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第32节

作者: 林山
收藏本书TXT下载
  “我受不了了。局长,你把监控关一会,我下去会会他!”霍达在监控室看了几班审讯工作毫无进展,着急上火的说。
  霍达虽然没有明言,但在警局的每一个人都知道“关监控,会会他”是什么意思。
  “不行!我们要依法办案。再说现在各方面对刑讯逼供监督的比较严,而且就算我们取得了口供,也会被认为是非法证据而排除。”第一副局长朱云良在局长邵鹏没有开口之前,抢先说。

  目前市局的政委位置正在空缺,而第一副局长朱云良是该位置最有利的竞争对手。在没有坐上宝座之前,朱云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领地内发生不受控制的意外。哪怕当着局长的面,抢先答复部属是一种僭越行为,朱云良也在所不顾了。
  “我敢用我二十年的警龄保证,这个叫李基的就是杀人犯!”霍达不服气的说。
  “再审审吧。刑讯逼供,终究不是好办法,而且就算李基承认是他杀了两个人,单凭口供,我们没有其他的证据,还是定不了他的罪。”邵鹏局长一锤定音。
  “那现在怎么办?如果李基一直不开口,难道拘留之后再放了他不成?”霍达黑着脸问。

  没有人能够回答霍达的问题。警方办案是有严格的时限要求,如果时间到了取得不了关键证据,那么警方只能放人。但是,让罪犯逍遥法外是每一个丨警丨察都不愿意看到的。
  “程教授去哪了?”霍达问。
  “程教授去了回水沟中心现场,说是再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邵鹏内心深处一直在期待程教授那里有“神迹”一般的发现。
  “回水沟中心现场?”霍达的眉头皱了起来,脸上阴晴不定。长期以来,自己把破案的希望寄托于口供,走的是“先供后证”的路子,但程教授显然走的是“先证后供”的路子。
  至于两种办案路子那种对定案更有好处,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不过,很明显的是,“先证后供”的方法更考验破案人的智慧和能力。
  霍达仔细的把那天在回水沟现场勘验的过程又想了一遍。霍达实在想不起来在自己的缜密安排下,现场还会有什么疏漏之处!
  霍达使劲摇摇头,将心中的不良情绪驱逐出去,心中暗暗发誓:“两种破案思路,我们来个较量吧,看看是先让李基开口还是先找到定罪证据!”
  ~~~~~~~~~~~~~~~~~~~~~~~~~

  回水沟凶杀现场
  程教授坚持没有完美的犯罪。凶杀现场一定还有线索,只是还没有找到。
  就这样,在大队长霍达着急上火的想办法突破李基心防的时候,程教授却驱使我和李传宝、朱培培再次来到怪石嶙峋的回水沟凶杀现场,在石块间、杂草丛、土旮旯里寻找我们也不知道是啥的线索。
  这是一个纯粹碰运气的活。
  我们就像是在乱石中寻找一根绣花针,眼睛像扫描仪一样,在各个犄角旮旯扫来探去。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长时间单调枯燥的工作,让我不仅腰酸背痛,更头晕眼花。如果不是程教授率先垂范,如果不是看到一个年过花甲、不良于行的老人尚且拄着拐杖在蹒跚的寻找,我相信我是熬不住的。
  “哎……”李传宝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有些无奈有些懊恼的摸出自己的香烟。按照他的本心,此时他更愿意在审讯室内和李基正面交锋,而不是在这里低头勘察可能什么也没有的现场。

  见我走过来,李传宝把普皖香烟递过来。我本来不抽烟的,此时却非常想抽,接过香烟,抽出一根,点上,我和李传宝把整个身体藏在大石头的后面,躲开程教授特别是朱培培那双无时无刻不紧盯的眼睛。
  “你们在干嘛?!现场不允许抽烟!”朱培培不知道从哪个角落转过来,真是越不想见越是报应的快。
  “你干嘛?我们就抽了一根。”李传宝声音低了至少八个档次,一边说一边把烟头胡乱在大石头上撵灭,随手扔在地上,以示自己是知错能改的好孩子。
  “你还抽?抽烟对身体不好!”朱培培八婆一般双手掐着腰,正午阳光穿过她披肩的秀发刺入我的眼睛,让我脑海中突然蹦出了“阳光女孩”的词。
  “还抽!还抽!你还抽!”朱培培不依不饶,伸手就要来抢我的烟。
  “别动!我在破案!”看到李传宝灭烟扔烟头的那个动作,我就想到了什么,但是一时间脑子却又是一片空白。

  “你说,如果你是凶手,你在剧烈的动作之后,或者杀人之前,你会怎么样?”我喃喃自语。
  “抽烟?”见我有些痴狂的盯着自己手上的烟头,朱培培不确信的回答我。
  “对!抽烟!培培,你真棒。”我想到了:“凶杀现场有三种脚印,我们假设其中一种是死者的,那么有两种就是犯罪嫌疑人的,换句话说,至少有两个犯罪嫌疑人。”
  “那又咋了?两个人都不抽烟,不是很正常?所谓人以群居,物以类聚!”朱培培没好气的看了一眼李传宝,似乎觉得李传宝这个恶棍把我带坏了。

  “找,找烟头。我保证这附近一定有烟头!”我没有解释,激动的下结论。
  回水沟凶杀现场
  在我的安排下,我们三个人从车辙印为起点,沿着进入回水沟到达发现尸体的道路为勘察路线,向周边拓展各自拓展三米为勘察半径。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三个人一字排开,如同如同饿着肚皮的狼,贴在马路上,一寸一寸的搜索。
  十几分钟过去了,一无发现,但我们依然坚持,依然地毯式搜索……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
  “这里!发现一枚!”李传宝率先喊道。我跑过来,见到距离车辙印七米的地方有一枚陈旧的烟头,香烟抽了三分之二,剩余三分之一的样子。
  “会不会是过路的司机留下的?”朱培培望着川流不息的车流,问道。
  我没有说话,在手上反复比拟几次抽烟的动作之后,无可奈何的说:“你说的有可能,但也有可能是罪犯留下的,先提取了再说。”
  沿着车辙印我们再也没有找到其他的烟头。这让我很疑惑,怎么会只有一个烟头?最起码有里两个以上烟头才对啊?
  确定车辙附近找不到东西了后,我们开始深入回水沟,这时候,我们三个人的好运气似乎用光了。

  “为什么不试试侦查试验?”坐在远处大石头上的程教授,扶着眼镜,微笑着对我们说。
  “侦查试验需要市局审批,而且我们试验什么?”乖乖女朱培培几乎是下意识的脱口而出。
  程教授只是笑而不语,我在程教授的目光中捕捉到了什么,不确信的问:“你是说模拟?”
  顺着程教授的思路,我的大脑仿佛被大凿子凿开了一个洞,各种想法纷沓而至。
  “死者无非两种情况。一是死人抬进来,二是活人押进来。咱们先死人后活人。”
  “罪犯无非也是两种情况,一是老烟枪,二是很少抽烟的。我们先老烟枪开始。”我的大脑越来越顺,内心大有一种长啸山林的冲动感。
  很快,我和李传宝笑不出来了。大太阳的天,大中午,我和李传宝抱着一块几十斤的大石头,一步一挪的走在崎岖的回水沟里,一边走,我们一边模拟掏出打火机点烟,过一会道:“我抽完了,我扔了,左边草丛,茅草处,重点区域。我又抽烟了……我又扔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