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是一个秘密》
第56节

作者: 蛇得威
收藏本书TXT下载
  老杨头随口答道:“当然听过了!大赤山、小赤山,山花开、三月三,逛庙会、多好玩我们小时候还唱过儿歌呢。”
  丁齐追问道:“那您知道大赤山和小赤山在什么地方吗?”

  老杨头:“在江边,现在有个公园。”
  丁齐:“我去过那个公园,现在叫小赤山公园,可是大赤山又在哪里?”
  老杨头一愣:“大赤山?应该也在那里吧,只是现在不这么叫了,都叫小赤山。”
  又是这种答案,丁齐已经听过十几个当地人这么答了。他们听过大赤山和小赤山这两个地名,想当然的认为在江边、如今的小赤山公园所在。江边不止一个山包,可能大点的山包叫大赤山,小点的山包叫小赤山吧,而如今那个地方统一叫成了小赤山公园。
  可是丁齐去过小赤山公园很多次,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也很难发现有什么大赤山、小赤山的分别,那么最早的地名又是怎么出现的呢?难道是因为江岸被侵蚀、地形地貌已发生了改变?这像一个历史谜题,但也只是丁齐自己的谜题,如今的人们根本不会去想。

  在漫长的历史,很多地名都会发生改变,以致于有些民间老地名说不清楚究竟在哪里了。丁齐的老家有一个地名叫三溪渡,历史还有很多关于三溪渡的传说,如有一位隐士在三溪渡修炼成仙,当地很多人都听过这个故事。
  但若去打听现实三溪渡在什么地方,却是谁都说不清,地图也找不到。可能是在历史,真有那么一个地方曾叫三溪渡,但后来地形地貌变了,地名也变了。
  假如丁齐没有最近的这段经历,可能会以为大赤山也是属于这种情况。但他分别在田琦和涂至的精神世界里都到过那样一个地方,便本能的认为,那个地方应该是如今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大赤山。
  丁齐:“您老记性真好,小时候唱过的童谣还记得。您刚才唱的歌里还提到了逛庙会,据说那里原先有一个赤山寺,您去过吗?”
  赤山寺,是境湖历史的一座名刹,始建于南朝,历代数次毁灭于战火又数次重建,但在革期间被彻底拆毁。如今的小赤山公园里已经没有了寺庙,丁齐是在地方志看到的记载。而老杨头是一九五零年生人,应该有机会见过赤山寺。
  028、偷肉吃的和尚

  老杨头来了兴致,抿了一口酒道:“我当然去过了,我的老妈妈当年也喜欢烧香拜佛,带我去逛过庙会。 我还吃过一次赤山寺的素斋呢,其有一道油炸南瓜花,真好吃,那个香啊南瓜花能吃出来肉味道,现在想起来都流口水呢!”
  丁齐笑道:“南瓜花在农村很常见,家也可以自己做呀。”
  老杨头摇了摇头道:“不一样的,不一样的,小时候都穷,肚子里没油水,吃什么都好吃,那是用庙里的香油炸的,油放得多我爷爷小时候还跟我讲过,赤山寺的和尚偷肉吃的故事。”
  喝酒闲聊是这样,东一句西一句的。丁齐好道:“怎么偷肉吃?您老也给我讲讲呗。”
  老杨头:“和尚的床底下有夜壶,房间里有香。把肉切成小块拌佐料放进夜壶里煮,过去有那种粗的木香,用木香放在夜壶底下点着,小火煨半夜,肉炖得很烂了,那个好吃呀!”
  丁齐:“夜壶,是夜里撒尿用的壶吧?”

  老杨头:“对,大肚子带个把,面没有盖,只有旁边的一个大敞口,陶烧的,你们这些年轻人都没见过呢。”
  丁齐:“那玩意能炖肉吗?”
  老杨头:“和尚也不是傻子,他们拿来炖肉的,都是没有用过的新夜壶。”
  丁齐:“您老是亲眼看见过呀,还是一起吃过呀?”

  老杨头:“我可没见过,都是听我爷爷说的。但赤山寺的和尚是真有钱,他们那时候的确是吃得起肉。听说革破四旧的时候,把庙里的菩萨打碎了,里面的银元哗啦淌一地。那些菩萨的肚子里,都藏着袁大头呢!”
  丁齐:“这事你也亲眼看见过吗?”
  老杨头:“当时我在乡下,没看见。但我有个堂兄在城里读,也是砸赤山寺的红卫兵,他是亲眼看见了,后来告诉我的。”
  在老杨头这里,丁齐还是没有找到大赤山的线索,反而听说了有关赤山寺的不少传说。丁齐在古籍发现的另一条可疑线索,与大赤山无关,而是与“境湖”这个地名有关。
  明代时这里有一位名士,某次郊游自叹怀才不遇,暗生慕道之心,写下一篇游记,他在游记里提到了当地流传的一个神仙故事。
  大意如下:某年某月某日,某道人得仙箓指引往求仙踪,去城南三十里,寻得圣境名小境湖,风光灵秀,水行于山间如“之”字,三湖高下相叠。最低处谷大湖荡清波十里,景致尤胜。道人于湖畔林得仙饵,服之冲举而去。
  所谓“冲举”,是指飞升成仙了。这是一位古代生所记的、年代更古的另一位道人的故事。
  国古代读人所撰的各种荒诞离的故事很多,另一方面,他们又遵从“子不语怪力乱神”的准则,多少显得有些矛盾。在丁齐这种心理学家看来,这样的故事要么是某种人生抱负的隐喻,要么是郁郁不得志的意淫。
  如红楼梦里的贾母说过:“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开口都是香门第,父亲不是尚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知礼,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

  编排才子佳人更多的便是编排神仙鬼狐。如某生赶路投宿、或在某宅夜读,便有貌美绝伦的狐狸精来勾搭,不仅送家业、送钱财,甚至还拉同样美貌的狐狸精姐妹一起来倒贴总之是这一类的故事,姑妄言之,姑妄读之,谁也没真当事。
  丁齐原本也没当事,可是他最近一直在留意古籍的地名,几乎有点神经过敏了。“大赤山”还没找到,居然又在古籍看见了“小境湖”。
  境湖市因境湖而得名,这座湖泊是现实存在的,如今在市心。若将境湖市做杭州市,那么境湖相当于西湖。境湖的面积还不到西湖的十分之一,但也不算小了,市心有这么一汪碧水,也是难得的好景致。
  如今围绕着境湖修建了境湖公园,也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可在环湖小道漫步,也可以湖荡舟。丁齐和佳佳谈恋爱的时候,曾跑到境湖里划过情侣船。可是古籍又提到了“小境湖”这个地名,指出位置却是“去南城三十里”。
  更重要的是,那位名士游记不仅提到了“仙饵”,还对它有一番描述:“似巨芝,高尺余,肉质,色白,有杈若双臂。昼隐夜现,月照有声,若儿啼。”

  这番描述,酷似丁齐在田琦的精神世界见到的那种异生物。假如没有人亲眼见过,断不能形容得这么详细具体。
  境湖市在明代规模很小,只是宛陵府辖境内的一个驿镇。到了清代,它才逐渐发展成长江岸边一个重要的通商口岸,日渐繁华,成了新的州府所在。丁齐查到了明代的地图,对照现在的境湖市地图,从古镇向南划出十五公里左右,地方居然还没出市区呢。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