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
第1节

作者: 夏晓光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9-02-15 11:11:27
  01:童年往事
  1979年,我出生在河北省藁城的一所小村子。我们乡下的教育很不正规,从小就没上过什么幼儿园,村子里也没有正规的幼儿园。别人开始读小学的时候,我们的“幼儿园”才开始了。我们村里要求,7岁的孩子入学,必须读完“小学前班”和“大学前班”,才可以升至一年级。
  两个学前班,一下子就耗费了两年青春。读初中的时候,我们整个乡镇都是一样的规矩,同班的人和我也是同龄。当我考进县城中学的时候,比同班同学都大了两岁。本来是高一新生,别人一看我年龄,以为我是毕业班的。
  小学老师们对这件事的解释振振有词,他们说孩子上学,从小打的基础最重要,没有学前班坚实的基础,到了一年级就会跟不上课。就用这样的方式让我们打基础,学习从“1”写到“10”,足足就学了三年。学习写a(啊),o(哦),e(鹅),也学了三年。
  我们乡镇每年都要进行学习成绩评比,我们村子的校长想出的这项“良策”。他们在学校设置一个学前班,本来7岁的孩子应该读一年级,他让7岁孩子入学读学前班,8岁再上一年级。这样以来,学生们读一年级的年龄无形中被提高。
  孩子们只要大一岁,比小一岁的学习能力更强,有利于让他们的学习成绩在乡镇里名列前茅。该小学的成绩排名一下子上去了,乡镇里还给校长颁发了奖状。这样的策略被其他学校发现并且效仿,整个乡镇的入学年龄都提高了的时候,我们村子的成绩又跌落了回来。
  我们校长又动了脑筋,再设置一个学前班,分别叫小学前班和大学前班,这样又把年龄提高了一年。当其他村子里的学校开始效仿的时候,这边的成绩又被拉了回来。最后的结果,整个乡镇都在小学设置了两个学前班,把孩子实际读小学的年龄无形中提高了两年。我的大好年华就这么在摇篮里被扼杀了两年,本来是70后的尾巴,却和80后一起走向社会。

  日期:2019-02-15 11:13:43
  刚入学的时候,便有高年级的学生过来找我们玩。大孩子找小孩子玩什么?讲出来很有意思。大孩子喜欢抱着小孩子们“举高高”或者“转圈儿”。这种游戏是大孩子把小孩子的身体抱起来,原地抡起来转圈儿,小孩子们都喜欢玩刺激,感觉大概就跟欢乐谷的项目差不多,小孩子们兴奋的尖叫。
  高年级的学生干活儿也是有要求的,他们不要钱,却要求孩子们叫他们一声“爷爷”。其中有几个小孩子,一直追着人家喊“爷爷”。我记得班内有几个同学,每次在外面遇到人家后,也主动叫一声“爷爷”,然后说:“我想让你抡我一会儿。”
  一开始,这帮大孩子们觉得占了便宜,被人喊了爷爷。越玩越起劲儿,又说:“你们跪下,再叫两声姥爷!”
  这帮小孩子们哪有辨别能力,又急忙磕头,叫了“姥爷”,换来了给他们的感官刺激。时间久了这帮大孩子也玩得累了,觉得对方叫爷爷并不走心,反而让他们费了吃奶的力气,他们忽然认为自己吃亏了。
  当这帮小孩子再去喊爷爷的时候,他们都主动躲着。这件事还是被老师知道了,那帮大孩子被校长开大会批评,还挨了老师的教棍儿。
  所谓的教棍往往都是一根小木棍,平时指示黑板用的,关键时刻会对学生给予一些教训。高年级的大孩子们被老师要求双臂撑开站着,累了也不能放下来,咬牙坚持才行,否则就是一棍子。尽管不是巨疼,也是一种很有力度的体罚。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有了新班主任。班主任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士,接我们班对时候,她家小孩子五岁了。那时候人们结婚都早,她人很善良,在教学中也出现过一些有趣的问题。
  往往成绩好的人才有机会成为班干部,我们班却是很有意思的。刚踏进一年级的时候,要选出班委会成员。班主任选班委的方法很幽默,班长和副班长选的都是尖子生,这些没有什么异议。选组长的时候问题就大了,她按照成绩往下排。
  由于刚进一年级,考分数最高的往往是尖子生,接下来要数那些上一届的留级生。那些人刚刚学过一遍,尽管不是多精通,但比刚学的好的多。大一岁的孩子,字也写得相对成熟一些,我们选出的组长都是上一届的留级生。
  这帮人刚读完一年级,又重新读一遍,人、口、手、上、中、下,这几个字人家早就会了。我们才刚接触,正在熟悉中。
  班主任一看人家比我们更早写出汉字,见到有这等人才立刻委以重任。留个留级生全部成了组长,这帮组长到了二年级成绩就倒数了,他们却一直干了六年组长。周一到周六,分别由一到六组负责打扫卫生,当时我们叫做“值日”。当初没有双休日,我们每周上六天课。
  组长的权力可不是“值日”那么简单,在班主任的授权下,组长负责检查小组的作业,看组内谁顺眼就给得优,看谁不顺眼就得差。谁得罪过他们,干脆就让重新做作业。有时候这帮混蛋们自己不写作业,让人替他们写,谁替了他就会被评优。
  班内的卫生委员脸上一直挂着鼻涕,有一次学校开大会,校长讲话的时候心血来潮突袭检查卫生,把各班的卫生委员叫到台上。这么一次,我们班的卫生委员就被撤职了,班主任觉得我长得还比较白净,就把这个职务交给了我。
  我们的班主任留作业特别狠,她常说最有用对学习方式就是抄课文,抄写一遍,比读十遍都有用。我们每学一篇课文都被要求抄写两遍,当初我们正在练字的年龄,哪怕每天要求写十个字,写好为止,也比每天要求抄写一遍课文有效的多。

  放假期间,我们更是被都布置很多作业。同学们都是一个村子的孩子,有些孩子常常在一起做作。我们一边写一边抱怨,有些同学为了速度,攥着两支笔写字。检查作业的也是那帮傻组长们,他们自己还不会呢,怎么能检查出质量?
  很多情况下只要数量过关了,他们搂一眼就行。我们知道只要看到写够了页数就过关了,作业的繁重让我们干着费劲儿不讨好的工作,就这样一直坚持了六年。
  读小学的时候,我的字还算中等水平,上了初中后,发现我的字就成了班内最幼稚的,一直到走向工作。我的字常常被人取笑。有人说我写的字像个三年级的孩子,后来我开始写作后,有了作家身份,写字的笔体转为狂草,字的好坏别人似乎看不出来了。
  从性格来看,我属于分析型,并且稍微带点儿完美主义。这种性格的人本不该写一手烂字,之前一直不知道哪里出的原因。当我们长大后,有一次小学的同学组织了聚会,我为了赶时髦带了一个本子,让同学们每人给我写了一句祝福语。
  当那一句句“优美”的字体时候,我终于招到了我写字差的根源,我们的字都是被繁重的抄写给毁了。本来需要练习“精”,我们只图了一个“快”。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