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的农村娃》
第13节

作者: 穷酸书生Q
收藏本书TXT下载

  转眼就到了新年,初二回娘家,我妈蒸了好多次的馒头最后还是失败了,最像样的也硬得好像石头。最后她放弃了,嘱咐我爸不要带这馒头回娘家。结果我爸想跟我姥姥诉诉苦,他悄悄地把那好似石头一样的馒头装上了。
  日期:2019-01-28 18:48:24

  到了我姥爷家,我姥姥一看这又硬又丑的馒头,立马就火了,训斥我妈:“能干了啥,笨得连馒头都蒸不了!”我妈一看我爸带的馒头是她的试验品,也发了火,在娘家就骂了我爸一顿,这别扭了一天,晚上回了家又在我爸的脸上抓了两道子。
  我妈舍钱葬丈夫爷爷的大红花在人前荣耀了没一年,便被我老姑狠狠地摘下来,摔在了地上。
  我哥过完满月的晚上,又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夜。当时我妈戴着孕妇帽,我那刚满月的哥哥在她怀里睡着了。我妈抱着我哥,眼睛的余光盯着我奶奶手里的礼金,她心里已经想好了,假如我奶奶这次还不把礼金给她,她一定要杀杀这个婆婆的威风。
  果然,我奶奶还跟以前一样,把那钱用蓝白格手帕包了又包,然后放进自己结婚时带来的那个衣柜里。

  那个老式衣柜红彤彤的油漆有些斑驳,当那把生了锈的长条锁嗒地一声锁上时,我妈彻底爆发了。她的呼吸急促起来,眼睛瞪得圆圆地,咬牙切齿地说:“咱说句良心话,为什么要昧了我娃的满月钱?”
  我奶奶被儿媳妇的话问了个措手不及,但她几十年来一个人应付着乡人的穷凶极恶,从来还没服过软,更别说是一个刚过门才一年的小媳妇,她想都没就说:“你说啥混话呢?”
  “谁说混话呢?你把钱给我,那是我儿子的满月钱!”
  家人之间的争执吵醒了熟睡的孩子,这个刚过完满月的婴儿哇哇大哭起来,但这次没有人哄他,倒是唾沫星子溅了他一脸。
  “……我到底哪里做错了!我哪点不好,你说说!我刚过门就拿钱埋了你老公公!我凭什么用我娘家的钱埋那个老东西?我给他哭丧!你们还这样欺负我……当初我就不该拿钱的!”
  坐在角落里,一直沉默的老姑早就对我妈心生不满,现在时机终于来了。况且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媳妇居然说自己的爸爸是老东西,于是她终于发话了:“本来就是你管呢!你不出钱谁出?”
  我妈楞了半天,呆呆地看着我老姑。
  “怎么是我管?凭什么我管呢?”
  “分家时候说好了就是老二管两个老人,白纸黑字写着呢!”

  我妈的脑子翁翁直响,她死死地盯着我爸,一字一句的问:“你爷你奶是不是你管呢?”
  我爸早已乱了方寸,慌张地说:“你这是干啥呢,咱回家再说!”
  “你就说是不是!”我妈步步紧逼,不断地追问。
  我爸抓了抓头发,蹲在了墙角,低头不作声了。
  “你这个没用的东西!老实得跟个木头一样!”我妈一边哭一边骂,然后就抱着我哥冲了出去。等回到窑里,她大声地哭了起来,哭了半夜,才睡去。
  第二天,我妈早饭都没吃,就肿着两只眼睛,抱着我哥,走着回娘家了。
  日期:2019-01-28 19:45:07
  八十年代末,最先吃饱肚子的那伙人,开始琢磨起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这最先想到的,便是建房子了。当时建房多是用石灰沙子,只掺一点水泥,水泥在那时候还是一件新鲜玩意,比较昂贵,我们都叫它洋灰。

  那时候盖几间房子要准备好长好长的时间。先是准备木材,像大梁这种腰粗的木料,一般都是松木,要么从老房子上拆,要么去谁家买。檩木和椽子这些细的木料,用的杨树比较多一些,一般不怎么买,都是去地头砍,或者跟别人借。先前杨树在各个地头都有种植,农民们干活累了,一般都在树下消暑纳凉。这包产到户后,便有人开始抱怨地头的树树吸了养份,这也是事实,有树的地方庄稼确实长不好。这理由相当充分,然后便有人开始砍了,不过都是偷偷的砍,因为这树是公家的,私人是禁止砍伐的。只是大家都忙着伺候自家的地,包括村干部也是,也没人管那档子事。没过几年,除过小河沟里的树林子没人砍外,全村各各角落那零星的杨树,都消失的无影无踪。

  杨树砍回家要先去皮才能保存,要不就会裂开大口子。这去了皮,然后放在阴凉干燥,淋不着雨的地方,通常一两年就干透了。
  那一根木料十来米长,人们也没有那么大的棚子,于是就一根一根地摞起来,底下悬空,最后在木料上面盖上高粱杆帘子,最后抹上一层麦壳泥,以此来防雨。
  有了木料,还得有砖,当时用的砖都是青砖。钱宽裕的人家房子四面都是砖,一般普通家庭都是正面是砖,其余三面是土坯,还有更不好的,便是四面土坯了。真正能现款买得起砖的人少之又少,多是有关系的从砖厂里赊,没关系的只能零星的买,这月买一百块砖,那月再买五十块砖,全都寄存在砖厂,等盖房子的时候一块拉回来。那些没关系,又没钱的人,只能去捡了,今天这儿拆房子捡人家两块,明天那儿修厂房捡两块,捡的自然都是公家的,得给工头笑脸相迎,递颗烟塞个苹果,要不立马就被赶走了。再或者去砖厂外面的废砖堆上捡,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去的,得有关系才行。那些连捡都没地方捡的人,就在自家打土坯,一个木条子做成的方框里放上土,然后用手石夯砸实,最后脱模,晒干,就成了一块大土坯。

  一切准备妥当,便开始盖房子了,先是挖地基,五六十公分深,夯实,然后把大石头用石灰泥垒起来,到了地平以后,便开始垒砖,垒到房顶的时候,便要上梁了。上梁是一种仪式,到那天的时候,主人家要烧香磕头,还得摆上宴席,必得有酒有肉。把那千八百斤的房梁,弄到房顶上,一个得有丰富的经验,一个得有好多壮劳力,基本上,上梁那天,就是整个盖房子最高丨潮丨的时候,女人们在院里洗碗做菜,男人们光着傍子,手里攥着绳子,听那总指挥喊,这边拉一点,那边拉一点,最后终于把大梁架在了房顶上。当然也有失败的案例,砸倒房子的,砸死人的,有,少而已。

  当时盖房子和现在不一样,都是街坊邻居,亲戚朋友来帮忙,管饭就成,是不收工钱的。

  我大爸结完婚后,先是在他丈人家住了一阵子,后来他找了他的舅舅,也就是我舅爷,当时我舅爷在大队当干部。我大爸花了点钱,我奶奶也给添了点,靠我舅爷的关系在村东置办了一块宅基地。宅基地上也有几间土坯房,于是大爸大妈便搬到了过去,在那常住了。偶尔回来也只是拿些米,拿些面。假如不逢年不过节,也不怎么到我奶奶这儿转。这样的日子倒也平平静静,相安无事。
  我爸结婚后,过了没几年,我小爸也到了适婚年龄。我小爸名声不好,有的人说他是流氓头头,有的人说他痞得很,将来肯定打媳妇,再有就是说他穷得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当时我奶奶家里还是二十多年前的土坯房。我大爸和我爸结婚的时候还没有啥规定,这才过了没几年,到了我小爸这儿,攀比之风突然就刮起来了。因为这些事情,我小爸一拖再拖,到了二十七岁,村里甚至有人断言,我小爸这辈子是要打光棍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