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弄潮儿》
第59节

作者: 安国程
收藏本书TXT下载
  “可是建厂需要的投资很多,我们这些钱,远远不够。去南边收购工厂,成本也不低,哪怕是寻找一些负债率较高的,也未必就合适。”
  “不过这点还是要进行,收购现成的工厂,能够更快的扩大产能,产能是我们当务之急的问题。”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办法,那就是找人代工,我们出图样,让他们代为生产,贴上我们的商标,这样是最快提升产能的办法,长久来看却不划算。”
  服装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是极大的成本支出。找别人代工,别人肯定也要利润,而且质量问题还难以保证,但却是眼下扩大产能最快的方法。
  “代工?这个办法不错,可问题是别人接了你第一次订单,以后直接模仿你们的怎么办?我听说在内地,这种事情非常多见,当地也不会管,甚至还会保护那些人。”李思华点出了里面的问题。
  “没错,所以说代工只是权宜之计,最迟明年出,我们就要收购几家成熟的工厂,在全国范围布局,眼下是资金周转不开。”
  “对对对,眼下还是开更多的门店重要,门店越多,我们销售就越快,这样才能赚到更多的钱。现在销售还是不太能跟得上,产能扩大之后,万一销售不好,那利润势必要下降。”郭继杰补充道。
  “继杰,你想过没有,开一家门店的成本要多少?房租、装修,员工薪水,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一年要多少钱?”李思华问道。

  “二十万够了吧?我们有这么多流动资金呢,开几十家直营门店有问题吗?”郭继杰反问道。
  “几十家,那么几十家够覆盖多少城市呢?东北三省也就差不多了,了不得也就到京城。我们要布局全国,哪怕一个地市开一家,刨去那些偏远山区的,也要两百家才够,你算算这要多少钱?”
  “我们要在其他地区开设门店,广告宣传要跟上吧?没有宣传,别人会买我们的服装吗?广告宣传要多少钱,你算过吗?”王浩安反问道。
  “那我们可以先覆盖东北三省,稳定住市场,再徐徐向南发展啊。”郭继杰争辩道。
  他刚才按照王浩安说的算了一下,开门店就要几千万,如果算上广告宣传,那就得一个亿。这么多门店,只靠这边的工厂,产能肯定跟不上。
  还要开分厂或者分公司,这又要几千万,甚至上亿。而公司目前的流动资金,也才几百万,还欠着银行贷款和一些货款呢。
  怎么没钱的时候,感觉公司运转非常好,有了钱,反而增加了这么多烦恼呢?

  “你忘了刚才李先生说的,我们这服装,很好模仿,南粤那边你呆过,知道那边有不少小服装厂吧?其实南粤还不是最多的,还有几个省份,那种几个人、十几个人合伙的小服装厂更多,他们平时就是靠跟风赚钱的。”
  “前几年内地喇叭裤好卖,脚蹬裤好卖,他们就都做这个,后来裙子好卖,他们就都做裙子,款式、颜色甚至都一个样,只是没有商标而已。”
  “我们如果不快速布局,市场就会被别人先占据了,到时候怎么办?我们就只要东三省的市场了?东三省才多少人?”
  “那你说怎么办?”郭继杰懵了,这些问题他都没想过。
  李思华也饶有兴致的看着王浩安,这个年轻人比他想象中的更加优秀,这些问题,也是他想问的,看来王浩安已经有了答案。
  “我们需要招代理商。无论是代工生产,还是代理销售,他们都必须使用我们的品牌商标,扩大的是我们的产品知名度。等到代理合同到期,主动权依然掌握在我们手中。”

  “而且我们可以用很少的代价,就迅速占领全国市场,更可以向代理商收取押金,积累资金,壮大自身。”
  “李先生,马先生,对于我的这份规划,二位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吗?”
  “如果是我,我也会跟你做一样的选择。王先生的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就想出这些经营方案,很了不起。”
  马浩龙也不知道是真心实意,还是虚假客套,但王浩安就当他是真心实意了。

  “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扩张风险太大,一旦有一点差错,就会导致资金链断裂,从而让整个企业陷入停滞,血本无归。”李思华也点点头赞同。
  郭继杰其实也不是没想过资金的问题,但他当初觉得做得好了,可以找老豆借钱。要钱不给,借钱总行吧?
  可看李叔的意思,应该是不太可能,那么王浩安的方案,就是眼下最好的办法了。
  “我有一个问题,你现在招代理,如果代理商损害了品牌的利益怎么办,比如他们自己找代工厂。又或者代理商反水,集体投入其他品牌那边,你又将如何?”李思华问道。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看似厂家是代理商的老板,但如果代理商联合起来,一样可以反制厂家。
  比如他们某一时间同时宣布退出,厂家的货品必然会严重积压,市场上也买不到货,那么很快就会被其他厂家占领市场,之前的一切努力就白费了。
  “李先生,现在是我们的产品好卖,那么就先给他们一些甜头。拉一批,打压一批,让他们都乖乖听话其实并不难,大家合作的基础就是利益。”
  “我让他们看到赚钱的希望,同时用合同对他们进行捆绑,而且刚开始,我会压他们一笔保证金,这也是防止他们忽然反水的手段。”
  “当然,未来我还是要建立自己的门店,代理商终归只能是代理商,不是我们自己人。同时我会在同地区找两位不同的代理商,让他们相互竞争,也能一定程度上防止他们摆我们一道。”
  这些其实都是很常规的手段,这年月不讲规矩的生意人其实有很多,王浩安也无法保证所有人都会乖乖听话。
  但他不会让那些代理商有联合起来的机会,合同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他要阻止那些代理商相互熟悉,禁止跨区销售,理由是保证各代理商的利益,实际上是防止他们联合。
  代理商变成厂商的事儿不是没有,就像未来许多电子厂商,曾经都是做代理商起来的。他们拥有销售渠道,只要产品做出来,就不愁卖不出去。
  虽然成为厂商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但他们也都会看清楚了再入行,大部分最初转为厂商的代理商都赚到了钱,但也有将原本挣到的钱也亏光的。
  王浩安之所以有信心暂时控制那些代理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的合作伙伴是郭继杰。郭继杰是香江人,而且是香江郭秉雄的儿子,必要时候,王浩安就可以寻找当地政斧的帮助。
  至少在97年之前,郭继杰的旗号都非常好用。至于在那之后嘛,安杰公司自己的门店也应该建起来了。
  但肯定也一定会有不守规矩的,这点王浩安也没好办法解决,相比于扩张带来的利益,这些损失他愿意承受。
  李思华对王浩安的回答似乎并不是特别满意,但他发现王浩安看了郭继杰一眼,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也就没再继续问。
  签署合同的第二天,王浩安就接到银行打来的电话,资金到账了。李思华和马浩龙也告辞离开,但也给郭继杰留下了两个帮手,一个擅长财务,一个擅长管理,都是从南粤招聘的专业人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