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罪恶》
第29节作者:
骁骑校卫 “等房租到期,咱就得搬出去了,这儿太贵,住不起。”刘沂蒙说,她匆匆去做饭,把剩米饭加了一个鸡蛋和两根火腿肠切碎的丁炒了,烧了一个紫菜汤。配上老干妈辣酱,就是一度丰盛的晚餐。
吃饭的时候,电视机里播报着近江新闻,我市公丨安丨机关近期破获一起重大制毒贩毒窝点,缴获制毒原料十七吨,*成品八吨,是有史以来省内破获的最大宗丨毒丨品案件。
镜头一转,屏幕上是韦康的遗像,然后是殡仪馆里丨警丨察们默哀致敬的场景,画外音说,在侦破过程中,一名刑警侦察员不幸牺牲,献出了年仅二十八岁的生命。
刘沂蒙无声地吃着饭,眼泪啪啪落在饭碗里,刘昆仑也吃不下去,他只觉得喉头发紧,想哭也哭不出来。
他的康哥没了,爱穿西装,把下摆撩在身后的双手叉腰的康哥死了,就死在自己的枪下,而且康哥一定是在弥留之际保护了自己,把责任推给了死鬼吴刚,要不然丨警丨察也不会把自己无罪开释。
“打听一下康哥的墓在哪里,明天去给他烧点纸。”刘昆仑说。
与此同时,近江市公丨安丨局五楼会议室里,会议正在进行,公丨安丨部禁毒局的领导和专家莅临近江,听取此案负责人,刑警支队副支队长詹树森介绍案情。
会议室里坐着的都是老公丨安丨,烟雾缭绕,烟灰缸里积的都快溢出来了,詹树森依然是不修边幅的风衣打扮,抽着烟侃侃而谈:“制毒工场配备东南亚流入的枪支弹药,包括重武器在内,在交通工具上也是采用了越野性能最强的奔驰G,丰田LC76,以及牧马人,他们的预案是在被警方发现后,依靠强大的火力和越野车强行突围,可谓嚣张到了极致,不过我们近江警方只用了一个侦察员带一个线人,就把这个场子给清了。”
专家们频频点头,做着笔录。
詹树森接着说:“在现场发现了大量制毒原料,和我们普遍认为的*原料*,*不同的是,他们使用的是苯基丙酮,以苯基丙酮作为前提材料,化学合成*,不需要*,这在国内应该还很罕见,我在制毒工场里发现了这个。”
他扬了扬手中的一本《精细化学品及中间体手册》。
专家们笑了,窃窃私语一阵,一名挂专业技术三级警监肩章的专家说:“用苯基丙酮也不是首例了,这种P2P法七十年代末就在美国出现过,当时的摩托黑帮用苯丙酮还原胺化制作*,称之为biker meth,在咱们国内也不算罕见,南方的刘招华就擅长这个。”
领导笑道:“可谓南有刘招华,北有张彦斌,这两个家伙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
詹树森说:“可惜张彦斌太狡猾,抓捕之前竟然让他从眼皮底下溜了,另外,为了破案,我们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
大家都沉默了。
次日,小雨下着下着就变成了雪花,刘昆仑姐弟俩在公墓的烈士陵园里找到了韦康的墓碑,这是一块平卧在地上的黑色花岗岩,韦康的名字以及生卒年月,寥寥几笔而已,显得墓碑上空旷寂寞。
刘沂蒙拿出一块白毛巾,把本来也不脏的墓碑擦试了一遍,刘昆仑把墓碑前大把的鲜花拿开,摆上酒菜祭奠,他点了三支烟,拿在手上鞠了三个躬,把烟插在草地上,静静看着它们燃完。
“康哥,逢年过节我都来看你,我们走了,你好好休息。”刘沂蒙收拾了东西,恋恋不舍的离开,刘昆仑始终没说话,他有千言万语,却堵在心里说不出。
接下来的日子,刘昆仑就干两件事,寻找他丢失的摩托车,打听老板和同事们的下落。
摩托车没找到,但敦皇的负面消息却是比比皆是,在市民的口中,敦皇变成了“毒皇”,据说苏容茂是贩毒制毒的幕后大老板,敦皇更是他豢养黑社会打手,窝藏黄赌毒的重要场所,警方查封敦皇,抓捕涉黑马仔,顺应了民意,为群众出了一口恶气。
苏家的别墅也被查封,苏晴和阿姨下落不明,刘昆仑像个疯子一般在城市里到处游逛,晚上回去吃了饭,睡一觉,第二天接着逛,整个人快速消瘦下去,直到元宵节后的第三天,一个穿风衣的家伙找到了他。
那个人开一辆黑色的普桑,在楼下把刘昆仑截住,让他上车,给他亮了一下证件,刘昆仑对丨警丨察毫无感觉,他冷冷道:“啥事?该交代的我都交代过了。”但对方一句话就让他改变了对抗的态度。
那人说:“韦康是我弟弟,你是韦康的弟弟,那么你也是我的弟弟,你跟我去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是公丨安丨局,穿风衣的人似乎很吃得开,他带着刘昆仑去填表拍照,办完这些手续后,他说:“十天之后你来拿身份证,从今往后,你就不是黑户了。”
刘昆仑热泪盈眶,并不是为自己结束黑户生涯,而是因为帮自己解决身份问题是康哥的承诺。
风衣男叫詹树森,身份显赫,是近江公丨安丨局所有刑警的头儿,刚扶正的支队长,他很有能量,说话算数,他不但帮刘昆仑解决了户口问题,还给他安排了一个不错的工作,在金桥大市场做管理员。
金桥大市场毗邻近江火车站和长途汽车总站,公交线路也有三四条,每天的人流量极其巨大,大市场原来是物资局的仓库,后来企业改制,做成了一个集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小商品大市场,再加上周边云集来的饮食摊贩,坐拥巨大的客流量,可谓日进斗金,就算是买冰糕的摊贩,一个夏天下来,也能有几十万的收入。
市场属于物资局下属三产,集体所有制性质,也算是个公家单位,职工一二百号人,工资奖金都比一般单位高,能进这里上班的,基本上都是关系户。
刘昆仑是自己过来的,他依照詹树森的嘱咐到市场办公室找副总经理陆刚,这是个三十来岁的干练男子,虽然是副总,却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同事们在一起办公,他亲自带刘昆仑到人事科办理入职手续,人事科长还难为了他们一下,说进人需要邓总批条子,不然不好办,陆刚说都打过招呼了,程序上作难就算了,先上班,等邓总出差回来再补就是。
出了人事科,陆刚对刘昆仑说:“本来安排你去市场管理科的,不过那边编制满了,你先到保卫科干两天吧,等有机会我再给你转岗。”
刘昆仑根本不在乎这些,自然点头答应,跟着陆刚来到保卫科,这边是靠近市场大门的一间大屋,里面烟雾缭绕,保卫干事们闲坐着喝茶聊天,见陆刚来了也就是点头笑笑而已,陆刚笑眯眯和他们打招呼,找到熊科长,说这是詹支队的弟弟,就交给你了。
熊科长一米八几的大个子,酒糟鼻,一张关公似的大红脸,穿着黑皮夹克和老式马裤呢绿警裤,烟不离手,斜眼瞅瞅又黑又瘦的刘昆仑,粗声大嗓说行,就搁我这儿干吧,老马,给小刘找身衣服,拿套家伙,今天就上班。
刘昆仑领到了自己的保卫制服,一套上绿下蓝毛涤混纺的老式经济丨警丨察冬服,松枝领徽,肩膀上是蓝盾,臂章上写着经警,一根褐色人造革武装带,橡皮棍和手电筒,就是他的装备。
老马是带他的师傅,大号马千里,人称马后炮,一个四十来岁混吃等死的老保卫,拎着大号黄桃罐头瓶做的茶杯,里面装满黑乎乎的浓茶,老资格们都不穿制服,更不挎武装带,而是上面随便穿自己的衣服,下面一条蓝警裤,胳膊上戴个红袖章表明身份就行。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