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一起来揭开那波澜壮阔的晚明历史》
第42节

作者: 虎子
收藏本书TXT下载
  刘铤见营士兵士气高昂,心十分高兴,但是走了一圈之后,便发现了一个问题,问道:“云威,你营除了刚才介绍的几支精锐以外,其余士兵只有鸳鸯战袄,为何铠甲如此少?”
  刘云威解释道:“回祖父,没钱啊,是打造这几支精锐,我都已经是砸锅卖铁了。”
  刘铤唉了口气,是啊,自己的孙子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打造了一支可战之兵,已经着实不易了。
  “那营可有火器?”游击将军徐九思问道。
  “有一些三眼铳和虎尊炮,但是大多陈旧,不堪大用。”
  “粮草供给怎么样?”刘钊问道。
  “目前还算充足。”
  刘铤一行在刘云威营一直待到傍晚才离去。经过一天的巡视,刘廷心多少有了一些底气,至少除了自己手下的几营兵马,现在又多了一支精兵。
  临走之前,刘铤还不忘嘱咐刘云威:“云威,营之事不忙之时,记得回家住几天,别老是冷落了我那孙媳妇。”
  刘云威点了点头,听爷爷一说,还真有些想念家娇妻了,便说道:“我过几日回家看看。”
  夕阳的余晖洒在刘铤一行远去的背影,有一种日落西山的沧桑感,刘云威看了许久,出神的呆望着,许久不曾回过神来。
  第一卷 辽东惊变
  傍晚的关外山河,尽是一片金黄淬体、晚风潇潇,仿佛世间万物都镀了一层沧桑、萧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啊。”
  李林彬站在山坡之,远眺林海荒原,心情不禁被景物所感染,再想起辽东之危局、建奴之祸患,一股忧愁、愤恨、无奈、悲凉的复杂情绪涌了心头,忍不住悲叹一声。
  不远处,随行的一行人员正在扎营休息。
  袁明轩与手下吃着干粮,看到李林斌萧瑟的背影,也是叹了一口气:“已经是即将致仕、准备颐养天年的老人家了,临了还摊了这么一个差事。”
  放下手的干粮,袁明轩走到了李林彬身边。

  “李大人,去休息吧,吃点东西,明天一早还要赶路呢。”
  “袁大人,你去休息吧,老夫不累。这里风景不错,塞外风光果然是别具一格啊。老夫想多看看,回去也好跟好友诉说一二。”
  “是啊,塞外风光与原迥异,却也是另一番味道。”
  袁明轩与李林彬一同看了一会风景,二人都是沉默良久。

  过了一会,袁明轩说道:“李大人,这辽东之事危机重重,但也不是无计可施的。您老也不必太过忧虑。”
  “难啊,辽东守军的情况你我都清楚,天知道建奴什么时候发难、奴酋什么时候逞威,我能如何行事?黄公啊,你可把我给害苦了。”
  想起兵部尚书黄嘉善这个“好”司,李林彬是一肚子的苦水。交代这个差事的时候,黄嘉善只是说有些棘手,但是只要能办成便能够扬名千古、史诗留名。
  身为人,谁不想留名史书?
  于是李林彬来到了辽东,应下了这个几乎无法完成的差事,来到了这个龙潭虎穴。
  袁明轩安慰道:“李大人,辽东形势危急,朝廷还要痛斥建奴恶行,确实有些难办。但难道只有咱们难办吗?建奴呢?”
  “哦?袁大人什么意思?”
  “李大人,某向来负责总兵府消息往来之事,对建奴方面更是留心。据某得到的消息,建奴的日子不见得咱们好多少。”
  李林彬心稍稍燃起了一丝希望,急忙说道:“愿闻其详!”
  “如今,辽东气候越来越反常,夏日酷热难忍,农田绝收之事皆是,以至于饥荒遍野、饥民不绝;而冬日寒风凛冽,贫困百姓举家冻死之情更是不少,荒村举目皆是、骸骨遍地。我大明百姓多少还有朝廷的赈济,还能够前往关内,或是投奔亲友,或是乞讨活命。那建奴呢?”
  李林彬抚须深思了一会,说道:“建奴要么赈济族丁口,但是建奴胡族不事生产、只知劫掠,根本没有多少粮食来赈济数万、乃至十数万的族人。”
  说到这里,李林彬不禁一惊,说道:“那只有去抢了!”
  “抢谁?”
  “当然是我大明了!难道还是蒙古鞑子吗?他们建奴还穷呢!”
  “但是他们敢吗?或者说,建奴准备好正式开抢了吗?”

  “这。。。。。。”李林彬沉思了一会,问道:“袁大人的意思是说,现在总兵府与建奴是麻杆打狼两头怕?”
  “正是!”袁明轩继续说道:“李大人您想想看,想一想国朝以往的战绩,说最近的朝鲜之战,数十万倭寇被国朝一举荡平,那是何等的武功啊。算是辽东武备废弛瞒不过建奴,但是关内呢?我大明兵员数百万!建奴可能抗衡?”
  “可是国朝没钱啊,朝东林之人处处掣肘,连首。。。。。。”
  袁明轩摆手止住李林彬的话语,自觉语失的李林彬尴尬的整了整衣冠,示意袁明轩继续说下去。
  “李大人,国朝没钱调兵,短时间内无力阻止建奴犯边,此事你知、我知、朝廷知,那建奴奴酋可知晓?”
  “这?”李林彬强自冷静下来,仔细地想了想,说道:“要是如此的话,迫于国朝的威慑,建奴不做好完全的准备,是不会轻易完全与国朝翻脸的。”

  “没错!所以现在建奴只是骚扰边地。可辽东气候如此,以至于灾害不断、民力疲弊。情形如此,建奴要想蓄力反叛,需要多少时间?李大人,建奴兵锋再利,也不过是边远小族,不但民少兵少,国力更是微弱,与我大明相犹如沙粒与沧海的差距。一旦开战,国朝可以一败再败,但只要集天下之力,用不了多久又可集结大军再战;而建奴呢?他们只能永远胜利,不断地胜利下去,因为只要打一场败仗,对建奴来说是灭族之祸!他们承受不起任何的一场败仗!”

  听完袁明轩的话,李林彬的心顿时云开雾散,十分的激动,脸颊都有些不正常的红润:“正是此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今日老夫受教了。”
  袁明轩笑着说道:“李大人言重了,此等道理李大人哪会不知?只是当局者迷罢了。”
  正说着,李林彬突然想到一事,问道:“袁大人,你这么推论确实在理,但可有切实的证据?”
  “没有。只是袁某人根据对辽东情形,结合对建奴的了解做的论断。”
  “那是说这只是你袁大人自己所想啦?”李林彬一听袁明轩如此说,不由心一急,脸色更加红润了。
  袁明轩见李林彬心情大起大落,担心他一把年纪有什么意外,连忙劝道:“李大人莫急,此等大事,袁某人怎可信口雌黄?我这么推断,虽然没有切实的证据,但是依照辽东的情形,国朝与建奴的实力对,只要奴酋努尔哈赤没有发疯,他不可能在没有充足准备的情况下贸然开战。”
  “如果那奴酋是个疯子呢?要知道,朝廷下的旨意里,还有一条是断绝马市贸易及朝贡那!那可是釜底抽薪之举,要是建奴族内的情形真如袁大人所料,已经是勉强维持,甚至是举步维艰了,那朝廷的这条旨意,是迫使建奴开战的破门砖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