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生生的人,怎么可能说不见就不见了?》
第21节

作者: 弯刀人蔗
收藏本书TXT下载
  “咱干的是杀狗的营生,咱也知道这不是个好行当,一来手上沾了狗血,煞气就重,二来这狗看家护院,劳苦功高,杀之不仁。可是既然只会这一门生计,那也别无他法!
  咱们这老祖宗留下来的禁忌,狗肉不得上厨灶,更不能上正席,有卖狗的人卖了狗来,也只能在屋外,临时用石头搭个火灶,完事儿了就把灶毁掉。

  记得是上个月中旬,往常每月逢十五十六,咱是不动刀的,因为月亮太圆,灵气儿太重的日子,畜生死了就容易生些古怪出来!所以,杀不得!
  上个月农历十六,下半晌时,实在无聊,便自己个喝了点烧酒打发时间,准备早早的关了铺子门回家睡上一觉。
  就是在我刚关上店门的时候,门口就来了一个人,那人我认识,平常喜欢耍牌,输多赢少,又没个正经手艺,所以总干些偷鸡摸狗的下作事情来!因为是昧着良心的东西,所以到我这我往往会给压两成价,那天他把一个麻袋扔在我这拿了钱就走了!
  我寻思着这死掉的畜生,若不当天收拾干净了,等一夜,身子凉了,血就会凝固,放不出来,那就糟蹋了!
  不得已,又加上喝了点儿酒,便把往日的那些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一时也就没在乎!
  当时,店里帮忙的几个伙计也都回了家,就剩我一个了!我寻思着,就三两条狗,也费不多少功夫!
  当时收货收的急,也就没怎么看那麻袋里的货,跟那人毕竟不是第一次做这买卖了,彼此也算混合个脸熟了,可谁想,我把那三两只还热乎着的畜生从麻袋里扒拉出来的时候,突然就愣住了!
  你猜怎么?其中一条实在是太古怪了,长的吧,比平常的狗稍微小那么一点儿,鼻子短些,毛色黄中泛着白,看样子是条老家货!这样的,肉也老,不好卖,卖了只会砸招牌,所以我就有点不乐意,心里不舒坦!这小子不实在,下次见了得好好算账!
  想归想,可是钱都给了,还是得收拾,至少不能赔本啊!于是,我便把那条老的放到了最后拾掇,中间也没啥事,放了血,我就拉着板车,在不远的靠河荒地上搭了灶,分三锅煮的!

  煮了很久,煮第三锅时,天儿已经黑不愣噔的了。
  也就是那一锅,出了大问题!那一锅的肉,刚扔进去煮了没一炷香功夫,便有老大一股子味儿,说不上来的味儿,又腥又臊又臭,反正说不上来,我当时吐了半天!大半辈子了,从来没有闻见过这样的肉味儿!吐完了,心里把那小子祖宗八辈骂了一遍,可货是自己收的,钱货两清的交易,谁也怨不得谁,不过,这锅肉,却无论如何也不能要了!
  找了个地方埋了,之后把锅刷了好几遍,那股子味儿,却怎么也刷不干净。
  折腾了大半夜,一闲下来,才注意到月色好的厉害,看着夜间的满月,我才猝不及防的想起老祖宗那些规矩来,心里也曾抱着点儿侥幸,可是回去的路上却碰见了……”
  张屠说到这里,喉咙里似乎塞了一团东西,手掌攥的紧紧的,渗出的汗珠,把额头映的明晃晃的……
  泛黄的夕阳从木头格子窗户里斜斜的穿进来,照出了一束束空气中的尘埃,上下沉浮。
  张屠似乎极力想稳定住自己的心绪,可不断抖动的双手,却出卖了他。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张屠才继续往下说:“这铺子小,住不了人!所以,那天我回来之后,就把煮好的肉在铺子里吊起来晾上,就打算回家,从这里出门回去的时候,大概是夜里九点多那个样子,天变短了,九点多夜已经很深了!
  我家里离的其实并不远,出了镇子往东,走四五里路左右就能看见我家屋里点的灯!
  因为离的近,所以我平常根本不带什么照明的物什,再加上那天的月色实在是好,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那月色,浓的,就跟铺了一地的霜一样!
  虽然不带灯,可是我们这样的,干屠户生意的不管是杀猪还是杀狗,大多都会随身挎着平常用的家伙什,一来是向别人表明自己的身份,二来若万一丢了吃饭的家伙什不是好兆头,三来沾了血的刀,能吓走不干净的东西,古时候说,屠户杀孽大,死在他手里的牲畜会在阎王爷那告状,随身带着沾血的刀,那黑白无常鬼儿就不敢索你下去和那些牲畜对质!

  我想着这个时间点儿也的确是有点儿晚了,本以为路上没什么人了!可是刚出了镇子没多久,我就看见那不宽的路那头,远远有一群黑乎乎的影子蹦蹦跳跳的,个头挺低,就像这俩十岁娃子差不多高!
  不光如此,还有隐隐的哭声,那声音,说不上来,要多瘆得慌有多瘆得慌,大半夜的听的膈应人,就连我,也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因为离得有些远,我起初以为是哪个村不听话的娃子大半夜偷偷出来耍闹了别扭才哭!
  可是再走近了点,我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儿了!因为太多了,那一条路上,长长的一队,黑乎乎的看不到头,少数也得百十个!哪个村里的娃娃能同时在夜里出来百十个?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