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这个中国最黄金的年代》
第46节作者:
rhqq 很难说清他们此刻的心情。他们知道,今天所经历的一切的全因为楚阳。
因为楚阳,那个叫沈万金的酒店老板出面,所以他们办个港城通行证只用了半个小时,过程非常轻松,还有公丨安丨局的领导陪着喝茶。但一个能让公丨安丨局领导陪着喝茶的存在,却因为他们“堵车”,足足多等了他们至少一个小时,还毫无怨言,这个面子给得有多大?
因为楚阳,他们第一次住酒店就住进了贝海市最顶级的酒店,房费全免,酒店老板亲自操刀,还想着让他们住最顶级的套房,这个面子给的同样不小,但被楚阳拒绝了,所以他们只住进了标准的单双人房。
而不久前,楚阳还在讲台上讲课,绘声绘色,说得天花乱坠,几大酒店老板是学生,听得认真,还做笔记。课讲完了,楚阳与几个酒店老板谈笑风生
楚阳的形象,在他们眼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眼中的学生,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年轻,正在用行动一步步证明着自己有多么优秀,多么的风华绝代
就在刚才,几家大酒店的老板还试着招揽他,一出手就是半个酒店或者海湾大酒店这种顶级酒店的三成股份不,这已经不算招揽了,这简直是半送。海客大酒店杨家二郎还没去过,但海湾大酒店这种顶级酒店的三成股份价值多少?估计不下百万?
问题是楚阳拒绝了,这个魄力,哪怕杨家二郎这种耿直的退役军人,也足以动容。
杨四郎和杨五郎其实想得更多,他们想着接下来他们准备去国际佣兵界闯荡的决定,真的正确吗?五年、或者十年,他们在佣兵界是否能赚到百万?如果赚不到,那这个选择是否还有待商榷?毕竟,那可是用命去博的啊,还得扔下妻子和儿女在家不管
反正杨四郎和杨五郎心已经乱了。
楚阳今天带给他们太多的冲击。之前楚阳说那一千块是他六天赚的杨家二郎还有些不信,现在则根本没有疑问。对于一个能轻易将百万拒之门外的人来说,六天赚一千,又算得了什么?
楚阳并不知道他无心的举动居然动摇了杨家二郎的信念,要说他让杨家二郎全程陪同其实很简单,只是怕后者无聊罢了。他也想过劝杨家二郎不去佣兵界,却不知道该怎么劝,而且,说不定人家根本没这个打算呢?楚阳可不想成为一个冒失鬼。
反正这一夜楚阳睡得很香甜,哪怕他认床也得承认,顶级大酒店的床好柔软,好舒服
隔壁的杨家二郎则一晚上辗转反侧,聊了很多,有关于佣兵界、也有关于楚阳聊来聊去,结果还是没结果,心乱了,许多东西也跟着乱了,他们有迷失方向的迹象。
最后两人干脆决定等陪港城行结束之后再说。
第二天,楚阳带杨家二郎去买了两身衣服,衣服是七匹狼的,穿在杨家二郎身上很合身也很得体,还丝毫掩盖不住他们爆炸性的身材。
楚阳自己也挑了两套。钱都是他掏的,杨家二郎想推却,楚阳的理由却让他们难以拒绝:港城不同内地,他们必须得穿得像样才行,不然很容易遭到歧视。
其实楚阳原本想买一些世界名牌的,奈何贝海市只是个小城市,这个年代可还没有世界名牌入驻,最后只能选了七匹狼。
总归七匹狼这个牌子算是国内比较好的了,穿起来还算舒适。
当天,楚阳三人都了一趟家。杨家二郎走在村里的路上,遇到的村民都跟他们热情的打招呼,都说他们有本事,遇到贵人了。
杨家二郎一怔,问了一下才知道,就一天时间,妻子已经为孩子们买了几套衣服,还为家里填了些家具、柴米油盐,特别是米,杨四嫂一下子买了几百斤都是请别人帮忙拉来的。他们家之前的情况村里人都知道,在村里算是垫底的,但现在,在这个不久前才被大水摧残的杨家村里,俨然就成了村里的有钱人。
这一下子反差太大,不少人忍不住好奇,杨四嫂和杨五嫂则逢人便说:“也没什么,就四郎和五郎正在帮别人做事,一下子赚了几百块吧。”
话虽如此,语气的骄傲那是怎么也掩盖不住的。因为杨四郎和杨五郎就不是种田的料,以往在村里虽不至于被冷嘲热讽,但向来是被人瞧不起的。杨四嫂和杨五嫂看在眼里,自然想帮他们正名。
杨四郎和杨五郎听到这些不知道该说什么,没有怪妻子的意思,就是心里很不是滋味。相比楚阳拒绝别人半个酒店的举动,他们这五百块又算什么?那还是楚阳照顾他们才给他们的。但就是这五百块,却让村里人羡慕,让妻子自豪,让他们在村里面能够昂首挺胸
妻子为什么买那么多米,还不是之前饿怕了,受够了有一顿没一顿的苦
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没本事。那楚阳算他们的贵人吗?他们准备要去佣兵界闯荡的决定,又是否该重新考虑?这些,再次盘旋在杨家二郎的心头。
杨家二郎心事重重,进家门之前却又把心事埋在心底,帮妻子收拾房子,摆弄家具,把妻子买来的米放在高出比较干燥的地方,以免潮湿坏掉。
说是家具,其实不过是一个简单的碗柜,几张凳子,还有一个稍微高点的饭桌。
下午五点,杨四郎和杨五郎还陪家人吃了顿晚饭,很丰盛,有菜有肉,肉还是昨天楚阳买来的,杨四嫂二人舍不得一下子吃完,就将那些廋肉炒得很干,打算分几天吃。
六点左右,杨家二郎与楚阳在镇上集合,再次赶往贝海,因为明天一早,他们就要踏上去港城的路。
第二天清晨,一大早楚阳和杨家二郎就与人群一起出现在贝海飞机场。
贝海市当然没有直通港城的飞机,或者说这个年代内地根本就没直通直飞港城的航班,所有人都得先到深圳,再从深圳出关入港。
楚阳心情有些沉重,本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旅行,顺带着弄笔事业初始金,没想到昨晚,他的身上突然就多了一件包袱。
找人。有一位老人委托他在香港帮着找前者十五六岁的孙子,并带贝海。
老人是通过沈万金找到楚阳的,或者说是沈万金有意牵头才找到楚阳的。沈万金暗示楚阳,老人不是简单人物,如果楚阳有意在贝海市发展,这个忙最好帮一下。
楚阳明白沈万金的用心,这是在为他搭建人脉了。想了想,答应了下来,无关人脉,只为一位老人对孙子的拳拳之心。
但楚阳没有把话说死,只说尽量。因为香港那么大,要找一个人谈何容易?
老人既然不是简单人物,楚阳不信他自己没发动关系找过,连他自己也找不着,楚阳也只能量力而行。
中午12点,楚阳一行人下了飞机,踏上了深圳的土地。
91年的深圳,其实并不繁华,到处都在施工,倒是可以看到一个未来大都市的缩影。
安检、入关,随行的人都是对港城的憧憬。就连杨家二郎看起来也有些激动,那可是港城啊。这个年代,港城在大陆人眼里其实是一个天堂,繁华、神秘、令人向往。哪怕楚阳这个后世人,对港城也保持着一番说不清的感情,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港城文化几乎承载了他们的全部娱乐生活。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