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泪不收》
第32节

作者: 青叔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本一听到莫敌的赞许,不由得有三分得意,说:“人数不多,四百多人,全在这里了。我们四百多人在富阳渡江后,一个个光溜溜的只有一条底裤,好不容易找了一些穿的,绕道回到桐庐,才发现第七军已经开拔,前往安徽。李宗仁长官任五战区司令,七军这也算是归建,东西全部拉走,一根柴火也没有留下。当地政府给我们筹集了一些物资,勉强够我们走到於潜,在於潜休整等候补充,补充完毕后,渡江北归建。我们在这里呆了几天,日子是越混越差,无粮无枪,无衣无着,惨不忍睹,具体你都看到了。这些日子,在这里闲来无聊,作了一首诗,你给我点点评评。”拿过一张白纸,面写着李本一的大作:“富阳一战突重围,战士冲锋不见归,万马奔腾无去路,钱塘江几人回。”

  “不错,很有长进,看来这些年,你一直没有忘记读书。”莫敌说。
  “我读书不多,所以这些年一直不敢放下书,有空读,笨鸟先飞嘛。”李本一笑着说“天纵你也来一首,我知道你武双全,做首诗应该不难。”
  “你以为我是曹植,能够做七步诗。”莫敌说。
  “我也不要你做七步诗,我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叫人去弄点酒,哪怕只是当地的黄酒,我们兄弟多少也要喝两口。”走到门口,李本一转过身子,说:“等我回来的时候,你的诗可得做好了。”
  莫敌大笑,竟然有作业布置,这位还真有才。拿起李本一的诗,翻来复去读了几遍,一股诗意涌心头,提起笔来,在李本一的诗作旁写道:“和李广兄《富阳一战》诗,莫敌,富阳一战鬼神悲,勇士纵横怒血飞,钱塘江里沉忠骨,鱼葬寒魄海为碑。”

  不多时,李本一回来了,说:“天纵还是你那些手下会来事,早准备好了,野猪骨头熬了一锅浓汤,把野鸡穿了进去,红烧兔子,爆炒鼠肉,加红焖野猪肉,把我那些兵全部勾引了过去,今天晚不醉不休。”
  “唉!你是真穷。如果不是我们一路打猎过来,今天岂不是连肉都找不到一丝。”莫敌叹道。
  没有听到李本一回答,抬头看去,这家伙正拿着自己的和诗,入定了!
  第四章 转战(六)
  有了莫敌送来的东西,1038团立即阔了起来。
  衣服内外一新,虽然都是日式,可摸着软穿着暖,闻着还有淡淡的太阳味,团营连级军官,全部配了日军的风雪大衣,大襟互衽,双排扣斜口袋,腰还有几个绊扣,穿一条皮带,配三八盒子,威风极了。下半身是日式马裤,套日军的大皮鞋,幸好头的帽子还是国军的,否则还能被人误会是日军。
  1038团的军帽,是从富阳前线带回来的,跳河渡江时,为了轻装,身只留一条裤子,可帽子一直不扔,他们知道,没有头这顶帽子,他们与老百姓没有什么两样了。岸后,找到什么穿什么,身五花八门,穿什么的都有,唯独这顶帽子是标准的制式服装。排成队列,走到於潜,唯一能证明他们国军身份的是这顶帽子。
  穿着日式皮鞋,1038团所有人都有百感交集的味道,岸后,衣服能找到,鞋子是真找不到,好在收了稻谷不久,禾草堆满了牛圈,广西兵都会打草鞋,每人给自己打了一双,穿着这双草鞋,走了这百多公里路。到了於潜后,草鞋成了引火的道具,化为灰烬。
  莫敌把自己头钢盔摘下,把里面的国军制式军帽取下,递给李本一,笑着说:“你的兵还个个留着一顶帽子,偏偏你这个团长一头的杂毛,乱得象个鸡窝。”

  “嘿嘿,我们杨俊昌师长不爱戴帽子,我们这些下属也见样学样,不戴帽子,团级以的都留大西装头,这段时间忙,没有时间理,长了一些。”李本一老实的说,接过莫敌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把乱蓬蓬的头发压一压,多少像是个兵。
  莫敌在钢盔里垫了块毛巾,直接戴在头,到也不显得难看,也不难受。行下效,说的是这种,杨俊昌是个老派军人,在桂系这些师长年龄最大,五十多了,广西讲武堂毕业,在满清时期当过辫子兵,不习惯戴帽子,在他的影响下,周围的人都不戴帽子。莫敌解开大衣,把身的勃朗宁M1910手枪连同武装带一同取下,递给李本一,说:“这套装相的给你,我佩了大半年了,没有用过,一到打仗的时候,还是我的大驳壳靠谱。你有空试试,看看还能不能打响,别真要派用场时用不,丢脸不说,丢命。”

  这回李本一没有接得这么爽快,说:“那你堂堂团长,不弄个道具装装相?”
  “装相我那里王八盒子多的是,这个枪给你装相,更搭配你的大西装头型。”莫敌笑道:“要不是看着你这一身尽是日式,怕让人误会成日本兵打你的黑枪,我连帽子都不会给你,让你长发飘飘扮风流去。”
  李本一接过手枪和武装带,解开大衣,扎在日式军装,两手抄起大衣衣襟,往后一扬,大襟飞起,动感实足。左手插腰,右手放在勃朗宁M1910手枪,脑袋昂起,搞了个造型。莫敌大笑,作出一副呕吐状,连叫:“这个样子,别在我面前摆,去你们杨师长面前摆,肯定能得好评。”
  勤务兵把吃的送了来,很简单,在火堆里放了三块砖头,加了一些木碳,架一个炒菜锅,里面是红烧野猪肉,晶莹透油的肉块配着红红的辣椒发出阵阵浓香,引人胃口大开。两个小碗,一坛本地的黄酒,古老的陶罐,面用油漆写着三个陈旧的大字:女儿红。这是传说的花雕了!
  这段时间,徐平在嘉兴一带弄了不少的好酒,莫敌也喝了不少好酒,开始喝时,觉得酸酸苦苦,酒味不足,有点本能的抗拒,多喝几次之后,才发现本地花雕酒味极纯,酒意更浓,如果说桂林的三花是冷冽的冬意,那本地的花雕是淡淡的春情。拍开泥封,把整个陶罐放在火堆边,不一会,酒香飘出来,是一种说不明白形容不出的味儿,捉摸不到,但是却又清清楚楚地氤氲在屋里。莫敌抽了抽鼻子,说:“是这个味,很纯,只怕窖在地下有年头了,我在浙江喝了不少黄酒,以这一坛最好。”

  李本一也有样学样的吸了两口气,不解的望着莫敌,说:“我怎么什么好味道都没有闻到,觉得有一股酸酸馊馊的怪味。”
  莫敌大笑,这位,虽然学习努力,却永远也改不了那份质朴的乡土气。
  1038团在於潜呆了这些天,今天第一次有了军营的喧嚣,李本一同意他们都喝点酒,还要陪好526旅的弟兄,一时间,军营杯碗交错,敬酒声,谢酒声不绝于耳,不多一会,响起了粤语的猜拳声。
  人气,这是人气,一个地方,从坟墓般的寂静到圩场式的闹腾,不需要太多的东西,有酒够了。
  1038团在於潜等了这些天,没有等来国军的补给,却等来了一身日本人的东西,士兵们觉得挺有意思。班长以下,全部是三八大盖,排长以,一律是王八盒子,子丨弹丨足够,不仅士兵身带了一百发,辎重队还有一大堆。1038团,仍搭成三个营的架子,只等补充人员一到位,是一个满编团。
  “我说李广兄,这么一伙乌合之众,你敢带着他们战场?”莫敌跟李本一碰了一下酒碗,心旷神怡的喝下碗里的酒,看着阴口阴面一脸不爽的李本一,莫敌忍不住的笑。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