什么时候?”
  “十分钟以后,大队会议室。”说完,彭辉便挂了电话。
  “这么急着开会干嘛,我靠。”秋宇撇了撇嘴,又抬起头来看着大家,说道:“一会儿我要过去开会,就先不讨论了,大家分析的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些东西缺乏一根线,你们再好好的琢磨琢磨。当然,现场还没看完,现在我先安排一下后续的工作,杨成你来组织开搞。”

  “现场这块,杨成你们先按照我刚才说的,把指纹处理了,把床上的物品清理一遍,然后,就按照大鹏说的,解决门的问题,另外,现场的血迹你们再过去好好研究研究。”
  “尸体这块,老曹不在,本来想等通知了家属过来办完手续直接解剖的,现在看来等不急了,你们三个法医都去殡仪馆,先把尸表处理了。尸体衣服上和身上的血迹要特别注意,尽量多拍照固定,衣服包里的东西也要特别留意,特别是纸张、照片之类的东西。还有,把手脚上的指甲和血都采了,回来以后连现场提取的血一起送支队检验。”
  秋宇站了起来,一边收起笔记本和茶杯,一边说道:“散会,抓紧点时间,但是千万别马虎,细致点。”说完,快步出了中队会议室。
  一根线?
  大家都知道秋宇所说的一根线是什么意思,任何案件得到的每一个线索和证据,都像破碎的玻璃碎片一样,需要这么一根线来将所有碎片穿起来,才能将碎片复原,也才能让所有证据形成锁链,也只有通过这根线,才能将整个案件的真相,真实的还原出来。

  这根线,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往往无比的艰难,没有对现场耐心细致的勘查,没有超强的逻辑思维,没有对整个案件现场成熟的把握,谁能拿得出这根线。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