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的奋斗》
第12节

作者: 厉阳
收藏本书TXT下载

  对刚走进社会的他们来说,还是比较单纯的,对脾性就能成为朋友,他们的友谊一直保持到毕业。
  胡佑民跟着陈国梁去摆过几次地摊,在他家附近的一条夜市街道上。夜市的摊位看似谁先到谁先摆,实际上不是这样。
  事先都和市场管理和城管定好了,交了相关费用的。如果哪个冒失鬼去占个摊位摆上了,且不说原摊主撵你,城管也会来找碴,将你赶走或者没收你的东西。
  陈国梁卖的是旧衣服,用后来的话说是洋垃圾服装。洋垃圾服装是社会上俗称,一般是指进口的二手服装,或者是以走私、夹带过来的服装。
  也有说法认为洋垃圾服装出自国外的垃圾场甚至医院停尸房,而且在这些洋垃圾服装上潜藏着各种境外病害和传染源。
  洋垃圾服装一直以来都严禁入境。这些出现在市面上的服装都是未经检验检疫偷运到我国的。

  这些洋垃圾一般都是按斤论价,成本低廉,运到市场后则以每件十元左右的价格出售。
  服装上有污渍、霉点,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有的衣服甚至已经腐坏,一般一块钱一斤。
  商家打货回来,挑挑拣拣,稍作处理就摆出来卖了,其中三分之二成为摊位上的商品,还算暴利的行业,所以即使有悖道德法规,还是有很多不法商贩在买卖。
  陈国梁算得上有良心的奸商了,他从广州进货,他挑的是好点的,价格也贵些的旧衣服,要二块钱一斤。
  旧衣服进回来后先分类挑选,分三类:一是比较好的,二是基本上能穿的,三是太差卖不出的。

  将前二类衣物进行二次消毒清洗,先用开水烫洗一次,再用消毒液漂洗一次,晒干后用电熨斗熨好,贴上自制的假商标,用塑料袋封装好,说是服装厂仓库积压服装,
  好的一件卖三十元以上,一般的卖十至二十元一件。第三类就保本卖到拖把厂做拖把。
  这样除掉成本,他平均一件衣服能赚十元左右,一个晚上运气好可卖七、八件,最差也能卖二、三件,比上班簇强多了。
  清洗的时候能从衣服里翻出钱币,有韩元、日元、美元、英磅、还有一些不知是哪国的钱币,最多的时候一件衣服里能翻到十美元,这些意外之财加起来也不少,有时抵得上货款了。

  在一个周六晚上,和刘心远约好去陪陈国梁摆地摊,十一月份了,天有点冷,出来逛街的人不多。
  光顾他摊位的大多是对穿着不讲究,也没法讲究的民工,身上的衣服实在没法穿了,才到他这样的地摊上买几件衣服。
  陈国梁不喊价,自然还价的空价小,一些民工对比了很摊位后,大多是在他这里买。
  民工最不值钱的就是时间和精力,有时买东西为了省几毛钱的差价,可以多跑二、三里路。
  今天卖了三件衣服,赚了二十多元。现在十点多了,街上没什么人了,他们开始收摊回家,衣摊很简单,几个用自来水管组装起来的挂衣架。
  收起来放到三轮车上,几个人推着三轮车往陈国梁家走去,只有十多分钟的路程就到了。
  三人中只有陈国梁的口袋伙实些,平时聚在一起吃喝都是他买单,这次他买了许多带些毛豆、鸡架、卤猪耳、卤鸡爪、花生米之类的下酒菜,三瓶白酒,准备回去喝个尽兴。
  陈国梁的父母是在一个厂上班,要二班倒,为了不影响对方休息,他们选择了同时上白班或夜班,胡佑民是选在他父母上夜班才去的。
  三人摆好酒菜,打开录像机,放了一部带情节的带子,开始边看边喝、侃大山。
  几个人中陈国梁是属那种没心没肺的,虽然是做生意的,但人实诚,刘心远性格有点内向,识大体,但有点小气,爱计较一些小事。三人聊天时,一般是陈国梁吹牛,刘心远附和,胡佑民在边上呵呵。
  陈国梁家有好多录像带,国产的、港台的、西方的,还有很多儿童不宜的,是到广州进货时夹在衣服里带回来的。
  开始放的是带有故事的,到后面是西方大片了,都是些没有前奏、没有故事情节的世纪大战。
  胡佑民第一次看这种玩意,看得他面红耳赤、口干舌燥,带级别的还好点,有故事铺垫,半遮半掩。
  对短兵相接的战斗,虽然刺激,却易乏味,对一些变态的情节,他很反感,觉得恶心,不知我们的胡同学是传统、还是缺乏欣赏水平。看了几次,他不想看这类录像了,陈国梁便找些港台枪战片来看。
  他家是一栋小平房,是一室一厅一卫一厨的格局,带一个小院子,这在城里是很难得的,据说他们这里很快要拆迁了,可以补很大一笔钱,也可以补房子。

  一般是补五层楼房的半个单元,也就是说二房二厅一厨一卫的房子可以补五套,到时光这些房子出租都是一大笔收入,中国的拆迁政策让很多人一夜之间暴富。
  家里没有床,卧室和客厅都有一个大土炕。胡佑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土炕,房子有多宽,土炕就砌多宽,三面靠墙。
  客厅的大炕有近四米宽,并排可睡七、八个人,炕上有一个方型餐桌,不到五十公分高,可以盘腿坐在炕上吃饭,睡觉时将餐桌拿下来。家里没暖气,靠火炕和烟筒取暖。
  喝到转钟一点多,还有半瓶白酒,大家都有些醉意了,便提议不喝了。大家手脸都没洗,酒菜也不收拾,爬上土炕准备睡觉,看录像和电视机还开着,胡佑民准备去关,陈国梁不让,说边看边睡。

  晚上睡觉土炕上是不铺棉絮的,也没有垫单,只铺有一层地板革,来自南方的胡佑民第一次睡这样的土炕,开始有点不适应,硬硬的土炕硌得慌,好在年轻,加上看录像看得晚,太困了,很快睡着了。
  习惯早起的胡佑民,到院子里打了一套拳,见他们睡得香,便没叫醒他们,关了录像和电视机,推上自行车,掩上院门回厂里了。
  因为是星期天,厂里只有门卫老梁,他和老梁打了个招呼回到宿舍。太阳升起来了,照在身上暖洋洋的,他搬了把椅子坐在门口,看起书来。
  他是代入式阅读,就是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或书中的主人公,在一些场景中思考自己会怎么做?是不是唯一选择?有哪些漏洞?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的阅读能产生不少共鸣,也有很多迷茫,但比别人领悟的更多。
  现在胡佑民考虑最多的是赚钱的事,他大量地阅读也是想从中找点发财的灵感,想到了许多点子,又一一被他否决,不是难度大,就是不现实。
  靠卖苦力赚点辛苦钱更发不了财,违法的买卖他更不可能去做,那是他做人的底线,不是他胆小,是不想过那种受到良心谴责,担惊受怕的日子。
  他也想摆一个陈国梁这样的地摊,如果陈国梁算个体户的话,这是他第一次对个体户近距离的接触和了解。

  时间自由,挣钱多,头脑灵活,目光敏锐,能吃苦,善钻营,但大多时候没有原则和底线,没有长远目光,更没有规划,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他想了很久,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个体户所从事的行业大多技术含量小、进入门槛低,基本上靠信息不对称、投机取巧、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等赚钱。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