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罪恶》
第32节

作者: 骁骑校卫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进了东门大门,第一家餐饮铺子就是高姐米线摊,顾名思义,老板娘是个女的,叫高俊玲,二十七八岁上下,生的人高马大,丰乳肥臀,干起活来风风火火,吵起架来地动山摇,人是直肠子,热情厚道,对刘昆仑尤其好,每次小刘兄弟来吃饭,高大姐手一抖,就多放了七八片牛肉,老马看了有意见非要同样待遇,高俊玲白眼一翻说:“人家小刘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你个老狗逼吃那么多干熊去!”

  最惬意的就是午后,吃饱了饭,用电热水壶烧一壶开水,把黄桃罐头瓶里的一级茉莉花茶泡上,坐在岗亭里的大躺椅上,把穿着三接头皮鞋的脚搁在铺着玻璃台板的办公桌上,任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看茶杯里袅袅的热气,听外面嘈杂的人声,回忆半年前的刀光剑影,会有种大隐隐于市的错觉。
  东门是金桥大市场的正门,保卫科把刘昆仑放在这儿倒也是歪打正着,十九岁的小刘精力体魄都在巅峰状态,身材相貌也比那帮歪瓜裂枣强得多,一身制服笔挺,自然能给顾客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大市场里扒手肆虐,丢了钱包手机的人往往先找刘昆仑报案。
  刘昆仑只是一个保卫人员,他没有执法权也没有侦察权,只能上报保卫科,市场方面倒是做了些事情,宣传科在墙上写了十几个“请看管好您的财物”字样,以作提醒,仅此而已。
  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们的钱包手机也越来越容易被盗了,大市场扒窃事件屡屡发生,一上午就能有十几起,熊科长可以视若无睹,但刘昆仑不能,他觉得这些小偷是在羞辱自己这身衣服。

  刘昆仑决定出手,他是懂规矩的人,在做事之前先找到熊科长汇报,保卫科长是单位里的实权人物,熊光明科长大多数时间都不在单位,而是在外面忙乎自己的一摊子事情,这天刘昆仑亲眼看到熊科长的捷达车开进来才去找他的。
  熊光明对刘昆仑这个新人印象深刻,知道他是个愣头青不要命的傻小子,但平时话很少,开会的时候闷不吭声的,也不大和同事们来往(喝酒赌钱),所以并不很瞧得上他,若不是陆刚的关系,他都懒得搭理。
  听刘昆仑说了要整肃市场内扒窃现象的建议,熊科长点了一支烟,深吸一口,徐徐吐出烟雾,开始教育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熊科长说:“小偷小摸,从古至今就没断过,公共场合嘛,肯定少不了偷东西的,这事儿神仙都杜绝不了。”
  旁边一个保卫干事拎着热水瓶过来,帮科长的不锈钢保温杯添满水,阴阳怪气帮衬了一句:“小偷也得吃饭啊。”
  刘昆仑看一眼他俩,再看看科里那些头顶着鞋底正在打牌的伙计们,一言不发就出去了,道不同不相为谋,和他们没啥好说的。
  回到东门岗亭,刘昆仑拿了一张近江晚报,找了一圈没找到合适的笔,于是去宣传科借记号笔,宣传科是机关派把持的部门,从来瞧不起刘昆仑这样的临时工,外来户,要搁在平时,一句话就给打发了,但是今天副科长*有雅兴,正在挥毫泼墨练大字,刘科以前是物资局宣传干事,会写一手美术字,但是书法就差点意思,他练的是最基础的颜体,写的正开心,就说:“毛笔你能用不?”
  宣传科的人听了都暗笑,刘科这是耍人玩呢,保卫科都是一介武夫,能写个屁的大字。
  没想到刘昆仑却把毛笔接了过来,把手上那张近江晚报铺开,躬身,悬腕,笔走龙蛇,刘科脸上带着戏谑的笑容,瞥了一眼,目光立刻被勾住,笑容僵硬冷却下来,其他科员也都凑过来看热闹,宣传科内一片寂静。
  刘昆仑写的字很见功力,每一笔都像是带着锋芒,锐利中又透着一股隽秀,刘科都看傻了,这小子的书法水平比自己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莫非上学时候在少年宫跟名师练过?
  “小谁,你在哪儿练的大字?”*问道。
  “在家门口练的,没事就写。”刘昆仑一边写一边回答。
  “看你这个水平,练的可不少啊,你父母很支持你学书法啊,这玩意光笔墨宣纸就得不少钱。”
  “不花钱,就用旧报纸和污水。”
  *没听懂,又问:“你说啥,污水?”
  “就是臭水沟里的黑水,那玩意比墨汁还浓,还臭。”刘昆仑写完了布告,将毛笔还给一脸懵逼的*,拿着墨迹未干的报纸走了。
  东门岗亭外面贴了一张用报纸毛笔书写的布告,内容如下:布告 即日起市场内严禁扒窃,违者后果自负!署名是东门岗亭刘昆仑,年月日。
  这地方是金桥大市场的正门,每天人流量数十万计,人来人往的都看到了这张奇葩布告,大家莞尔一笑之余,仅是感叹这人毛笔字写得不赖,内容没人当真,刘昆仑也不在乎这些人怎么看,他知道有些人是当真的。
  当真的人就是那些在大市场里扒窃为生的毛贼,他们和公交车上的扒手虽然不是一伙,但消息是互通的,知道刘昆仑是个尿性人,再加上小刘怒打切糕帮的光辉事迹,让他们不得不慎重对待此事。
  小偷们一致认为,让他们从此不在金桥大市场里“做生意”是万万不行的,一家老小总得吃饭吧。
  扒手在老大家里开会商量对策,他们一边打牌一边说话,背后的墙上挂着三幅画像,居中的是长裾大袖的古人,左边是个贼眉鼠眼的短打偷鸡贼,右边是民国打扮的劲装夜行人。

  墙上挂的都是小偷的祖师爷,这一行并没有标准认证体系,祖师爷也不统一,左边那个獐头鼠目的是水浒传里的鼓上蚤时迁,因为有梁山好汉的名头加持,所以被尊为小偷祖师爷,右边那个晚一点,是民国时期的飞贼燕子李三,身手不凡,轻功了得,还有同名的电视剧加持,所以也算是小偷家族中的翘楚,中央那个宽袍大袖的古人就了不得了,那是西汉时期的东方朔,因为三次潜入王母娘娘的蟠桃园盗窃仙桃,所以他一个文化人硬是被小偷们强行尊为名誉祖师爷。

  不肖子孙们之一,大市场里扒手的头儿,人称佛爷的家伙甩出一对2,骂道:“操,咱们这一行自古以来就是靠手艺吃饭,祖师爷赏的饭吃,再说了,人家熊科长还没说啥呢,哪轮得到他当家!”
  另一个叫猴子甩出四张8,说声炸,又道:“但是咱和这种疯狗也没必要计较,惹不起还躲不起么,不在他眼皮底下做事不就行了,大市场那么大地方那么多人,他一个人能看过来?”
  佛爷的一对二没有发挥出威力来,愠怒道:“也行,那得派个人随时盯着他,猴子你去。”
  刘昆仑并不是有勇无谋之辈,他贴出告示后没有立即行动,而是找马后炮借了一个望远镜,这具带皮盒子的62式军用望远镜还是老马退伍时从部队顺的,保养的很好,站在办公楼的天台上俯瞰下去,别说大市场了,就是火车站连同整个广场都尽收眼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