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江湖,有秘书》
第51节

作者: 同天商
收藏本书TXT下载
  尹杰摆手说:“我不是说你啊,恰恰相反,我还指望你帮我做好这项工作。郝部长,我的想法是在集团系统内,创立一种叫做‘干部交流’的制度。”
  郝部长赶紧拿出随身带的笔记本,记录尹杰的话。
  尹杰继续说:“这种制度有这么几个要点:一是尊重个人自愿,由自己提出交流去向和工作方案;然后由人力资源部门组织进行论证,可行则提交办公会议决定。二是不设交流禁区,上下双向交流、左右平行交流,都行,关键在于工作方案过硬。交流是手段,工作是目的嘛。三是每届交流任期以3年为妥,交流期间工资标准不变,3年期满的可以返回原岗位。在交流期间做出优异成绩的,按程序提拔重用。”

  尹杰喝了一口水,接着说:“那么,为什么要搞这种干部交流制度呢?它的意义在于,让人才流动起来,打破僵局,让大家都有共同的精神兴奋点。特别是,让年轻人有盼头、有指望、有上升通道。如果我们继续沿用老的论资排辈那一套,年轻人要到何年何月才有出头之日啊?那不是耽误人的青春吗?”
  在场的几个年轻人听了,感觉倍受鼓舞,有的眼眶都红润了。
  尹杰继续说:“所以,你们在座的4个年轻人,都是我们集团优中选优的尖子人才。除了万子峰,其他3位,你们就由郝部长专门安排,做首批交流干部。郝部长,你就亲自指导他们,选择交流岗位,制定工作方案,争取早日上会讨论。郝部长,怎么样?有什么困难没有啊?”
  郝部长:“尹总,这事来得突然,我都没有任何思想准备。我想,要交流,总得先有岗位空缺出来才行呀。如果是自愿交流,但要是没人愿意怎么办呢?”

  尹杰:“呃,集团不是有‘末位淘汰制’的考核办法吗?过去因为没有配套的人才流动机制,所以要进的人才进不来。结果,该淘汰的就淘汰不了,制度就成了废品了。另外,为了减少制度启动的阻力,我说的干部交流,有3年期限的设定,不同于撤职处分,对吧?其实,这个制度,它的真正意义是让人才流动起来,核心是‘流动’,流水不腐,并且在流动中产生动能,推进其它各项工作。”

  郝部长内心受到启发,就说:“嗯,我懂了。尹总,我自己愿意做首批交流干部,既是试点、也是带头,你看怎么样?”
  “嗯,可以考虑。不过,你要先把干部交流制度的蓝本设计出来。”
  “嗨,尹总,你不是想让年轻人脱颖而出吗?在座这几位都是能干事的,我可以协助他们呀。再说,对他们而言,也是一次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嘛,对不对?”
  “好!郝部长,谢谢你,你是一个值得我尊敬的人!”尹杰大受感动,情不自禁地握住了郝部长的手。
  “金玲粉馆”4个字,用4个圆桶形的灯笼直立着串起来,挂在屋子的外墙。白天是招牌,夜晚通电就成了灯箱。这座房子外围朝街那一面,用木方、木板搭建了走廊,以前这木结构走廊就是紧靠着水边的,走廊里可以摆下几张方桌,供客人们傍水而坐,临风喝茶。现在水道被填,木结构走廊安装了玻璃,就成了临街铺面。
  每天清早开始,粉馆就开门迎客,提供熟食、酒水、小吃、热茶,开张不久就成了商业步行街上的一个好去处。与街对面“骑士咖啡馆”不同的是,来“金玲粉馆”的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已将此处当做品茶会友、谈天说地的“老地方”。
  潘援朝不论是打门球,还是去河边钓鱼,都爱在“金玲粉馆”吃早点,有时连中餐或晚饭都在这里“泡”着。
  今天,潘援朝来得比较晚,已过了中饭时间。他选个靠窗的位子坐下,把门球杆子放在窗台上,年轻的女服务员就上前问道:“潘叔叔好,还是吃老三样吗?”
  “对,老三样,啊哈哈,老三样老三样。”他说话象唱歌,脸上一片乐滋滋的气象。
  “老三样”上了桌:一壶黑茶,一碗牛肉米粉,一碟南瓜子。
  女服务员说声“您慢用”,正欲走开,就被潘援朝叫住了:“哎,小丽妹子,你们金老板呢?怎么没见她人呀?”
  “老板采购去了,应该就快回来了。潘叔叔您今天来得特别晚,所以没碰上她。”
  “天气预报说今天要下雨,我出门时犹豫了一阵,就来晚了。小丽我问你,你们店有没有微波炉啊?”

  “有的,您是要做什么用呢?”
  “我说了几次了要请你们金玲老板吃烤鸭的,今天再不兑现,怕你们笑我是言而无信了。”他说着,就从一个纸包里面取出了一只熟的烤鸭,交给小丽。“等下老板回来,你就帮我放微波炉里面热一下,再帮我切成块,你也一起来吃啊。”
  小丽学着电视剧台词的腔调说:“好的,叔叔客气,臣妾那就跟着沾光了。”
  “什么?臣妾?现在流行自称‘臣妾’吗?”
  “皇上莫要奇怪,只因网上流行,并非臣妾胡言乱语,还望皇上明察。”
  潘援朝乐了:“啊哈,这个好!这个好!小丽,你太有才了。你还别说,‘金玲粉馆’有了小丽,那才热闹。你们金老板,她是个性格内向的人,全靠小丽你来调节气氛嘛。来来来,小丽,现在店里没什么事,你坐下来,陪我聊聊天好吗?”

  小丽表情犹豫地坐了下来:“潘叔叔,跟您说个事,我——”
  “什么事?说嘛。”
  “潘叔叔,我准备,明天就离开了,不在这里做了。”
  “是吗?为什么要走?这里不好吗?”
  “不是这里不好,金玲姐对我很好啦。”
  “那是——你家里有事?要暂时离开?”
  “也不是,哎呀,我都不好意思说。潘叔叔,我的男朋友买了房子,是他父母出的首付,他每个月的工资付了房贷就所剩无几了。所以,我准备去一家高档酒楼上班,那里收入多些呀。”
  “嗨,原来是房奴,今后这种紧巴巴的日子还要过20年吧?”潘援朝摇头叹息着,“这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房文化’:岳母娘要求未来的女婿必须有房子,结果害得年轻人都做了‘房奴’啊。”
  “没办法,‘富二代’供不应求,僧多粥少啊,我就只能嫁一个工薪族啦。”
  “是呀,‘富二代’毕竟是少数,有幸能碰上一个那可算是非典型性小概率事件嘛。”

  “哟,看不出来,潘叔叔对网络语言很熟悉啊。”
  “一般一般。”
  正说着,潘援朝的手机响了,他从上衣口袋里取出电话来接听:“喂,怎么啦?你没带大门钥匙?我在‘金玲粉馆’,现在不能回家,你自己来取吧,啊,就这样了。”
  他刚接完电话,金玲采购回来了,从自行车上取下来一个大竹蓝子,里面装着大袋小袋的食材物料。小丽见了,赶紧出门来接:“金玲姐回来了。”
  潘援朝笑眯眯的站了起来打招呼:“哟,金老板,我在这等你回来吃烤鸭哩。”
  金玲累得直喘粗气,露个笑脸算是打招呼。一个年轻的男厨师,从厨房里出来把篮子接了过去。小丽就在一口茶的工夫里,把那只烤鸭弄好了,端到了潘援朝的桌子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