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说不见就不见了?》
第29节

作者: 弯刀人蔗
收藏本书TXT下载
  每到这样的农忙时节,村子里就会一如既往的沸腾起来,比春节有过之而无不及。
  无论是割麦还是割稻,这大概是所有农活中最累最苦的活计了!
  人们常常是下了田,便很少会直起腰,只有手里的镰刀不断的带起咔嚓咔嚓的脆响声。
  家家户户都在忙,这个时候,上学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所以学校里的课便改成了上午三节,下午两节,老师的家里也是有一大堆农活要干的!
  小时候,只要能少上些学,即便多干些活也是心甘情愿的!长大了,却恰恰相反,懊恼着当初的不知所谓!
  而语文老师口中的那个借读生来的那天,是星期五。
  那天很凉快,没有太阳,也没有很重的乌云,天只是灰凄凄的,刮着些微凉的风。
  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脸上挂着笑,说给大家介绍一位新同学。
  不大的班级里叽叽喳喳的炸开了锅。
  袁屿懒洋洋的托着腮,班主任说的什么一个字儿也没听进去。
  只是周围响起参差不齐的鼓掌声的时候,袁屿才稍稍往教室门口挪了挪眼。
  画面似乎定格。
  站在教室门口的那个小姑娘,剪到耳根的碎发被风吹的有些乱,衣袖长长的遮住了手背,婴儿肥的脸上,带着几分不健康的苍白,冷冷的,很干净。
  这世上的相遇,有很多种,这是最平淡也是最让人意外的一种。
  小姑娘身上的这种独特感让那些叽叽喳喳的半大孩子忽然就噤了声,面上带着几分嫉妒和羡慕。
  语文老师红光满面的冲那个小姑娘招手:“来,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吧!”

  秋雀儿落在枝头,嘤嘤的欢叫。
  小姑娘却只是抬了抬清冷的眸子,一言不发的走进来,沉默的走到袁屿身旁的空位上,很安静的坐下。
  语文老师有些尴尬,班里的其它孩子,却有些想不通,因为他们都不愿意和袁屿做同桌!
  “潇潇!”
  只有两个字,声音很低,带着几分淡漠,不知道是在和袁屿说,还是在回应讲台上一脸尴尬的老师。
  可不管怎样,语文老师总算是有了台阶下,但有人愿意和袁屿坐一块儿,还是很让这位年轻老师的心中充满了成就感的!
  袁屿同样很诧异,但也仅仅有些诧异而已,毕竟,班里也没有其他位子了。
  上课的时候,袁屿才发现,小姑娘没有课本,只是很安静的坐着,低低的垂着眼睑。
  所以袁屿把书往边上推了推……
  下午放学的时候,天还很早,回到家里还能干上半天的活!明后两天又是星期天,照例是不上课的,所以胡飞就很高兴,回去的路上喋喋不休的说着这两天准备去哪儿玩,最后还不忘怀念一下他的相人大哥!
  袁屿只是负责听,边听边笑。
  直到胡飞指着身后的小路问袁屿:“小屿,那个就是你们班里新来的借读生啊?看着怪怪的!”
  袁屿这才蓦然发现,身后隔了几十米远的小路上,那个叫潇潇的小姑娘一直默默的在后面跟着。

  袁屿轻轻点了点头:“是李家庄的!”
  胡飞恍然大悟一样:“怪不得一直跟在咱俩后面,原来跟咱们村顺路!”
  胡飞是个自来熟的性子,所以不等袁屿反应,胡飞就摆着手冲小姑娘大声喊:“新来的,是不是也没有人和你一块儿上学放学啊!没关系,咱们顺路呢!”
  胡飞还拍着胸脯很仗义的站在路上等了片刻。
  可小姑娘路过胡飞的时候,却连头都不曾抬一下。
  这让胡飞很没面子,揉着鼻子嘟囔了句不识好歹,胡飞便又重新喋喋不休的说起了其它的事情。
  把书包放在了家里之后,袁屿和胡飞就下了田,最后一块田里的稻,胡飞的母亲已经独自一个人割了近一半。
  割稻是很耗费体力的一件事,所以大多都会带着水和煎饼或者饭团子下地,饿了会吃上一点。

  胡飞和袁屿坐在田埂上吃饱了肚子,就把地里已经捆好的稻秧子往田埂旁的平板车上抱,若是下了雨,会很麻烦。
  直到一捆捆的稻把平板车堆得高高的,用绳子扎结实了,两个半大的孩子就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顺便捡起别人掉在路上的稻穗,这些稻子,是要拉到打谷场上去脱粒的。
  打谷场上只有一台打谷机,是公用的,所以只能每家每户排好了队轮流着用!
  轮到谁家,即便是深夜,那也是要干的!
  这个时候,胡国成平常散出去的那些烟,那些肥皂毛巾,就起了作用了!
  作用就是,胡飞家里获得了每年第一个用打谷机的资格!
  一来胡国成不在家,女人孩子也的确不容易,二来,受了胡国成好处,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况且,还有事没事去人家里蹭电视,不紧着让人家先用,你也说不过去啊!
  因此,对于胡飞家里总是排第一个,没人会不满。反而会有汉子笑嘻嘻的帮着袁屿和胡飞把稻草卸下来。
  这样蚂蚁搬家一样的忙碌,一直要持续到夜晚什么也看不见的时候!
  田里的稻总算是拉干净了,女人买了猪肉,给袁屿和胡飞补充油水,过几日,甘蔗也要砍了!
  袁屿和胡飞胳膊上脊背上,都是被稻草刮出来的红印,手上也磨出了燎泡,一身的臭汗,却异常的踏实。
  稻子脱了粒,晾上几天就要收仓,这时候,最怕的就是下雨!

  好在老天爷并不算不开眼,白天还阴沉沉的天,晚上的夜空竟然出了满天繁星,纯净的过分。
  所以这天晚上,袁屿和胡飞是在打谷场上睡的,要看好自家的粮食,免得野物或者手脚不干净的偷拿了去。
  打谷场上的打谷机轰鸣着响了一夜,灯火通明。
  伴着稻草的奇特清香,袁屿和胡飞,却睡的香甜,他们说好了,准备明天去江对岸的山上采金樱子吃……
  金樱子,又叫山石榴、刺梨子,很好吃很甜,只是上面长满了刺,需要拿刀剖开才能吃。

  听胡飞说要去山上玩,女人非但没有反对,还从屋里翻找了半晌,找了两个竹背篓出来,嘱咐他们别忘摘些野柿子回来。
  刚摘下来的野柿子是不太好吃的,脆但太麻口,需要背回来在米缸里沤上一段时间,就会变成晶莹剔透的红色,那时候再吃,甜的蜜人!
  拍掉了竹篓上面的积尘,胡飞和袁屿一人背了一个,便飞一样的往门外跑。
  这是属于那个年代的人所独有的记忆!
  过了江,半个小时的路,袁屿和胡飞却磨磨蹭蹭的走了一个小时。
  秋天的大山,连吹来的山风中都带着一股子甜味儿。
  大山是属于所有人的,这个季节上山的人自然不仅仅是袁屿和胡飞。
  大人们都在家里忙着田里的事,所以上山的多是附近村子里年岁不等的孩子,成群结伴。

  如此一来,各个村子的孩子帮碰了面,难免就会起争执,而起争执的原因往往也让人啼笑皆非。
  袁屿和胡飞来到山脚下半土半石的的山路口的时候,村子里的平头铁蛋儿他们正围了一圈,七嘴八舌的吵吵着。
  胡飞他们的村子相对比较小,所以往往是被欺负的对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