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弄潮儿》
第42节

作者: 安国程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柿长,你来看看这份债务清单,一千多万啊,这纺织厂算是资不抵债了吧?你们说用企业来折算购买专利的费用,可我们怎么看是在空手套呢?”郭继杰手指用力的点着桌上的债务清单。
  王浩安眼观鼻,鼻观心,其实他觉得哪怕是资债相抵他也不亏。因为纺织厂那块地皮,在几年后可是卖出了不低的价格,冰城政斧也是这样解决了纺织厂的问题。
  纺织厂到手之后,王浩安完全可以过几年就将厂子搬到郊区,这块地皮卖掉,或者自己建造商业地产,利润至少能有上千万,甚至多等两年,利润上亿都不难。

  这一点他可没跟郭继杰说,所以郭继杰语气才会这么冲,因为觉得亏大了嘛。
  “企业的债务问题,当然是企业来承担,任何一家企业,都有一定的负债吧?而且说资不抵债有些过了,这家纺织厂价值一千两百万,而负债只有一千万多一点点。”
  “当然,我们本着友好合作的态度,会帮忙解决一部分债务,这样吧,之前我们提出来的条件,再加上工人工资由政斧补齐,这样够了吗?”
  郭继杰摇摇头:“不,库存的那些货物,我们都不要,所以欠下的材料款,政斧也要负责。”
  “这点我们做不到。我们将欠下的退休金也补齐,材料款我们绝对不能承担。而且你们库存的货物也可以卖掉折现,给市里,市里又有什么用?”
  李柿长过来的时候,就跟市里两位主要领导汇报过了,两位领导也给了底线,只要不超过底线,那就是功劳一件。
  而且两位领导还下了命令,这次事情必须谈成。只要这位郭总在冰城投资,那么很有可能拉来更多的香江商人投资,沿海好几个城市都是如此。

  一个纺织厂,市里其实负担的起,但类似纺织厂的还有很多,市里无法全部负担。
  郭继杰口才也不错,加上听从王浩安的建议,态度强势一些,谈判很快就占据了主动权。但是市里跟冰飞厂给的条件,还是让郭继杰不能满意。
  “政斧要为纺织厂担保,从银行贷款五百万,如果这条不答应,之前谈的全部作废!”
  谈判一直进行到当天晚上九点,在王浩安的暗示下,郭继杰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吃饭的时候,王浩安跟郭继杰依然不喝酒。王浩安很清楚,一旦喝多了,难免会说漏,或者稀里糊涂的情况下就签了合同,条件虽然谈妥,但是合同还是要仔细看过才能真正签署。
  回到招待所房间,郭继杰就忍不住说道:“这帮人都怎么回事啊,金额非得弄成这样,差那一块钱吗?”
  “我说过,你对内地的情况根本不懂。冰飞厂给你一百万,在领导心中是一个档次,是七位数,而少一块钱,就是九十多万,六位数,明白了吗?”
  冰飞厂最终答应给999999元rmb,差那一块钱,死活不同意。李柿长那边也是一样,承担4999999元rmb,同样可以说不到五百万。

  当然王浩安他们也没亏,冰飞厂也有一些缝纫机什么的,曾经这样的大厂子,就是一个社区,里面基本上什么都有,不过后来也停了,但缝纫机什么的还没有卖掉,如今也赠送给了服装厂。
  王浩安想的很清楚,纺织厂缺的不是纺织机,因为东北不生产棉花、蚕丝什么的,所以远距离运输过来这东西,再纺织成布匹,其实根本没什么利润,与其这样,不如直接将纺织机卖掉,空出来的地方放置缝纫机。
  至于原材料,直接购买现成的布料就好,制作出服装、床单、窗帘什么的,其实更加赚钱。
  不只是冰飞厂,还有好几个大厂子都有闲置的缝纫机,李柿长也答应了,肯定都给调拨到纺织厂,反正放在那里也没用,这样市里还可以少给一些钱。
  原本市里的心理价位是承担六百万的债务,现在降低到了不足五百万,多给一些缝纫机算什么?

  至于说市里担保从银行贷款,这更不是事儿了。政斧不准担保,这是政策,可下面同样有对策,打个招呼,哪怕不同属一个系统,银行的还敢不给市里面子?再说他们还有城市信用社呢。
  之所以李柿长肯答应这些条件,也是用心计算过,即使市里免掉五百万的债务,再贷款五百万,加上冰飞厂那一百万现金,纺织厂还是没有多少流动资金。
  这样一来,那个香江商人还不是要再带资金过来?那也就完成了吸引外资的目标,今年可是有不少任务的。
  再说花了五百万和一些闲置没人要的设备,就解决了一家拥有上千工人的厂子亏损问题,这也算是不小的功劳。
  如果这纺织厂继续没人接手,那每年亏损可能都不止五百万,甚至会越亏越多,到时候才是大问题呢。
  郭总不是还答应了,会介绍更多的香江同行过来投资,投资冰城的其他行业。只要有了钱,许多企业就能盘活,冰城的发展也就蒸蒸日上了。
  至于说给与三年免税,两年减免一半税收的优惠政策,这也是市里早就决定的,人家沿海好几个城市前两年就给这种政策了。

  虽然看起来是少了四年的税收,可这四年,纺织厂也不会再给市里增添负担了。更何况四年之后,纺织厂肯定也发展起来了,到时候能带给市里的税收会更多。
  虽然说李柿长年纪大了,已经不可能继续上升,但在退休前能给百姓留下一些实惠,以后别人还能念着他的好,他这心里也舒坦啊。
  这也算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吧?
  再说这种方案是他主导成功的,这成功经验怎么也要推广一下吧?远了不敢说,省里知道后,肯定会想办法进行全省推广,他的名声肯定会变得更加响亮。
  在这场谈判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孙兴才那边只出了不到一百万,加上一些闲置不用的缝纫机,就换回了那份价值连城的专利,等生产出来,他的功绩或许就能让他上升一步了。
  王浩安反正是不觉得亏,这专利他本来就没打算卖去国外,而且卖给冰飞厂,对老爸也有好处,至少老爸这个车间主任的位子今年肯定能到手了,虽然王浩安自己根本看不上。
  并且靠着这份专利,他不但换回了一家工厂,还得到了一百万现金。尤其是郭继杰此时也重新有了凌云壮志,打算签订合同之后,就让老豆派人来考察,他有信心再从老豆兜里拿到投资。
  这工厂有郭继杰百分之十的股份,而且还能增持股份,什么都没付出就得到了,他老豆应该能看到他的能力了吧?
  每个人都觉得赚了,这才是最好的生意。
  噼里啪啦~~
  鞭炮声在门外响起,屋里此时一张桌上,坐着三个人,三人面前都放着一份合同。他们的头顶上,有一条横幅:“祝冰城市政斧、冰飞厂、安杰公司三方合作签约圆满成功。”
  王浩安在之前就看过合同,上面的条款都没问题,倒是有好几个地方,他能够占到便宜,市里和冰飞厂的人都没看出来。
  刷刷刷,郭继杰签下字,然后交给旁人,继续签字。
  不到一分钟,三方合同签署完毕,三个人站在一起,在媒体面前合影留念。闪光灯不停的亮起,前面还有好几台录像机正在摄录。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