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秘卷之青玉案—这世上或许没有对错,但一定有真相》
第37节

作者: 姜木水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什么都瞒不过老师啊!我调查了一下,宋青玉性格孤僻,没有朋友。他任职大理寺,查过案子很多,其中不乏错综复杂的疑难杂案。不过,我对这些案子不是很感兴趣,我感兴趣的是一个没有什么难度的小案。我猜测,老师认为宋青玉不能重用,就是因为这个案子。然而,我打算重用宋青玉,也是这个案子。”
  史浩低声问道:“是不是两个强盗的案子?”
  “正是!”赵瑷的身体没有动,和刚才的动作一模一样。但是不知道为什么,鸽笼里的鸽子却像感觉到危险一样,害怕地在鸽笼里扑腾起来…

  日期:2019-03-25 16:03:34
  “史浩老师,那个案子,小王看得是卷宗,最后的结果是两个犯人互相供出了对方结案。但是,卷宗里却没有记录宋青玉是怎样让两个犯人互相供出的对方的。小王很好奇,想从老师您这里了解一下,宋青玉是使用了什么见不得光的手段,不好记录在卷宗里吗?”
  史浩严肃地说道:“那个案子很普通,但是…宋青玉审案的过程,却体现出了他性格的缺陷!”
  赵瑷找了一个石凳坐下,静静地听着史浩的讲述。

  “一年前,宋青玉查一个大户人家被劫的案件,犯人是临安城外的两名赌徒,他们终日游手好闲,输光了全部家产之后就去抢。他们蒙面持刀进入一户人家,抢了钱,抢的钱大致相当于一匹绢布。没有人命,只是被抢者身上有一点擦伤,是被赌徒踢到在地时留下的。”
  日期:2019-03-25 16:03:46
  “整个罪行的过程简单粗暴,没有什么像样的计划。但是,某种意义上来说,最棘手的案件就是这种案件。越是复杂的计划越容易出错,越容易留下线索;反之,越简单的计划犯下的错误就越少,留下的线索也就越少。宋青玉抓到了两个赌徒,却没有决定性的证据证明两个人的罪行。”
  说道这里,史浩缓了一下,说道:“殿下,您觉得宋青玉会采取什么样的手段,来查明这件案件。”

  赵瑷想了一下,说道:“第一,继续加派人手查找证据。越是简单的计划,犯人犯下的错误就越少,这话不假。但是,犯下的错误少,不代表不会犯下错误。这个世上,不可能存在完美无缺的罪行,只要有人犯下罪行,他就一定会留下线索。”
  日期:2019-03-25 16:03:58
  “第二,官断十条路,用得最广的一条路就是打。没有证据不要紧,对两个犯人用刑。”赵瑷继续说道:“只不过,这个故事里,宋青玉不可能采用了我说的这两条。如果他走了以上的两条路,这个故事也就没有讲出来的必要了。再者说,审案对犯人用刑什么的很正常。问题是,他让两个犯人互相招供,审案过程的记录却闪烁其词,是用了不被允许的外五刑吗?”
  史浩点点头,说道:“不,宋青玉没有用刑,只是跟两个犯人分别进行了一次谈话。”
  赵瑷愣了一下,说道:“不可能吧,这…有点太简单了吧,两个人咬紧牙关就是不招,宋青玉有什么办法。”
  史浩:“看似简单,但其实并不简单。宋青玉对两名犯人,施加了极大的压力,两个人的挣扎和痛苦,并不比挨板子轻松多少。”
  日期:2019-03-25 16:04:06
  赵瑷轻蔑的语气:“他是怎么做的?他把一个犯人押在屏风后面,在他手心上写了一个银字。然后,在大堂上审另一个犯人,说你同伙都招了,你还不招。然后他隔着屏风大声问屏风后的犯人,‘银’字在你手上吗?回答一定是,在!堂上的犯人,一听,哎呀,他真招了,那我也招吧。千万别告诉我他是这么做的。”

  史浩苦笑一下,说道:“两个犯人很…‘精明’!这样的手段他们不会上当。宋青玉说…他要给两名犯人世上最宝贵的公平,让他们自己选择。并且,给他们三个月的时间做出自己的选择。”
  宋青玉是这样做的,让两名犯人亲眼看一下被抢者的擦伤。告诉犯人,擦伤也是伤,官老爷就照着伤人处理,他们有什么办法?不过,一点擦伤就要他们命有点太过分了,可以给他们一个机会。
  日期:2019-03-25 16:04:33
  第一,两个犯人分别关入不同的牢房,不让他们互相交流。第二,在把他们关入牢房那天,分别告诉他们,如果他们都选择了拒不认罪,宋青玉也没有什么办法,关他们三个月就放他们出去,并给他们每人一百两雪花纹银作为赔礼。第二,如果一人供出对方,这个人算立功,立即获释,同样奖赏一百两雪花纹银。而拒不合作者,处以死刑。在关押他们的三个月内,随时可以向宋青玉供出自己的同伴。第三,两个人都供出了对方,都算是立功,但那样的话两个人的罪行就证据确凿了。不过,可以看在两个人认罪伏法的态度上从宽处理,免除死刑,改为流三千里。

  赵瑷听完宋青玉的方法,紧皱眉头:“这…这个手段,也没有什么惊艳的地方嘛。”
  史浩问赵瑷:“殿下,您觉得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日期:2019-03-25 16:04:54
  “如我之前所说,两个人都拒不认罪,他们只要撑过三个月就可以被释放出去,并且各得一百两雪花纹银。这才是最有可能的结果…”赵瑷一边说,一边在脑海里整理着宋青玉对两个犯人的政策,忽然…他冷声地自言自语道:“不,他们被流三千里才是最有可能的结果!”
  史浩叹了一口气,算是默认。
  确实,看上去两个犯人都不招供,会获得无罪释放和优厚奖励。但事实上,这却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他们不确定自己的同伴是会怎么做!

  我们用甲乙来称呼这两个犯人吧,首先,站在甲的立场上,他会怎么想?
  甲:“我现在不能确定他是不是把我供出来了,所以,我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是他供出我的情况。他供出我而我没供出他,结果是我被处死。我也供出他,结果是我们都被流三千里。所以,这种情况下,我必须也供出他,才能把我的死亡减轻到流放,捡回一条命。
  日期:2019-03-25 16:05:06
  在他供出我的假设下,是我也供出他才好。下面,是他没有供出我的假设。他没供出我,我也没供出他,三个月后我们会被同时释放。他没供出我我却供出了他,我自己当场释放。”
  同理,乙的想法也是一样的。
  这里甲乙两个人,每个人都有供出对方或拒不认罪两种选择,一共出现四种情况。在认为对方供出自己的假设下,只能供出对方才对自己有利。而在认为对方没供出自己的假设下,供出对方还是对自己有利的。因为在这里,供出对方能少蹲三个月的大牢。所以,综合考虑下,供出对方才是最好的选择。
  赵瑷用一种很古怪的语气自言自语:“两个犯人都不考虑友情,单纯计算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他们一定会选择供出对方。很讽刺对吧,在宋青玉给出的条件之中,绝对的理性,利益的计算,反而成为了走向陷阱的催命符。这是一场两个犯人之间的博弈,而宋青玉则悠闲地座山观虎斗。两个犯人越是考虑得全面,就越是会造成一个‘双输的局面!’”
  日期:2019-03-25 16:05:16
  当然,两个犯人抱着必死的决心,也可以成就一个双赢的局面。这种时候,宋青玉就得把两个犯下罪行的犯人无罪释放!而且,双赢的局面和双输的局面的可能性理论上是五五开。那么,他真得会这么做吗?答案是…双赢的局面,几乎不可能发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