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江湖,有秘书》
第13节

作者: 同天商
收藏本书TXT下载

  “是啊,没错,大家都是这么做的啊。”王光辉嘴里这样说着,心里却不得不佩服尹区长的精明。

  “但是——”尹区长话锋一转,“但是,作为兄弟,我建议你的投资策略稍作调整。”
  “哦?”王光辉瞪大了眼睛。
  “就目前来说,你的光辉置业,把相水镇一条臭水沟成功地改造为商业步行街,这是你在本地市场的一块敲门砖,树立了企业品牌形象。不过,你要想一想、算一算,房地产、房地产,房产和地产是可以分开投资、分开运作的。”
  尹区长喝了一口茶,有意放慢了节奏——
  “先说结论:建议你集中资金财力,尽可能地多拿地。解释有三:其一,城市建设用地非常有限,不可复制、不可再生,而土地的一级市场掌握在政府手里,完全垄断。因此土地的供应价格将会长期保持快速涨幅,可说是暴涨。而房产销售价格的涨幅,受到大众百姓承受能力制约,甚至牵涉到政局稳定,因此不能暴涨,只能渐涨。这样一来,暴涨的土地价格与渐涨的房产价格,二者之间形成的剪刀差,就会逐渐压缩房地产整体行业的利润空间。”

  “其二呢?”王光辉主动问道。
  “其二,打个比方,分开比较的话,土地投资的利润率是100%以上,而房产投资的利润率就是50%以下并且逐年下降。所以,风险最小、回报高又快的投资应该是土地这一块。因此,可以考虑两种投资方式:一是通过参与国有企业改制,用少量资金拿大量的土地;二是以城市基础建设投资获得土地补偿,就象步行街项目那样。”
  “你这意思,房子都不用建?直接转卖土地获利?”

  “也不完全是这个意思。”尹区长摇头说,“其三,就是项目运作方面,可以考虑两种方式:一是自己掌握项目品牌,与建筑工程公司搞房产项目合作。特别是大型国有建筑公司,它们凭一份施工承包合同就能在银行拿到大把的资金,是最不差钱的合作伙伴。二是在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也可转手部分土地,快速获利。”
  听到这里,王光辉浑身起了鸡皮疙瘩,那是一种感悟、惊讶、自愧的综合体验。当然,他王光辉也是个有故事的人,他信奉“夸人不自贬”的处世哲学,不会轻易示弱、示下。
  王光辉在心里作出了一个快速反应,便接过尹区长的话题说:“慢着,以下的话由我来说——三个决定:第一,我们公司决定在相水区另外拿两块地。第二,对外宣称‘光辉岁月’项目因征地拆迁受阻,我们将考虑放弃。第三,建房工程将与施工单位实行项目合作。”
  “嗯,差不多是这几个意思。”

  “哎呀呀,正是应了那句俗语:英雄所见略同。不,是完全相同。我说嘛,你尹区长在相水区当个区长,可不是一般的屈才,那是相当的屈才。不过你放心,作为好兄弟,我知道该怎么做。我知道,啊,你放心。那好,你先前说了,接下来还要算算你的政治账?”
  “没问题,兄弟嘛,可以无话不说。”尹区长说这话的时候,心里冒出了一丝复杂而微妙的紧张感。“首先,我要告诉你,为什么我们区政府要把项目的拆迁任务揽下来。因为,如果我们不参与征地拆迁工作的话,市国土局的拆迁事务所在相水区搞拆迁,那必然是寸步难行的,最终被耽误的还是我们区里的开发建设。你想啊,虽然由区里承担拆迁任务,将来会有一些拆迁费方面的报酬,但重要的是我们区政府掌握了开发建设的主动权啊,这应该说是一个政治意义吧?”

  “是,是,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但是,问题来了。”尹区长的叙事方法有点像说书。“后来我才了解到,相水区当年在由镇改区的时候,村民身份变居民。”

  “怎么啦?”
  “当年农民家庭一般都有宅基地、自留地、承包地三个部分的土地使用权。结果,我们的镇政府在农民土地确权这个关键工作上,没有掌控好局面,让一些部门胡乱作为,形成了不少的历史遗留问题啊,这些问题它现在发酵了。”
  “什么问题?”王光辉听得很认真。
  “当时的土地确权工作,直接关系到个人、家庭的切身利益。你想吧,宅基地面积和房产面积的测量,尺子松一松,数字改一改,结果就相差巨大。更有一些人,搞官民‘协作’、互相配合,用假离婚的办法使一些人办理了更多的土地证,获得极大的非法利益。这样一来呢,当地居民中间就产生了许多的极不公平的确权结果。现在,颁证的土地面积,要高出实际测量面积的20%多,形成了数万平方米办了证却实际并不存在的土地。还有啊,农民改居民时放弃承包地,政府给的补偿金,也是一笔不能公开的糊涂账呀。”

  王光辉醒悟道:“难怪,我就听说,有些拆迁户要求政府给予公平待遇;有些还要求公开土地登记原始数据资料;甚至,也有拆迁户他还要求查处贪官。区长啊,我以前还以为那是一些神经病说梦话,原来这些都是有来头的?”
  尹区长觉得自己不好意思回答,就接着说:“征地拆迁方面的工作受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的严重影响,逼得我不敢作为啊兄弟。再说,若是真正想要顺利拆迁,那也是有办法的:只要把相关政策、补偿标准等等,向社会公开,工作做得认真周到、公平公正,那些拆迁户他也不可能无理取闹、公然敲诈吧?那真有个别人存心想与政府对抗的,那我们的政法机关没一个是吃素的呀。”
  “对呀,为什么不公开呢?”王光辉顺口一问。
  “那些政策原则和基本补偿标准是公开的,问题在于具体到每家每户的执行结果,就有很大的差距。我若是完全公开,就会让许多相关部门和干部失去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的空间,丧失一大块现实的经济利益。可怕的是他们有那么多人啊,得罪了他们,他们可以用吐沫把我淹死!打个比方,我若今天公开政策执行情况,明天就会有雪片似的检举信飞到书记和其他常委的手里。那么,我只能放下工作来接受组织调查,我的政治前途也就玩完啦。”

  “哟,这个政治账算下来的话,你会大大亏损的呀!”王光辉评价了一句。出于人性的阴暗面,他甚至在心里嘲笑尹区长——活在那样的官场生态下,你不是也在享受其中滋润味道吗?他这样想着,同时已给二人各上了一杯洋酒。“来吧,喝一个。”
  尹区长毫不推辞,端起酒杯一口饮尽,就象刚才喝功夫茶那样。
  王光辉一直在等机会向尹区长打听“红三代”国字脸的背景情况,喝下一杯洋酒之后,感觉好多了,便问:“兄弟,那个——顺便啊,向你打听一个人,据说他家里是老红军出身,一家三代都当兵的。”
  “哦,你说的是潘红军,他的父亲潘援朝,爷爷是老红军。”
  “对,正是他。他们家什么情况呀?”
  “他呀,人事编制在我们区武装部,但组织上安排他在家里照顾老红军爷爷,所以几乎是不在机关上班的。前不久,他爷爷刚过世,他来找过我多次,还动用了市委副书记和省军区的关系,逼着压着,要求把房产证过户到潘红军名下。我一了解,他家住的那个大宅院,原来是没收地主的,最初用于军管会办公。后来,就接了家人住进来没搬走了。房子一住几十年,到房改时,省军区一纸公函发到市里,只得给他办了房产证,没办法,他是老红军呀。但是呢,土地使用证没给他办,这也是有政策依据的。”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