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说不见就不见了?》
第57节

作者: 弯刀人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惜尘垂着眼,忽然拉着小道姑拍了拍袁屿的肩膀:“小屿,小霜闹着要看烟花,今天师兄不能带你们下山了,你们去外面断崖上看吧,不要跑太远了就成!”
  一直很安静的袁屿,猝不及防的抬起了头,看着惜尘。
  惜尘笑了笑:“看我做什么,若不是二师兄没回来,今晚一定带你们去山下上玩个痛快!”
  袁屿咧开嘴角点了点头,笑的很好看,小道姑也极是高兴,拉着袁屿的衣角,迫不及待的就要往门外扯。
  直到两个人出了院子,昏暗的烛光下,惜尘脸上的笑容慢慢的就消失了。
  萧老头嘴角忽然浮起一抹苦笑:“你这么明显的支开他,八成是和小五有关了!只是这孩子懂事的厉害,不可能感觉不出来!”
  惜尘笑的同样有些苦:“那又能怎么样呢,总归还是不要听的好!师父,当年的丰城鬼船案,到如今也有些年头了吧?”
  昏暗中,萧老头的脸猛的变了,看着惜尘:“这两件事怎么可能有牵扯?丰城鬼船案出的时候,那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了,老二和浮棺怎么可能与三十年前的鬼船案有关联?”
  “起初,我也是想不明白的,这几件看似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怎么可能牵连到一块儿,但是听完师父的话……”
  惜尘面上闪过一丝苦涩,继续道:“丰城鬼船案当时几乎是被封了绝密的,流传不多,我们也只是耳闻,其中具体情形,我们都不得而知!不过,师父应该对当年鬼船案的主要亲历者知晓一二吧?”
  萧老头点了点头:“断断续续的也知道些,不过,那些人到今日差不多都已经不在了吧,棺门刘元青,杜老头,还有佛门的空老和尚……这些人也所剩无几了,鬼船案其中的具体情形,也只有他们那些亲历者知晓……”
  萧老头话没说完,惜尘忽然摇了摇头:“师父你忘了,据说,除了他们三人外,还有两个人的……”

  “宋城?你是说宋城他是鬼船案亲历者之一?”
  萧老头直起了身子,目光死死的盯着惜尘。
  惜尘长长吐了口气:“是,那天在龙虎山我也才知道,宋城不止是亲历者。他还是刘元青那些人中,唯一一个登上过鬼船还活到今日的人。宋城说,那鬼船上,没有粮食,也没有人影,只有摆了满船的棺材……而那些棺材,恰恰和你当年看到的那些棺材,一般无二,而且宋城还提起,当年鬼船案发生时,江中那些出没的鬼影也和师父遇见的那些鬼魂一样,辨不清面目……”
  说到最后,惜尘又望着院子外,撕扯着头发涩声补充了一句:“小屿刚好是丰城人,二师兄又是为小屿出头,才去的龙虎山……师父,我把小屿接到山门,是不是错了?”
  萧老头却没有回答惜尘的话,只是喃喃自语:“怪不得,当年唐山的那些浮棺,正是被宋城那个神秘部门最后带走拿去处理了……果然啊,我太一宗果然还是躲不掉的……”

  惜云大汉脑子已经有些跟不上了:“我还是没弄明白,老二这家伙到底什么路子,为什么对那浮棺如此执着?”
  萧老头惨笑道:“关于老二的过往,为师也只知这么多了!我虽赐他惜风二字,可是这之前他姓甚名谁,他从不曾对我提过!不过有一点,为师可以确定!”
  惜尘和惜云茫然的看着萧老头:“师父指的是什么?”
  萧道子沉吟了片刻:“当年,与老二见第一面时,老二对那些扎堆的鬼影出手时毫不留情!而如今听闻浮棺的线索,老二不顾一切甚至表现的如此决绝,除非他心中对此藏着大恩怨,不然不可能如此!你们俩仔细想想,这十几年的朝夕相处,老二在山上平日里虽混账了些,可是对你我还有惜霜丫头的亲近你我有目共睹,甚至为了小五打上龙虎山,若说老二绝情,你们俩信吗?”
  惜尘和惜云大汉对视了一眼,皆从彼此眼中看到了愧疚,躬身下拜:“既然如此,不管生出何事,二师兄的恩怨便是我们太一宗的恩怨,我们做师兄弟的,断断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明日我们便去把二师兄寻回来……”

  木桌上凉透了的茶水,萧老头小口小口的轻啜饮尽,有些萧瑟的站起身子,扶起了惜尘和惜云:“一起去吧,做了他十二年的师父,总该为他做点儿什么,而且啊,老二心里到底藏了多少事情,我这个做师父的,也想知道啊……”
  惜尘愕然的抬起头:“那小屿呢……”
  萧老头嘿的笑了,在惜尘后脑勺抽了一巴掌:“他若要去,就随他吧,躲是躲不了一辈子的,老天爷要把雨下在咱们太一宗,咱们能做的,只有尽力为雨中的人撑上一把伞……以后说话别再避着小五了,这孩子心里敏感的很……”
  山很高,至少是烟花飞不到的高度。
  所以,那花花绿绿的烟火,就像绽放在自己脚下,只有人头大的一团,偶尔会有忽明忽暗的孔明灯,晃晃悠悠的飘过去。

  “好看么?”
  话出口,袁屿就知道根本不用问的,因为浑身裹得圆滚滚的惜霜正小手轻掩着半张的嘴唇,嘴里还时不时的发出“哇”的艳羡声。
  果然,惜霜指着一朵伞状的烟火:“可好看了,师弟师弟,你看那孔明灯,它们会飘到哪儿去啊……”
  面前这个小姑娘,似乎很容易便感到满足。
  飘到哪儿,都是会落的。
  袁屿自然没有这么回答,只是轻笑着说:“我给你做灯吧!”

  山上不缺纸,也不缺蜡烛,铁丝也容易找,只是没有胶水,不过袁屿和胡飞小时候都是用糯米浆糊的。
  对于袁屿会做孔明灯这件事,惜霜觉得很了不起,围着袁屿手舞足蹈的很想帮忙,却不知道从哪儿下手,最后只是咯咯的笑,一脸的崇拜。
  白纸糊成的灯,有些单调,惜霜揪着头上插得歪歪扭扭的木簪子,想了很久,笨笨的跑进屋里,拿了的笔墨,在灯面上画了六个小人儿,眼睛是两个点,嘴巴是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大概她自己也觉得画的有些丑,吐着舌头说,惜尘师兄画的最好看了。
  袁屿知道,那六个小人儿,便是这太一宗山上的所有人。
  白纸边角的糯米浆干了之后,惜霜就抱着比自己还大的孔明灯拉着袁屿到了院子外不远处的山崖上。
  掏出火柴点蜡的时候,惜霜轻咦着指着从袁屿兜里掉出来的那条草绳:“师弟呀,你兜里装根草绳做什么?”
  袁屿愣了愣,那天自己醒来的时候,这个东西就在屋里的桌上静静的放着。
  这是那年夏天在江边的时候,胡飞说潇潇的头发长长了,披散着不好看,看上去总是阴沉沉的,所以袁屿就编了草绳,给潇潇把头发随便绑了起来。

  胡飞坐在一旁笑着说:“我爹给我娘扎头发的时候,跟你们俩像极了!”
  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旁人自然是不知道的。
  因为在山上,所以这盏灯比山下的所有的灯都飞的要高。
  日期:2019-01-13 18:46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