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
第59节

作者: 庹政9
收藏本书TXT下载
  在过去的几年中,江城已经因为某些个人行为,某些恶性案件,获得了“暴力城市”的恶名,影响极坏。那些眼光短浅的后来者只看到眼前和个人利益,过分刺激政府和丨警丨察,肯定会招来强硬的扫荡。就象大海上的一条船,船上每一位乘客的疯狂行为都可能影响到另外的人,影响到整条船的安全航行。苏威胜绝不容许这些暴徒的个人行为可能影响他们整个行业的安全,一句话,他不能坐视不管,看着这些祸水把战争烧到他们身上。这个时候,经过考验的苏威胜不只是一个只知赚钱,摄取权力的江城大哥,他已经成为一位睿智远见,胸怀大局的伟大人物。他的帝国内部是安全有秩序的,但这远远不够,他决定在整个江城建立一种秩序和安定,建立黑社会内部的和平。这个时候,他已经具有这种实力。纯粹为了保护自己的王国,他挺身而出。

  他充分估计了这项任务的危险性和困难。首先,他派出局二做为他的代表,跟江城其它有实力的几位大哥分别会谈,作准备工作,摸清他们的态度,提出由一个松散组合的联盟划分势力范围,共同维持江城的黑道秩序和和平。但是现在黑道团伙多如牛毛,互相摩擦倾扎,野心勃勃地随时准备跟阻挡他们道路的人开战,不把这些麻烦制造者铲除或者威慑住,就绝不可能实现他的理想。他第二步指示局二调动各种力量,搜集江城所有黑道团伙的资料,尽可能详细。

  第一项工作反馈回来的讯息就不太令人乐观,程世一和陶春表示了明确的反对。程世一认为应该各人自扫门前雪,管理好自己的团伙就行了,他们不是政府,要为每一个同行考虑他们的命运,如果他们因为自己的罪行遭受政府的打击,那是他们活该。至于他自己,程世一相信经过一次严打后,他有足够的经验跟政府和丨警丨察周旋。这只能证明他是一个目光短浅,盲目迷信自己能力的人。陶春反对的理由跟程世一不同,他看到了划分势力范围的好处,并且能够明白苏威胜的远见和正确,但是由于这个计划是苏威胜首先提出来而不是由他来主导,在划分蛋糕的时候,他可能得不到他想象中那样大的一块,可能会受到亏待,因此反对。同时,他也认为自己跟他们不同,他身份特殊,他的父亲在江城是实权人物,所以也不急着整顿黑道秩序。付恒保持了模棱两可,他想从中渔利,但不想承担责任和风险,而且,他有些想法跟陶春一样,认为自己是安全的,不值得为其它人担心。只有张宪是苏威胜坚定的支持者。

  象历史上伟大的统治者和制定法典的人一样,苏威胜在制定计划时就对他的战斗队伍下了动员令,准备以武力来保证他的理想得以实施。在经过和局二,向思宇和刘成的认真讨论后,并且取得了周荣华和张宪的支持,苏威胜把打击的对象圈定为程世一。他是最明确强烈的反对者,他团伙的罪行是他们五个人中,最残忍,最下作,最令人恶心的,他本人的品性也是如此。他的团伙聚赌抽头,放高利贷,逼得很多人倾家荡产,妻离子散,酿成命案。伤害的对象,大多数是势单力弱的平民百姓。他自己也传闻**妇女,霸占别人妻子。这些行为被黑道兄弟蔑视,被丨警丨察痛恨,成为苏威胜和周荣华达成共识的基础。同时,他没有保护势力,或者说保护势力薄弱,出于对政府权力的敬畏,苏威胜暂时不考虑对付陶春和付恒。至于其它黑道小团伙,打掉再多,也不足以树立他的威信,立刻实施他的理想,徒然增添损失和被政府和丨警丨察关注,只要击败程世一团伙,其它小股的黑道团伙就会乖乖地俯首听命。

  开战之前,连局二和张宪都认为,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争,他们上一次对阵丁鸣,苦战一个多月最后也是仅仅获得了一场名义上的胜利,对付势力雄厚的程世一,他们都做好了长期战争的准备,准备接受惨重的损失,但是事实证明,他们完全没有跟上苏威胜的步伐。
  战争打响后,立刻呈现出一面倒的局势。苏威胜集中他和张宪的全部战斗队伍,迅速扫荡了程世一的所有赌场,然后,所有的战斗队伍据守在江城各个主要路口的茶馆,美发店和苏威胜的工地,全副武装,他们旁边毫无例外都有一到两部公用电话,还有从建筑工地抽调出来的货车,拉上严实的帆布,当他们接到战斗命令时,可以迅速调动集中,在城里任何成为战场的地方形成优势兵力。程世一根本无法在市区内组织有力的反击,他的队伍刚刚聚结,几辆货车就呼啸而至,头戴建筑头盔,挥舞钢条的敌人从车上跳下来,把他的战斗队伍全部击溃,打残。程世一撤出江城,退到郊区,但依然无法逃过苏威胜的打击,几乎每一分钟他都担心暴露行踪,听到货车驶近的凄厉声音。货车和电话,是这一场战争中苏威胜团伙的两样利器,局二坐镇在装有三台电话的威胜公司总部,统筹指挥全局,得心应手。开战后第五天,付恒宣布参加战斗。他审势度时,确认苏威胜必胜无疑,他必须要分享这个胜利果实。苏威胜和张宪自然表示了欢迎。一个星期后,程世一团伙中的一位核心骨干蒋仕峰宣布脱离程世一团伙,自立门户,另一位得力干将刘新川跟着表示支持。苏威胜接受了他们的投降,大势已去的程世一带领剩余的残兵败将远走西安,战争结束。

  准备充分,全力出击,作战坚决,苏威胜的战术再次被充分证明是正确的,他们大获全胜,所有的黑道团伙震撼于苏威胜张宪联盟表现出来的强大战斗力,毫无例外地表示臣服,几天后,一个由苏威胜主导的黑道大联盟正式成立,苏威胜公平地按照各自实力划分地盘,尊重每一位大哥在自己的地盘内的绝对统治,互不侵犯,但同时,他们必须承担维持和巩固黑社会的和睦稳定的责任。虽然还有一些大哥心存不满,或者觉得自己的实力和应得利益被低估了,地盘划分略有不满,但所有的与会者最后还是接受了苏威胜的意见,宣誓结盟。总的来说,他们得到的超过了他们目前所拥有的,他们依靠这个联盟的整体合作力量,瓜分了整个江城黑道市场,剥夺了其它小的黑道团伙生存空间,扩大了自己的势力,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他们是诚心诚意地接受苏威胜的倡议,心怀感激但并不表达出来。并且,他们准备坚定地维护这个盟约,尽到他们每个人的责任。维持一个有秩序的黑社会,对于他们这些利益既得者,阻击野心勃勃的后来者,是完全必要的。

  这一战奠定了苏威胜对江城黑道无可争议的统治地位,成为大哥中的大哥。同时,这场战争也是苏雪峰一个大显身手的机会,在刘成的带领下,他冲锋陷阵,战无不胜,并且有勇有谋,俨然是一个初露锋芒的拿破仑。苏雪峰展露他过人才能的同时,还显示了他对敌人的残酷无情,这正是苏威胜作为一个征服者唯一缺乏的。
  从此以后,除了偶尔发生一些有时会致命的小事件和小误会外,江城黑道完全回归到一种和睦,平静的气氛中。每位大哥都在各自的地盘内用心经营,闷头发财。后来,民工潮渐渐兴起,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江城以外,吹响了扩张的号角。这是一个不错的进攻方向,可以避免彼此之间的血战,又可以挣到更多的钱。在这场开疆拓域的竞争中,威胜公司依然捷足先登,领袖群伦。他们的建筑公司有天然的优势,他们的工地迅速成为江城人的据点,所有的建筑工人在需要的时候,都可以成为威胜公司的战斗队伍。只要给这些穷苦,身在异地的老乡一些关心和利诱。同时,审时度势,一遇上有真正的有实力的对手,掉头就走,首先去抢占那些黑道团伙发展不够成熟强大的城市市场,极短的时间内,他们就拥有了数目极多的工地,资金和管理人才极度紧张,依靠向思宇和刘成,才勉强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苏威胜的支持下,向思宇开办了他独立的律师事务所,合作的律师交纳的管理费用比同样的律师事务所要高一些,但他们在处理案子时,会得到更多的帮助,增加胜诉的机会,加上向思宇个人品性和背景的吸引,短时间内他的律师事务所就人材济济,在威胜公司管理人员特别缺乏的时候,他麾下的律师甚至客串过短时间的工地管理。

  刘成的保安学校也终于开始赚钱了。保安行业的发展,威胜公司的发展,是两个最重要的原因。即使招生严重不足,处于亏损时,苏威胜也没有放弃这个企业,并且为它提供尽可能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从保安学校毕业的学生,经过考核,很大一部分自愿加入威胜建筑公司,奔赴各个城市的工地工作,尤其是那些从苏家湾来的苏姓子弟。

  局二的工作也卓有成效。他现在成了江城的黑道名流,一些小的黑道团伙冲突和黑道纠纷,甚至不用他亲自出面,传过话去,双方就会按照他的意思和解,做为苏威胜的代言人,他在很多时候拥有比陶春付恒他们更大的影响和权力。他和刘成,都是江城黑道人人凛遵的大人物,黑道大哥。
  但是三驾马车中,取得最大成绩的还是向思宇。他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苏威胜的慧眼独具和远见卓识。他们刚刚起步的时候,局二和刘成绝对想不到这个儒雅书生能够在他们团伙中能起多大的作用,但是事实正如苏威胜说的那样:“一个挟着公文包的律师远胜一百个最能打的兄弟。”在几次战争中,和战争后的善后工作,以及平时维护团伙安全,解决团伙出现的难题,向思宇都发挥了别人无可替代的作用,就算对他心怀不满的刘成,在这一点上也心服口服。

  向思宇的工作没有超出他的专业范畴,但重心转向围绕如何为公司服务上来。一切与法律有关的官员都是他进攻的对象,他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为威胜公司尽可能多地笼络保护势力,尽可能地保障公司和公司每一位兄弟的安全。具体来说,如果有执法机关试图针对威胜公司展开某种打击,他就要阻击他们,引导公司躲避他们,至少也要减轻这种打击力度。如果一位公司的兄弟违背法律被逮捕,那么,他就要努力让他逃避法律的惩罚,实在不行,也要尽可能把惩罚减少到最小。这只是宏观和微观上的区别,目的相同。对于前者,还要再等几年,当政府对于黑道团伙的变化引起重视时才会出现。大部分执法机关总是缺乏必要的警觉和前瞻,慢上半拍。

  在他进行对公司兄弟的营救工作时,首先进攻的对象必然是丨警丨察。他是公司内部第二个知道苏威胜和周荣华关系的人,但是苏威胜绝不允许他为一些小事去打扰这位丨警丨察局长。周荣华也肯定会拒绝。所以向思宇有一段时间的工作转向了丨警丨察局中的中层干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