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军眼角不自然地抽搐一下,心里暗骂鸡贼,这小子果然有备而来,事情调查得这么清楚。
不过既然说开了,高军也就不再藏着掖着:“你说得对,双轴车床对我们二厂的作用很大,我不可能让给你!”
王朝阳道:“如果我让你们的普通钻床达到0.03毫米的精度呢?”
高军眼睛一睁道:“这怎么可能?”
王朝阳道:“有什么不可能的?国产机床的精度不高虽然是事实,但公称精度也在0.03以内。”
高军听得直摇头:“公称精度跟实际精度是两码事,公称精度是写在说明书上的数字,实际很难达到的!大侄子你还是太缺乏经验,如果这就是你的想法,那我劝你可以打住了……”
王朝阳道:“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呢?带我去车间一趟吧!”
高军想了想,还是同意带王朝阳去车间,不过并不认可王朝阳的想法。国产机床的公称精度的确小于0.03毫米,但那纯理论层面的,实际加工很难实现,这在机床界几乎是共识。
南阳机械二厂有着浓重的国企风格,车间格局特别大,是红星厂的两倍,分布在车间里的设备也非常多,不过绝大多数设备都落着一层厚厚的灰尘。
经过这些设备时高军老脸泛红,他前面说二厂的效益很好,其实是假话,这些落灰的设备就是证明,好在王朝阳也没多问。
来到车床区域,十二台七四年生产的车床排成两排,破旧的名牌上依稀看到“沈阳第一机床厂”的字样。
作为国家级别的大策略,机床生产是“一五”期间就确立的重点。当时在全国范围内扶持十八家骨干企业,被称为“十八罗汉”,是共和国初期辉煌成就的基础,鼎鼎大名的沈阳第一机床厂便名列其中。
这种机床的衍生产品,即便在王朝阳所在的后世仍然活跃在一些加工类民企的车间里,但眼前这些初代机就只能在博物馆中看到了。
所以看到这一幕时,王朝阳忍不住一阵唏嘘,不过紧跟着就凑近机床,开始认真地研究起来。
这种机床的原理非常简单……至少在王朝阳眼中是这样的,三相电机提供动力,皮带将转速和扭矩传递至变速箱的输入轴,输出轴与机床的主轴连接,提供加工动力。
影响加工精度的主要结构包括变速箱的输出轴,以及输出轴的齿合结构,还有便是整个刀架的滑轨机构。若想改善加工精度,便要从以上几点入手。
在王朝阳研究机床的时候,高军却在观察王朝阳。
进入车间之前,他觉得王朝阳就是一个巧言善辩的滑头,进入车间后却像变了个人似的,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那种专注力绝不是普通年轻人能具备的。
原本以为提高机床精度的想法是天方夜谭,但见到这种状态的王朝阳,高军心里升起一丝希望,若前的年轻人真有办法,那可是帮了他大忙!
十五分钟过后,王朝阳收回目光,转身对高军道:“机床虽然有些年代,但底子都在,精度可以提高到0.03毫米。”
高军心脏突突直跳:“怎么提高?”
王朝阳道:“毛毡纸,清洗液,润滑脂,再叫两个维修师傅来,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完成。”
高军在不多问,立即去维修班找来两个师傅,毛毡纸拿来一大摞,润滑脂一罐,清洗液更是直接提来一大桶。
按照王朝阳的吩咐,两名维修师傅先用毛毡纸将机床的主要传动机构的浮灰和油膜擦掉,然后用清洗液冲洗。其中刀架滑轨和输出轴的花键轴需要拆卸下来才可以清洗,比较耗费时间。维修师傅本想图省事,在装配状态下清洗,但王朝阳没有同意,理由是那种方法清洗得不彻底。
清洗结束后,需要涂润滑脂,不过就在两名师傅准备开始时,王朝阳却将他们叫停。
“润滑脂什么型号?怎么没有包装?”王朝阳问道。
“散装的润滑脂,杂牌子,没有包装,这有什么关系吗?”高军回答,润滑脂这种东西属于消耗品,有牌子的润滑脂价格不菲,杂牌子却非常便宜,为了降低成本他们一直用杂牌润滑脂,一直也没出过大问题。
“问题很大!”王朝阳眉头皱了起来,来到主轴花键前道,“仔细看花键的齿面,上面有一些细微的斑点,原来我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现在看来问题就出在杂牌润滑脂上。”
高军也注意到了齿面上的斑点,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润滑脂会腐蚀齿轮?这不大可能吧?”
王朝阳道:“润滑脂不会腐蚀齿轮,但润滑脂中若含有卤族元素,则会在齿面诱发电化学腐蚀……”
卤族元素?电化学腐蚀?高军听得一头雾水:“啥意思?”
王朝阳只好简单地说道:“就是润滑脂中含有某种元素,会诱发齿锈蚀,如果我猜得不错,机床的使用手册里应该有明确说明。使用手册还找得到吗?”
高军立即吩咐维修师傅去找,这批机床的购入时间很长,使用手册早就找不到了,不过近似型号的却可以找到。
拿到使用手册,高军捻了口唾沫立即翻找起来,最后终于在“保养与维修”章节中找到润滑脂的型号选择方法,里面明确地写着,严谨使用含有卤族元素的润滑脂。
“早让你们看看手册,一个个都稀里糊涂的……”高军朝两名维修师傅发火。
“厂长,我们连字都不认识几个,这厚一本手册怎么看啊……”
“就算看了,我们也不知道卤……卤族元素是啥啊!”
两名维修师傅解释道,这个年代有知识基础的工人不多,多数都是从最底层一点一点爬上来的。
高军也是汗颜,其实甭说维修师傅,就算他这个当厂长的也没有多少知识基础,卤族元素究竟是啥也不知道!
王朝阳接过维修手册,简单翻阅一遍道:“KZ105型润滑脂是厂家推荐型号,104或者107也可以使用,你们现在手上有哪种?”
“有104!”一个维修师傅立即回答道。
“好,那就先用104吧!”王朝阳道。
KZ104号润滑脂被取回来,王朝阳又强调了几点润滑脂的使用要点,两名维修师傅这才开始重新组装机床。
润滑脂涂好,部件组装完毕,高军心中的期待更加强烈起来。王朝阳看起来年轻,但似乎真的很懂机床,这样一来机床的精度真能达到0.03吗?
精度需要实际来检验,高军脱掉外套,准备亲自动手。他虽然是厂长,但机床操作得非常熟练,棒料夹持,刀架调整,中心孔对正……一看就是真正干过基层工作的人。
试加工的样件是轴,轴径16.55毫米,切削量由刻度盘保证,高军操作机床一连加工出五根轴,然后当场拿起千分尺来测量。
测量结果分别是16.54,16.58,16.52,16.55,16.56,看到这一串测量结果,高军当场就激动起来。
“成了!精度真的提高到0.03毫米以内了!朝阳,你小子真够可以的!”
“没什么,其实都是基础知识罢了!”王朝阳道。
“你认为是基础知识,但却帮了我的大忙!我们现在加工的那批活儿,就因为普通机床精度不够,才不得不依赖那唯一一台双轴机床,导致效率非常低,都快愁死我了!现在可好了,任何一台机床都能达到这个精度,我们的效率可以提高十二倍,整整十二倍啊!”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